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長生是道家的追求,曆經漫長歲月,道家形成了獨特的養生文化,道家有講人有三寶:“精、氣、神”,“精”、“氣”、“神”這三個字到底講得是什麼?我們怎麼養呢?
一、何為“精”
“精”是 維持人們生命活動的基礎,一種可以理解為血肉,人的血肉中所蘊含的能量和營養。
人們認為嬰兒哭聲響亮是有活力健康的表現,是因為血肉能量充足能夠支撐起啼哭的消耗。
一種是“五谷”,即糧食食物中蘊含的能量和營養。
胎兒離開母體後就需要靠自己攝取外界食物的營養來成長,我們也會常常說“吃得好,長得高,長得壯”,人後天都是通過“五谷”來獲取“精”,使自己的“精”越來越強盛。
當體内的“精”積累到一定程度,男女就會來“天癸”,男遺精,女月事,擁有生育能力,當“天癸”盡,身體就會衰竭。
二、何為“氣”“氣”是“精”轉化的能量,通俗地講,“精”就像汽油,“氣”就是汽油燃燒産生的動力。車動力足跑得快,人同理,氣足身體素質高。
《黃帝内經》中有這樣一段對話,黃帝問歧伯:“人老了不能再懷孕生子,是人的精力衰竭不足?還是上天注定就是如此?”
歧伯答道:“女子七歲,腎氣開始旺盛,乳牙開始更換,頭發逐漸茂盛;十四歲,天癸至,氣脈通暢,月事來臨,擁有生育能力;
二十一歲,腎氣充盈,牙齒完全長出;二十八歲,筋骨強健,頭發處于生長最茂盛的時期,身體處于最強壯的階段;
三十五歲,開始氣血衰弱,面部憔悴,頭發脫落;四十二歲,面部失去光華,頭發變白;
四十九歲,氣血虛弱,天癸竭,月事将盡,身體衰老,失去生育能力。
男子八歲,腎氣開始充實,乳牙開始更換,頭發逐漸茂盛;十六歲,腎氣盛旺,天癸至,精氣充盈可以外洩,擁有生育能力;
二十四歲,,筋骨強健,牙齒生長完全;三十二歲,筋骨豐實,肌肉強盛健壯;
四十歲,腎氣衰退,開始頭發脫落,牙齒松動;四十八歲,陽氣衰, 面部無華,發鬓皆白。
五十六歲,肝氣衰,筋骨活動靈活受限;六十四歲,牙齒頭發脫落,天癸竭,精少,腎器衰,身體衰老,不能再生兒育女。
“氣聚則生,氣散則亡”,“氣”在身體脈絡中循環往複,激發身體潛能,促進身體力量再生,所以說“氣”是身體的活力和動力。
三、何為“神”“神”指“心”,也就是指人的思維活動和精神力。
車不會自己跑,是需要人來操作,此時人的意識就是“神”,“神”統領着我們的行為,神旺則思維活躍敏捷,人做事也“風風火火”有條理,因此“神”具備着巨大的力量。
蘇洵從小不愛讀書,喜愛遊曆山川,結婚生子後仍然流連忘返于山川,直到有一件事改變了蘇洵,讓他發奮讀書最終成為著名的文學家。
蘇洵母親去世後,蘇洵的哥哥回來奔喪,兄弟二人久不相見,免不了互述經曆,蘇洵的哥哥說了句:“三弟,你遊曆了這麼多名山大川,能不能寫幾句詩,也讓我領悟一下錦繡山河的華美壯麗?”
蘇洵提筆才知自己肚中墨水,明明心中有山河卻表述不出來,焦急萬分。這件事也讓蘇洵對自己有了清楚的認知,從此發奮讀書,讓自己的所思所想能夠通用文章表達出來。
蘇洵對自己認知便是“神”,“神”發生改變,蘇洵開始發奮讀書,目的是為了“神”(所思所想)與行為結果(文章)相符,可見“神”對人的影響。
“精”是人們生命活動的基礎,“氣”是活力,身體行動的動力,“神”是身體行動的最高統領,決定着人的行為結果。
“精”盛則“氣”足,“氣”足則“神”旺,反過來也可以說“神”旺則“氣”足,“氣”足則“精”盛,三者緊密聯系,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所以要想長壽身體好,就要做到養好“精”、“氣”、“神”,即還精補腦、固本培元,煉精化氣,煉氣化神。
那我們具體要怎麼做呢?因篇幅有限,請看下篇講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