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大家好!這一期,我們聊一聊細菌、真菌、放線菌和病毒對農業種植的影響和意義!談到這個話題,要聊的内容實在太多,在這裡隻是做一個對農業種植方面有用的總結。
首先我們必須要知道,細菌、真菌、放線菌和病毒都屬于微生物。微生物對我們生産和生活的影響,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對從事農業生産來說也不例外。它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
一 細菌
細菌是單細胞生物,具有一定的形狀,如螺旋狀,杆狀,球狀等。有細胞壁,但無細胞核。細菌種類繁多,在土壤裡的細菌種類數以萬計,是自然界中種類最多的微生物。
大緻可分為好氧菌和厭氧菌。大多數好氧菌是有益菌,他的代謝産物,可以被植物根部利用。厭氧菌大多數是有害菌,會分泌毒素,給植物造成毒害。在土壤中厭氧菌和好氧菌是同時存在的。隻是土壤的環境适合哪個菌群的生長,哪個菌群就會占優勢。這也是為什麼土壤要保持疏松透氣,植物才能健康的生長的原因。我們平時用的菌肥,如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等,都是好氧細菌。如果土壤闆結不透氣即使用了也不會有什麼好的效果!
細菌性病害如果發生在根部往往會出現稀爛,發臭的現象。發生在葉子上,會有不同形狀的病斑,幹枯,發黃或病竈部位變半透明狀,沒有菌毛或菌粉産生。
二 真菌
真菌大多數也是單細胞生物,有完整的細胞壁和細胞核。屬于寄生性微生物。自己會産生菌絲來分解和吸收現成的有機營養,來完成自身的裂變與生長。我們常見的蘑菇、木耳等各種食用菌,都屬于真菌。
對植物來講, 尤其是多年生的植物,真菌會在植物的根部形成菌根共生。真菌靠植物根部的有機營養存活,而真菌的菌絲能延綿數公裡,為植物根部提供根部本身所達不到範圍内的營養。
真菌的生長,也需要充足的氧氣!所以也需要疏松透氣的土壤。真菌性病害在根部表現為幹枯,死亡。在葉子上的表現!與細菌性病害有所不同。他會産生白色、粉色或黑色等不同顔色的菌毛、菌粉或小顆粒等分泌物。
三 放線菌
放線菌是細菌的一種!呈菌絲狀生長,主要以孢子繁殖,因菌落呈放射狀而得名。大多數的放線菌是對植物有益的。他的代謝産物就是天然的抗生素。人工合成的抗生素,就是利用人工培養放線菌所得,如連黴素,土黴素等。
四 病毒
病毒是個頭最小的微生物。結構簡單,隻含一種核酸(DNA或RNA),必須在活細胞内寄生并以複制方式增殖的非細胞型生物。他離開了宿主細胞就無法存活。病毒對動物和植物都是有害的。如現在令全世界人頭疼的新冠病毒!
對植物來講,感染病毒主要有兩個途徑: 第一植物本身在苗期就帶毒。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搞種植要用脫毒苗。第二就是通過害蟲的叮咬傳播,傳播病毒的害蟲如薊馬和蚜蟲等。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種植的作物一旦發生病毒首先就要殺蟲,切斷傳播途徑。
病毒也并不是一無是處,可以人工合成病毒,用來制造生物殺蟲劑,如用棉核多角體病毒來殺棉鈴蟲等。
這一期就聊到這裡,下一期再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