(在微信上搜索并關注公衆号:火鍋餐見,了解更多前沿資訊)
餐見君發現,海底撈在武漢開了第一家奶茶店:主打“DIY自制”,一杯9塊9,小料随便加......
繼密集布局小吃快餐、火鍋食材超市後,它又瞄上了奶茶店!
值得一提的是,一改之前靜悄悄推“小号”,這次卻主動打出“海底撈第一家奶茶店”的宣傳語,這背後有何玄機?
海底撈第一家奶茶店
“想吃什麼料任意加”
1月初,在武漢武昌區,海底撈楚河漢街店開業,和以往不同的是,這家店的門口大張旗鼓的擺出了宣傳架,上面“海底撈第一家奶茶店”9個大字異常醒目。
據了解,海底撈楚河漢街店門店占據了兩層,五樓為用餐區,一樓的接待區裡,直接設置了奶茶檔口——“制茶樂園”,也就是他們宣傳的海底撈第一家奶茶店。
△海底撈第一家奶茶店
走進去,牆面上貼有簡單的4步“制茶”法,可按步驟一鍵操作,按一下出一份料,店員小哥哥說,“想吃什麼料自己任意加,加一杯料都行”。
不過目前可選的口味和配料有限,配料有燒仙草、椰果、脆啵啵、珍珠4種,茶底口味有嗨派奶茶、嗨派奶綠、蜜桃果茶、葡萄果茶,在小料區,還有豆乳粉、葡萄幹等小料。
溫度也可按自己喜好,可加冰塊,有熱飲、冷飲之分,最後還能再加一層芝士奶蓋。
操作機器上貼了許多“敬請期待”,想必陸續還有更多口味面市。想方設法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果然是海底撈。
定價上,目前暖冬福利價,9.9元/杯,相比市面上的茶飲品牌,定價親民,打工人也能實現奶茶自由。
品牌
奶茶産品均價(杯)/元
海底撈
9.9
書亦燒仙草
12
蜜雪冰城
6
古茗
15
一點點
10
coco都可
12
△大衆茶飲品牌奶茶均價對比
從反響來看,大多數人覺得9.9元/杯的奶茶,性價比很高,喝起來還是不錯的,又能随意搭配小料。
但也有人說抱了很大的期待去體驗,進去點單之後發現真的有點無語。“就是一個DIY的沖泡飲料,類似于外面的豆漿機或者可樂機。”
為什麼此時推出奶茶店?
有3種猜測
“火鍋 茶飲”早就不是新鮮事兒,湊湊火鍋率先将這一模式帶入市場,後續又推出了專門的茶飲品牌“茶米茶”,一時跟風無數。
小龍坎、渡娘火鍋也開了茶飲品牌。海底撈去年部分門店也上線了多款奶茶、鮮果飲等飲品。
但為什麼它之前沒做,反而在“火鍋 茶飲”模式發展放緩之時,推出“第一家”奶茶店?
我們來看看市場上的幾種聲音。
1
以“前所未有”的特色,為新店引流
這家店雖說是海底撈“第一家”奶茶店,但它并沒有獨立的門頭,隻有“制茶樂園”4個字表明自己的功能名稱,目前依然隻像個奶茶檔口,沒有獨立成店的感覺。
所以餐見君猜測,這很可能是海底撈新店開業的一個引流手段。
因為這家店開在武漢楚河漢街商圈,那裡“首店經濟”繁盛,許多餐飲、服飾、潮玩品牌都以“華中首店”、“xx旗艦店”的概念來宣傳,相應的,它們提供的産品、服務要與其它門店有所區分。
△海底撈楚河漢街店未開業時圍擋
海底撈入駐這一商圈,自然也要以一種“前所未有”的特色來吸引顧客光顧,因此打出了“第一家奶茶店”的宣傳語,還有網友評論是“全球首家可以DIY奶茶的海底撈門店”。
除此之外,店内還增加了“無線充電、台球桌、抓娃娃機”,作為該店服務版塊的擴充升級。
2
全時段引流,“1 1>2”
火鍋的用餐時間比較集中,一到飯點大排長龍,飯點一過人都沒了。
面對如此明顯的落差,茶飲品類可以彌補火鍋店空閑時段成本損耗,增加坪效,從而發揮出“1 1>2”的效果。
經曆疫情洗禮,海底撈的排隊神話逐漸被打破,從2020上半年财報數據看到,海底撈的翻台率從4.8降至3.3,越是一線城市,下滑幅度越大。
湊湊全國首家“火鍋 小酒館”新業态店就做了很好的示範,從上午11點營業至淩晨,用“火鍋 奶茶 酒館”切全時段餐飲,顧客中午小聚吃火鍋,下午閑時喝茶,晚餐火鍋,夜宵再來杯小酒。
△海底撈第一家奶茶店宣傳展架
同樣,海底撈開奶茶店,把經營業态延伸到在非正餐的休閑時段,不僅能引流,也能彌補火鍋在經營時段上的空白期,尤其在等位的時候,DIY一杯奶茶,邊等邊喝,也是個不錯的體驗。
消費升級的驅動,迫使餐飲店不得不重視消費體驗,“有吃有喝”,已成剛需,複合式消費、吃喝一體的消費趨勢使得餐與飲真的很難分開了。
3
升級供應鍊,打造新的門店模型
餐廳開發飲品,其實是對現有供應鍊的一次升級。
這和半年時間海底撈密集孵化9個副牌有些不同,前者是内部創業的結果,低調試水。後者更多是“跟着門店相走”的配套設施,因此也大大方方打着海底撈的旗号。
品牌名
定價(元)
品類
城市
十八汆
5-15
面條、茶飲、甜品、早餐
北京
撈派有面兒
11-13
湯面、幹拌面
成都
佰麸私房面
6-10
拌面、湯面、小吃、飲品
鄭州
孟小将米線
2-9.9
主打米線類
鄭州
駱大嫂水餃
2-10.9
主打水餃
鄭州
喬喬的粉
8.9-12.9
主打土豆粉
鄭州
飯飯林
9.9-29.9
快簡餐,主打蓋澆飯、小食、湯等
北京
秦小賢
3.9-16.9
紅油米線、夾馍等,主打陝西風味小食
北京
如果海底撈奶茶首店能夠驗證成功,未來新開門店也不排除會走“火鍋 奶茶店”模式。
至于未來是否獨立茶飲品牌,餐見君認為也不是沒有可能,無論是自助模式、奶茶口感,還是性價比,在茶飲市場也有一定優勢。
“火鍋味”茶飲已進入冷靜期
總體來看,茶飲市場目前正處于上升期,且毛利率極高,估計會有更多品牌進入。
尤其是嗅覺敏感的川渝火鍋,凡是叫得出名字的品牌,都推出來特色茶飲,如:新生品牌朱光玉火鍋館,專門設立檔口,做9.9一杯的手打檸檬茶,成為店裡的網紅産品。
但近日,餐見君發現位于合生彙的,渡娘火鍋的茶飲檔口“渡娘的茶”已經關停,并且渡娘火鍋店内的菜單中也沒有相關茶飲産品。
△渡娘的茶檔口
大衆點評顯示,小龍坎旗下品牌龍小茶僅有2家店面。
從目前情況來看,火鍋品牌的茶飲業務相繼放緩發展節奏,或關停已成普遍情況。
有人認為,火鍋和茶飲購買場景的屬性不一樣,茶飲一般是邊逛街邊購買,或者直接奔向中意的茶飲品牌下單,而拿飲料進火鍋店消費是另一個場景了,把兩者綁定,有點像人為的“拉郎配”。
在某茶飲品牌負責人看來,尋求火鍋外的增長機會,是大多火鍋品牌布局茶飲市場的主要原因,但火鍋企業在茶飲産品的創新性、供應鍊等方面存在一定難度。
同時,茶飲頭部品牌布局越來越廣、産品更新較快、消費黏性強,給初創茶飲品牌發展造成很大制約。
火鍋門店若想增加“+茶飲”模式的成功率,首先要考慮,鎖定哪類顧客群體?是店内顧客還是店外顧客?怎麼選址?哪些門店适合上線茶飲配套?
其次,在模式上需要做出改變。專業人士建議,火鍋企業在茶飲市場上長期發展主要有三個方式:
1、入資有些規模的餐飲品牌,帶動其發展;
2、單獨組建茶品團隊,将火鍋業務和茶飲分開,互不幹涉;
3、從模式、産品等方向研發創新,搶占消費者心智。
同時要注意自身的風險控制,一旦發展不理想應及時止損。
你認為海底撈的奶茶店模型會全國推廣嗎?你覺得“火鍋 茶飲”模式還會火多久?歡迎大家留言、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