靥
靥(yè,益陽音yì),本義指面頰上的微渦,即酒窩。《紅樓夢》中描寫林黛玉有“态生兩靥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有酒靥、笑靥、靥脯(頰邊的酒窩)等詞。還有成語“笑靥如花”,形容女子笑得像花一樣漂亮。
《說文》釋“靥”:“姿也”。《說文》釋“姿”:“态也”。“姿态”一詞現在還用。講得很玄乎。其實不過是說有“靥(酒窩)”的人笑起來很好看。
“靥”,益陽人有獨特用法。取“微窩”之意,表示所有癟下去、窊(wā)下去的地方和東西。如谷不飽滿叫“靥谷子”“靥殼殼”,平面有凹陷叫“靥進去哒”,餓得厲害叫“肚子餓靥哒”。還講“你把壁都碰得一隻靥哒”。
“谷不飽滿”以“靥”來表示,也并非益陽人始,吳方言也講,為此《集韻》裡還收了一個複雜的字(禾 厭),釋之曰“禾不實”。其實,如果當初與“靥”打通了關聯,這個字就不必硬造。且,造的字隻表示“禾不實”,意思窄。益陽人的“靥”用得廣,用得活。益陽人對語言、文字的把握、運用的才能,從“靥”字可見一斑。
徛
徛(jǐ),《說文》:“徛,舉胫有渡也。從彳,奇聲。”《爾雅》:“徛,步橋也。”徛,就是放在水中用以過河的石頭。《廣韻》:“徛,立也。”贛方言中的“徛”保留了“站立”的意思,比如“其(讀qie)徛在石闆上”意為“他站在石闆上”。潮汕話中亦保留了“站立”的用法,如“伊徛起來了”,意為“他站起來了。”
很顯然,益陽話中的“徛”就是江西移民帶過來的。至今,益陽人基本不說“立”,“站”也用得少,而表示“站立”用得最多的“徛”,如徛起、徛哒、徛好、徛穩、徛客難留等。舊時鄉下有一種供小孩站立的籠子,叫枷籠子,也叫徛籠子,小孩從上面的圓形口放入,站在裡面不會摔倒。還有一種叫徛桶,上小下大,約1.3米高,中有隔闆,孩子站于隔闆上,下面可放火源保暖,冬天用更好。
斢·悔
斢(tiǎo,益陽讀五聲) ,意思是調換。這個方言字江西、湖南、湖北經常用。顯然這是一個由江西移民發散開的詞。益陽人的“斢”用是非常廣,隻要含有換的意味,都用成“斢”,兌換錢是“斢”,對調工作是“斢”,輪流着來也叫“斢打搞”“打斢”。
有人一個字(黃 有),表示衣物褪色,益陽音讀fei(五聲)。《說文》釋之為“青黃色也”,段玉裁注:“青色敝而黃也”,即黑色褪成了黃色。對此字,我有不同看法。
益陽話的這個意思和這個音,我以為可以指向“悔”字。悔,益陽話也讀fei(五聲)。
悔的本義:陰郁心情,不高興。引申義:懊惱,懊喪,惱恨。悔之後往往有“改”,于是有悔過、悔改、悔婚、悔棋等。再往前引申,益陽人将衣物掉色、褪色說成“悔色”,就好理解了。
畾·巴
畾(léi,益陽音一聲),生僻字,《康熙字典》裡才有的字,釋為“田閑也”,就是多餘的田。但在古籍中,這個字與雷、壘、磊等字同義,需看場合确定它對應在哪個字義上。
益陽人将這個字用來形容胖。前加“畾”有強調意味,如“畾胖的”“畾壯的”。有時也單用,如“咯隻伢子好畾喲!”就是他好胖、好肥。
這個字的同義詞是“巴”,如他“巴胖的”或“巴壯的”。但不說“好巴”。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巴,蟲也,或曰食象蛇。”古時還有巴國、巴人,巴地約在今重慶及周邊。大概因為巴國北到了陝西,接近夏商周及秦的文化中心,巴有緊挨着的意思,有巴望、巴結、泥巴、鍋巴、巴掌、“前不着村,後不巴店”等詞語。益陽人更是單用“巴”來表示挨着、緊貼,如“我跟他屋巴屋”“你巴打牆走,就不得跘打”。
平時稱小孩的陰部(尤其是男孩陰莖)為“ba幾”,寫成字就是“巴幾(子)”。巴的本義為蛇,此處應是取形而名之。不僅益陽如此,别處方言也有此用法。
蔫
蔫(niān,益陽音láo),《廣韻》:“蔫,物不鮮也。”蔫的基本義是植物葉子死亡前的狀态。或因太陽曬,或因缺乏營養等原因,植物花、葉先蔫,再死亡,再幹枯。因而,蔫還有“下垂的樣子”義項。如元·曾瑞《哨遍·羊訴冤》:“我如今剌搭着兩箇蔫耳朵。”精神萎靡,呆滞,也用“蔫頭耷腦”“蔫頭蔫腦”來表示。
因為蔫的過程中,花、葉萎縮,益陽人引申開來,将人餓了,也講成“肚子蔫哒”。還講“靡蔫的”“肭(nà,益陽音là。有肥軟的含義)蔫的”等。為了“蔫”的這一用法,有人繞了老大一個圈子,講成另一個生僻字(月 曹),講得非常勉強。其實,“蔫”在益陽就讀láo,屬于益陽人多讀出來的L聲母字,就如謝、茈、泉、錢等字一樣,普通話不讀l聲母的字不少在益陽讀了l。
潐
潐(jiào),《說文》:“盡也”。潐的本義是“水盡”,酾(酒)、漉(酒)以及浚,古時都可以用這個字代替。益陽話保留這個字,一般用于兩個詞:潐幹、潐鬼。
東西濾幹、曬幹到水盡的程度,謂之“潐幹的”。有人以為是“焦幹的”,雖不能算錯,但“潐幹的”更有道理,更正确。人貧窮到沒有錢财(即财盡),也謂之“潐”,如說“我最近潐得要死,你能不能借點錢把我”。窮到極點的人會被人歧視,稱之為“潐鬼”。蠶豆,益陽人叫豌(音彎)豆。吃炒蠶豆時,有一句話“豌豆子吃潐鬼,越吃越有味”。蠶豆不上檔次,被認為“潐”,吃它的人也是窮人(潐鬼)。
翹
翹,益陽話裡,文讀為qiáo或qiào,白讀為jiáo或jiǎo。《說文》:“翹,尾長毛也。”引申有舉起、擡起、向上的意思,如翹首、翹望、翹足引領等。再引申為特出、傑出,如翹才、翹楚等。又引申指平直的東西(木、紙等)因日曬雨淋而不再平直。
最後一個義項益陽人用得最多。如“闆子翹打”“桌子翹打”。并且更進一步,也用來形容人,如相處不和諧為“翹”,如“他們兩個合不來,是翹的”。
與“翹才”“翹楚”相反,“翹角”卻是不怎麼行的角色。與益陽話的“硬腿”“狠色”“鳌(或傲)腿”為反義詞,與“俗腿”同義。
筆者中學時有位老師姓楚名翹,本是一個很雅的名字。據說,他原名楚得翹,因同學以益陽音叫他“醜得叫”,才去掉其中的“得”。
秧
《山鄉巨變》:(盛佳秀)“想到種點綠豆子,豌豆子,田塍都入了社了,叫我們秧到哪裡去?”秧,下種。
秧,從禾,央聲。本義指植物的幼苗,後來也專指水稻的幼苗。作為名詞,秧在口語裡用得較廣。除了說菜秧、瓜秧、樹秧,也還将小魚說成魚秧(普通話為魚苗)。
秧,作為動詞,有栽培、畜養的意思。普通話很少用,而南方方言裡卻常見。黃庭堅《新喻道中寄元明》:“喚客煎茶山店遠,看人秧稻午風涼。”益陽人的“秧”主要用于豆類、蔬菜的下種。如上例的秧豆子,以及秧辣椒、秧蘿蔔、秧茄子、秧南瓜,等等。而對于水稻下種,我們并不講“秧”,而講“秧谷子下泥”。秧谷子,是已經發芽的稻種。秧苗就叫“秧”,長好了,移栽到大田,謂之“插田”,也較少用“插秧”。
有時,秧也用來稱小的、新生的、初起的。如夏天熱得過頭時,益陽人會感歎“怎麼今天一點風秧子都冇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