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二年級蘇教版數學期末複習資料

二年級蘇教版數學期末複習資料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23:38:22

二年級蘇教版數學期末複習資料?一、100以内的筆算加法和減法,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二年級蘇教版數學期末複習資料?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二年級蘇教版數學期末複習資料(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複習要點)1

二年級蘇教版數學期末複習資料

二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複習要點(蘇教版)

一、100以内的筆算加法和減法

兩位數加法

1、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把相同數位對齊列豎式,在把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2、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①相同數位對齊;②從個位加起;③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3、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1”,十位上的數相加時,不要遺漏進上來的“1”。

4、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法時:

①相同數位對齊。 ②從個位加起。③如果個位滿10,向十位進1。

和 = 加數 加數 一個加數 = 和 另一個加數

兩位數減法

1、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的筆算:相同數位對齊列豎式,再把相同數位上的數相減。2、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筆算法則:①相同數位對齊;②從個位減起;③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在個位上加10再減。3、筆算兩位數減兩位數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減起,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個位加10再減,十位計算時要先減去退走的1再算。

4、用豎式計算兩位數減法時:

①相同數位對齊。②從個位減起。

③如果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個位加10再減,計算時十位要記得減去退掉的1。

差=被減數-減數 被減數=減數 差 減數=被減數+差

5、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

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時注意加減号,不要混亂。1、連加、連減連加、連減的筆算順序和連加、連減的口算順序一樣,都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①連加計算可以分步計算,也可以寫成一個豎式計算,計算方法與兩個數相加一樣,都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②連減運算可以分步計算,也可以寫成一個豎式計算,計算方法與兩個數相減一樣,都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2、加減混合 加、減混合算式,其運算順序、豎式寫法都與連加、連減相同。

3、加減混合運算寫豎式時可以分步計算,方法與兩個數相加(減)一樣,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也可以用簡便的寫法,列成一個豎式,先完成第一步計算,再用第一步的結果加(減)第二個數。

3.劃線一定要用尺子,抄錯數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4.解決問題(應用題)

求“一個已知數”比“另一個已知數”多多少.少多少?

要弄清楚數量之間的關系,知道誰比誰多,誰比誰少,再分析用加法還是減法。1、 步驟:①先讀題 ②列橫式,寫結果,千萬别忘記寫單位(單位為:多少或者幾後面的那個字或詞)③作答。

2、求“一個已知數”比“另一個已知數”多多少、少多少?用減法計算。用“比”字兩邊的較大數減去較小數。

3、比一個數多幾、少幾,求這個數的問題。先通過關鍵句分析,“比”字前面是大數還是小數,“比”字後面是大數還是小數,問題裡面要求大數還是小數,求大數用加法,求小數用減法。4、關于提問題的題目,可以這樣提問:①…….和……一共…….?②……比……..多多少/幾……?③……比……..少多少/幾……?

二、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

1.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都是()邊形。

2.搭一個五邊形,最少要用()根小棒。

3.從正方形的紙上剪去一個三角形,剩下的圖形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邊形,也可能是()邊形。4.一個圖形是幾邊形它就有幾條邊。

三.表内乘法(一)

1.幾個相同數連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還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簡捷。

2.相同加數相加寫成乘法時,用相同加數×相同加數的個數或相同加數的個數×相同加數。如:5 5 5 5 表示:5×4或4×5

3.加法寫成乘法時,加法的和與乘法的積相同。

4.乘法算式中,兩個乘數交換位置,積不變。

5.算式各部分名稱及計算公式。乘法:

3 × 4 = 12

(乘數) × (乘數) = (積)

6.幾的乘法口訣就有幾句,幾的乘法口訣前一句和後一句就相差幾。 7.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減: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寫成乘法,然後再把多算進去的減去。

計算時,先算乘,再算加減。如: 加法:3 3 3 3 2=14 乘加:3×4 2=14 乘減:3×5-1=14

8.熟練地背誦1-6的乘法口訣,順着背、倒着背、豎背等多種方法。

9.乘法口訣關系到下冊的除法的計算,務必背熟。

10.乘法、乘加、乘減、加減的應用,要求學生首先讀題,弄清楚題中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系,再确定用什麼法計算。

四、表内除法

1.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初步體會除法和乘法的聯系,能正确讀、寫除法算式,知道出發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比較熟練地運用2~9的乘法口訣口算有關的除法。

2.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樣多,叫作平均分。

平均分的兩種分法:分法1: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分得幾個;

分法2:按每幾個一份的分,平均分成幾份。

如:有10個蘋果,分法1:平均分成5份,每份分得2個;分法2:按每2個一份的分,平均分成5份。

五、米和厘米

1.常用的長度單位:米、厘米。2.要知道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尺)來量。

2.測量較短物體通常用厘米作單位,測量較長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

3.測量時:把尺的“0”刻度對準物體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着幾,對着幾就是幾厘米。

4. 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在計算長度單位時,先看單位是否相同,不同則要先把單位化成一樣的單位再加減。如:1米-40厘米=60厘米(100厘米 -40厘米=60厘米)

5.線段的特點:①線段是直的。 ②線段有兩個端點。 ③線段是可以測量出長度的。

6.畫線段要從尺的(0)刻度開始畫起,畫到題目要求的數字那裡。

比如:要求畫一條5厘米長的線段。就從0開始,畫到5結束。

例題:

(1)從刻度0到7是( 7 )厘米。就直接用7-0=7厘米。括号就填7厘米。

(2)2到8是(6 )厘米。就直接用8-2=6厘米。括号就填6厘米。

7.畫一條比6厘米短3厘米的線段。

就是求比6厘米短3厘米是多少?6-3=3厘米。所以題目要求就是畫一條3厘米長的線段。

8.例題:任意畫一個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就是要求畫一個三角形。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 練習本寬13(厘米)

鉛筆長17(厘米) 黑闆長2(米) 圖釘長1(厘米)

一張床長2(米)一口井深3(米)學校進行100(米)賽跑

教學樓高25(米)一棵樹高3(米) 一把鑰匙長5(厘米)一個文具盒長24(厘米)

講台高90(厘米)門高2(米)教室長12(米)

筷子長20(厘米)一棵小樹苗高1(米)

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

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六、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1.加法寫成乘法時,加法的和與乘法的積相同。

2.乘法算式中,兩個乘數交換位置,積不變。

3.算式各部分名稱及計算公式。

乘法: 3 × 4 = 12

(乘數) × (乘數) = (積)

4.幾的乘法口訣就有幾句,幾的乘法口訣前一句和後一句就相差幾。 5.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減: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寫成乘法,然後再把多算進去的減去。

計算時,先算乘,再算加減。

6.熟練地背誦1-6的乘法口訣,順着背、倒着背、豎背等多種方法。

7.乘法、乘加、乘減、加減的應用,要求首先讀題,弄清楚題中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系,再确定用什麼法計算。

8.用表内乘法求商。

七、觀察物

1.從前.後.左.右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物體形狀不一樣。

2.根據立體圖形判斷平面圖形,根據平面圖形判斷立體圖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