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家自制豆瓣醬, 餐桌美食必備的調味品, 自制方法在這裡
家的廚房裡,總是少不了一味調料----豆瓣醬,這些豆瓣醬都是父親和母親親手制作的,家裡的親戚些也喜歡,走的時候總要帶上滿滿的一罐回去!自家的豆瓣醬,醇厚鮮香,色澤紅亮,這是兒時記憶中的味道!
大學畢業後,我到了深圳實習,那個城市的人是熱情的,食物卻是清淡的,而我當時正努力的适應那個城市。和新交的朋友聚餐,朋友吃的津津有味,而我卻覺得沒有味道,那裡的蘸醬隻有鹽和辣椒面混合的醬,味道單調、索然無味,隻覺得少了自家辣椒醬的菜肴都不好吃。後來和父親通電話,具體說了那些不記得了,隻記得訴說了食物味道不習慣的委屈。後來,父親跑到郵政局給我寄了滿滿2罐豆瓣醬,我那會兒才覺得人生圓滿。
一、匠心獨運,悠然芬芳
我家的豆瓣醬制作過程相對繁雜,從選材、選料、到制作發酵、密封裝罐,所有環節密不可分,一系列的工序都是手工制作。
每年老家屋旁的菜地,總有幾壟的辣椒和胡豆以及一顆生長了不知年月的花椒樹,這些是用來制作豆瓣醬的基本素材。
捂胡豆瓣醬
綠色的茸毛的胡豆
胡豆又名蠶豆,将收獲裝倉不久的胡豆取出,放水裡浸泡至2-3天,洗淨後放鍋中加水煮熟,在過濾焯水去掉表皮,之後在拌入面粉。面粉的量要适當均勻,幹了發不了酵,稀了水分多,容易漚爛變質。拌好後,放到大簸箕裡面攤平,在放在空屋裡面等待發酵。過幾天發現長出綠色的茸毛就可以啦。把長了茸毛的胡豆放到鹽水中洗淨在放到陽光下晾曬幹備用。母親說,捂胡豆瓣醬,總要失敗幾次才能掌握技巧,很多人覺得麻煩就上農貿市場購買現成的回來。
剁辣椒醬
二荊條辣椒
把地壟間的已經紅了的辣椒采摘回來,洗淨晾幹水分,再在大圓桌上放上菜闆把辣椒剁碎,再加入姜末、蒜末,比例為5:2:2,之後攪拌均勻放在已準備好幹淨桶中備用。
剁碎了的辣椒
熬青花椒水
青花椒樹
提前去用刀去割花椒樹的嫩枝頭,以及多采摘一些青花椒。8分熟的青花椒已經帶有其原本的麻和特有的清香。花椒樹有很多刺,采摘時候注意防紮肉。
采摘回來的花椒及嫩枝丫,洗淨,放入鍋中加水熬,把花椒獨特的香味全部熬出來就可以了。熬得水需要濃縮,不必太多,主要目的是增添豆瓣醬的香味。熬制好的水放一邊備用。
熬“清油”
清油,就是農家自己種的菜籽油,放入熱鍋中加熱至熟,在倒入入之前捂的胡豆瓣,翻轉煎出香味,在倒入熬制好的花椒汁水煮開。油的比例是辣椒重量的10%-15%左右,足夠的油能才夠增加豆瓣醬的保質期。将熬制好的油放涼,倒入有辣椒碎的桶中,攪拌均勻,并根據個人口味的輕重加入适當的鹽和少許白酒。當然豆瓣醬是用于炒菜用的,鹽的分量可以多一些。
晾曬入味兒
未裝壇的豆瓣醬
剛混合好的豆瓣醬還不能急着裝壇,需要放着2-3天左右,每天要重複攪拌幾次,讓加入的各種原料充分釋放自己本來的味道,在相互融合,最終形成色澤紅豔,味道鮮香的豆瓣醬後,在進行封壇儲存。這樣制作的豆瓣醬存放時間長,可以吃1-2年的時間。三、總結
手工剁的辣椒比較有靈魂,口感要好,但現在很多人為了省時間,都在農貿市場用機器打碎辣椒了,但是機器打的辣椒很碎,幾乎成沫。手工剁椒不僅很累,還要受辣椒素的熾骨之痛,我們當地認識的人很少有人制作了,都直接上超市去買現成的豆瓣醬。
去年,母親已經不再制作豆瓣醬了,因為年歲已高,她總是說讓我學着點,唠叨着說“現在你們這輩人估計都不怎麼會了,什麼東西都去買,萬一沒得賣的呢”。
我說“不會,市場上很多”
母親說,“也對,你們趕上了好時代,不像以前的我們想買買不到,家家戶戶都自己做”,言語間充滿了落寞。家裡的親戚些串門走的時候,早已不在提要豆瓣醬的話題,農村自制豆瓣醬時光伴随着社會高速發展的時代緩緩落幕,隻深深地留在兒時的記憶中。
今天農村老家自制豆瓣醬的做法就分享到這裡了,希望它可以延續下去。
本文分享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創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