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轉!急急急!!!”的緊急通知寫道:“北醫三院中心醫院王雲慧主任真心的呼籲:五例小寶貝來院退熱治療,發生瑞氏綜合征,四個搶救無效死亡!昨夜又一個小天使離開,希望告訴有寶寶的朋友們,此藥已禁止十二歲以下的兒童使用,小孩發熱不要用尼美舒利顆粒,看到的都轉發吧。”
假的!
這又是一則謠言!
這一則打着“北醫三院中心醫院王雲慧主任”旗号的通知在網上傳播,文中呼籲不要給發熱的小孩服用尼美舒利顆粒,因此前出現服用該藥緻死的病例。
《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發現,此前媒體報道隻是說出現過服用該藥損傷中樞神經和肝髒的案例,但未提到有緻死病例。近年來,該通知在多地傳播,隻是文中的醫院和醫生名字不同。
記者從北醫三院獲悉,該院沒有名為“王雲慧”的主任。
調查
媒體報道服藥後身體損傷 未提到有緻死病例
《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通過網絡查詢“服用尼美舒利顆粒退燒緻兒童死亡”的消息發現,2010年央視就報道過此事。
當年11月26日,在北京兒童用藥安全國際論壇上,來自美國和英國的兒童專家,及全國近百位兒科學者提醒,在兒童發熱用藥的選擇上需慎用尼美舒利,該藥對中樞神經和肝髒造成損傷的案例時常出現。
網絡配圖
但記者注意到,報道中并沒有提到有服用該顆粒緻人死亡的病例。
到2014年,山東栖霞市的網絡上開始出現“中心醫院王曉燕主任的呼籲”,呼籲裡的内容除了醫生姓名、醫院名稱不同,其他内容與近日在朋友圈傳播的通知基本一緻。
随後,關于不要服用尼美舒利顆粒的通知、呼籲又頻繁出現在各種朋友圈和網絡中。記者發現,北京、 山東、湖北、重慶、河北等地都傳過類似的信息,醫生姓名都是“王曉燕主任”和“王雲慧主任”,隻是将裡面的醫院換成了當地的醫院。
記者看到,早先就有媒體辟謠,但此後每年還會出現類似謠言。
回應
北醫三院查無此人 但12歲以下禁服該藥
記者通過北醫三院一名醫生了解到,該醫院沒有名為“王雲慧”的主任。
306醫院主治醫師張樂樂介紹,尼美舒利顆粒主要是用于兒童發燒降熱。其優點是退燒快,并且服用者較少有消化系統不良反應,但是此藥對兒童的肝髒、腎髒有刺激性作用。
網絡配圖
張樂樂表示,早在2011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就曾下發通知,明确尼美舒利禁止用于12歲以下兒童。“每種藥都有副作用,但尼美舒利顆粒(的副作用)并不像傳播的那麼極端。”張樂樂說。
“在服用此藥時,患者必須嚴格按照說明書服用,并要在醫生的監管之下使用。”張樂樂建議,遇到孩子發燒時,家長應該及時送醫診治,切忌病急亂吃藥,以避免危險。
有很多人有疑惑,為什麼類似的謠言換了時間,地點,人物會有很多人相信甚至原因去反複轉發,造謠者又都是什麼心理呢?小法搜索到了一組數據圖
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劉斌表示,類似關于孩子的信息都很容易引起大家的轉發。“可能更多的是社會結構性壓力造成的,而醫患隻是其中一個代表,加之兒童是家庭的中心,對每個人都很重要,也最易引人關心。”劉斌說,加之這種新聞難以證實,人們甯願信其有,還有就是互聯網缺乏監管和别有用心之人的推動,當然大部分轉發的人,出于好心,但素養不夠,容易信容易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