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一下“中原”,就會有如下解釋:
中原一詞最早出現于《詩經》,意思是原野,原野之中。原意中并未指定确切地理方位。如《小雅·南有嘉魚之什·吉日》:“漆沮之從,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小雅·節南山之什·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詩經·小雅·吉日》曰:“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國語·越語上》:“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與大國執雠,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則寡人之罪也。”這些是“中原”一詞最早的出處,意指“原野”。
從這些解釋分析,看起來很有道理。但中原一詞真的指原野嗎?
首先來看原的解釋:1原,廣平曰原。2,同泉。3同源。
原字變化曆程如上
那麼在看“塬”字解釋。
我國西北黃土高原地區因流水沖刷而形成的一種地貌。呈台狀,周圍陡峭,頂上比較平坦。經過查詢,古代沒有這個字,這個“塬”是現代造字!
在陝西比較有名的塬有:白鹿塬,五丈塬,鹹陽塬等,很多。
其實,現代根本不用造這個“塬”字,因為在陝西,原的含義就是地勢高,上部平緩的高地。就連解釋成“泉”或“源”都需要重新認定,因為原的形成就是下部大水沖刷,而形成的“原”的地貌。
所以,陝西的“塬”地名,其實都應該寫作“原”。隻有黃土高原區域,才有原的地貌。出了黃土高原,沒有這種“原”的地貌。
所以,最早的原出現在黃土高原是一定的,因為西周才有“原”字,而這個字就是描述原的特殊地貌。白鹿原,鹹陽原,五丈原等等,甚至包括地處黃土高原邊緣河南西部的陝原,都是這種因地貌而取名的地方。原這種地貌的區域全部在黃土高原區域。
既然陝西有那麼多“原”,那麼“中原”一詞肯定處于黃土高原。最早的中原也一定在地處黃土高原中部的陝西。後來被引申專指河南,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的事了。
除了上述幾個原以外,我還可以舉出一些例子,僅西安就有:樂遊原 、龍首原、少陵原 、鳳栖原 、風涼原、銅人原 、洪慶原 、新豐原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