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讓中華民族走向了大一統的趨勢,雖說偌大的秦朝僅僅隻留下了兩位皇帝,可秦始皇還是憑借一己之力為神州大地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财富。
他完成了自己的目标,結束了戰國時期分亂的局面,不過,有一個地方他卻沒有攻打下來,可此地在如今所代表的中國獨特方言,也被美國旅行者号帶上了太空。
秦王未征服的領土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雖然隻有短短一句話,不過秦始皇一統六合的強大氣魄已被徹底展現。
不過,在曆史上還有一處地方并沒有被秦王統一,那裡便是現在的福建地區。
中原對于福建等地的部族在很長一段時間内都不太了解,先秦時期的典籍《周禮》中有兩條記載,認為“閩”為“蠻”的别種,“蠻”也被認為是南方諸多部族的總稱。
同時,《山海經·海内南經》中也說:閩在海中。
這也就同時點明了,閩部族是生活在南方靠海的地方,此前周朝所認為的“七閩”,也是秦漢時期南方百越族中的一種。
在公元前334年,越國被楚國出兵攻克,越國的大批貴族和老百姓紛紛出走他鄉,很多人也在這個階段越過了浙閩邊界,進入了福建境内。
後來,司馬遷所著的《史記》中也有了明顯的說明:在秦漢時期,福建境内的“閩越”人和越國的貴族有着明顯的血緣關系。
在《史記·東越列傳》中,就有這樣一句話:秦已并天下,皆廢為君長,以其地為閩中郡。
至于閩中郡究竟在何時設立,而又是如何設置的,司馬遷在這方面都沒有明指出來,這也就造成了後來學者們的各種推測。
不過,基本可以确定的是,《史記》在記叙秦始皇設置嶺南三郡的時候,甚至隻字未提閩中郡,很顯然,閩中郡和嶺南三郡并不是同時設立的,而且,閩中郡的設立,也确實和秦始皇發兵征服百越有關。
公元前221年,秦朝在一統六國之後,就派出了部隊向福建地區進軍,想要完成自己徹底一統天下的壯舉。
也就是第二年,秦王在閩越人活動的地方設置閩中郡。
閩中郡看起來是秦王朝的四十郡之一,不過在建制上卻有着很大的不同,秦也并沒有派出尉令長到閩中來,隻是廢除了閩越王的王位,改用“君長”的名号讓他繼續統治該地。
不過,閩中郡的各路統治者也知道自己無法撼動秦朝,這樣相安無事也挺好的,就在名義上歸順了。
秦始皇之所以沒有徹底派兵打下此地,也不難理解,當時秦朝剛剛建立的時候,戰國的很多貴族以及治下臣民并不認同,很多人都懷念着過去的日子,這從後來陳勝吳廣起義的事情就能看出。
再說,秦始皇還在世的時候,主要敵人就是匈奴,他們對中原的威脅是最大的,百越地區也得往後排一排了。
而且,秦始皇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書同文,車同軌”之類的,他還要大搞基建,做了很多在當代勞命傷财的事情,因此,無暇再繼續用兵,也是很合理的解釋。
此外,秦始皇自己也認為,廣大閩中地區遠離中原,地處偏遠,也實在是難以統治。
總的來說,秦始皇對于閩中郡實施的是羁縻管制而并非統治,閩越地區有着大大小小的百越政權和部落,這些百越政權依舊活躍在原來的活動區域。
秦王的進攻舉動,也加大了他的影響力,過去的閩中郡,和現在地圖上的福建省,其實是大差不差的。
當初,閩中郡的郡長對于秦始皇的做法也不太滿意,覺得秦始皇有些仗勢欺人的味道,可他們還是無可奈何,後來,在秦末農民大起義爆發的時候,閩中郡的君長也跟着響應,并加入了反秦鬥争大軍,後來力佐劉邦統一天下。
劉邦稱帝之後,恢複了閩越人的封王稱号,自治其地。
不過,從政治上來看,他們接受了漢高祖的封賜,可在與中央王朝的聯系上,他們卻保持着較高的獨立地位,國内也不實行郡縣制,仍然按過去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部落聯盟治理方式。
加上秦始皇“書同文”等舉措,加強了戰國時期不同文明向中原的融合和統一,再之後的曆朝曆代,雖說廣大閩中地區也受到過一些破壞,可總體上在文化層面上還是被很好的保存了下來。
就這樣,閩南語就得以很好的保存下來了。
古代北方的河南一帶人民因為躲避戰亂也來到了這個地方,本地的古越語對外來人的影響很大,因此漸漸成型,不過,中原漢人向閩南地區遷徙,已經是東漢末到南北朝時期的事情了。
而學者們通常将漢語的發展史分為三個時期,其中漢代以前的被稱為是“上古時期”,而宋代以前被稱為“中古時期”,元代以來的都被稱作為“現代”。
數千年的王朝更替和民族融合當中,古漢語逐漸走向了消失,不過并沒有徹底消亡,仍然有少數地區在發音中保留了古時的痕迹,閩南就是其中一個地方。
閩南方言保留了很多上古漢語的特點,因此被很多語言專家稱為“活化石”。
而到了近現代,較為有代表性的就是泉州方言。
就聲母而言,泉州方言也較為完整地保留了上古漢語的原型,方言中有15個聲母,這在18世紀泉州人黃謙的著作中就已經分析過了。
因為,泉州方言所代表的閩南語也繼承了上古漢語的聲母格局,在韻母上,也保留了很多古漢語的痕迹。
語言體系中,詞彙也是最容易引起變化的,不過在泉州方言形成以後,一兩千年的時間裡一直吸收着不同時期的北方方言語詞并傳承至今。
這也同時能夠印證,此處方言的形成,在秦朝時期并沒有受到太多秦始皇統一政策的太大幹擾,在語言上還保持着獨特的習慣。
而且,這些地方直到現在還都保留着戰國時期都存在的習俗,更是非常難得。
比如,“金罐”就是一種在福建地區流行了千年的古老葬俗,現在被稱為“二次土葬”,在戰國時期的著作《列子》和《隋書》等都記載了古代荊楚地區的這些二次土葬習俗。
除去春節、元宵、清明、中秋等共同度過的節日外,現在南方還保留有一些特殊的節日。
在農曆十月十四的神農節,又被稱為“五谷母生”節,這樣的節日也同樣流傳到了今天。
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備好粿品祭神農,這些粿品也都會被染成紅色,做成雞鴨鵝的形狀,來祈求第二年會豐收。
此外,還有“獵神信仰”。
因為在古代時期,獵人在一個家庭中享有極高的地位,也是家庭的頂梁柱,他們身上有很大的責任。
因此,在打獵之前,會先在獵神前燒香祈禱,若要獵虎、獵豬,也要在獵神前殺豬祈禱。
後來的調查中,福建省南靖縣和永定縣的一些閩客社區還信奉着獵神,這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雖然在當下的社會,多動物都變成了保護動物,狩獵也漸漸成為過去式了。
作為活化石,閩南語被帶上了太空
秦王有自己的顧慮,因此現在的廣大福建地區并沒有得到真正的統治。
雖然,曆史上也有過記載,說有大将出重兵進攻了閩中,可後來也都沒了下文,包括《史記》。
一切也都說明,當時的閩中縣有着極高的自治權。
到了近現代,人類對于世界的認識已經不僅僅局限在地球了,對于未知的世界,同樣充滿了好奇。
1977年,美國向外太空發射了“旅行者一号”,按照預定的軌道,它将要飛向遙遠的宇宙深處。
而且,它的身上有一個極為重大的使命:尋找外星人。
現代也有很多科學家提出過,若是外星人具有高等文明,那麼他們對于地球的威脅極大。
本着友好相處的出發點,旅行者一号攜帶了一份“秘密武器”,它便是金盤。
金盤裡面有用金剛石制作成的留聲機針,可以用來播放。
而在金盤當中,所保存的音頻錄入了55種人類的語言,以及各種音樂和115幅影像。
這樣做的目的也很明顯,就是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表達對于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的問候。
截至2019年10月23日,旅行者現在正處于距太陽211億公裡的位置。
科學家也預測,到了2025年之後,旅行者一号會和地球徹底失去聯系,成為一顆漂浮在宇宙上的“流浪探測器”。
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和時任美國總統都錄制了自己的内容。
唱片中有一個90分鐘的聲樂集錦,其中包括地球自然的各種聲音和27首世界名曲,其中包括了中國的古曲《流水》。
作為地球上延綿不斷的一個文明古國,中國在文化領域的地位可想而知。
而攜帶的55種地球人的語言中,屬于中國的語言就有4種,其中,普通話是中國官方的語言;粵語、閩南語和吳語都是中國漢語方言。
閩南語作為保存良好的“活化石”,能被旅行者1号選入其實也并不奇怪。
參考
“活化石”的由來 泉州市人民政府
李永超. 秦始皇“大一統”實踐再認識[J]. 文化學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