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章毛筆行書偏旁部首之“至字旁”。
今天,繼續分享行書偏旁部首:至字旁。
至,zhì,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遠處射來的箭落到地上,表示到達,還可以用作副詞和連詞。如下圖所示:
行書中的至字旁:

首筆橫畫與撇折直接連寫成一筆,以斜切起筆,行筆勿長,稍抗肩,然後折筆向左下行,略長,行筆到位後再折筆向右寫提,出鋒不要超過首橫;點筆小巧靈動,角度略平,收筆引毫回帶;下面“土”字筆順先寫豎畫再寫兩橫,豎身不宜粗重,收筆呼應橫畫;兩個橫筆首尾相連,上短下長,底橫略呈拱形,以承托整字。
楷書中的至字旁:

行書中“至”字通常有兩種寫法:一種接近楷書,一種近似草書。後者書寫時使轉連綿,其關鍵在于上半部,形似一“子”字,注意要在弧彎鈎的左側用筆畫環繞圍成稍大的布白,而右側則基本或根本不留白。
具體字例:

到 dào

室 shì

台 tái tāi

倒 dǎo dào

屋 wū

臻 zhēn

侄 zhí

至 zhì

緻 zhì
字例打印本:

字例描紅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