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不想讓寶寶學畫畫怎麼跟孩子溝通

不想讓寶寶學畫畫怎麼跟孩子溝通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8-04 12:21:09

成人繪畫過程是一個不斷思考的過程,從題材的立意選定到構思構圖,都反映了作者的畫前思考。雖然在具體的畫面處理中有偶然性,但大的東西是按事先想好的“作戰計劃”實施的。

而兒童畫與成人思路和做法完全不同,兒童在畫前沒有準備,沒有思考,沒有預見,畫好是什麼樣連他自己也不清楚。甚至是畫了上一筆,下一筆往哪裡畫都不知道,完全是思緒的自然流淌,畫到哪裡是哪裡。也就是說,兒童畫是即興的,不是事先想好的,整個繪畫過程是在邊畫邊想,順其自然,水到渠成這麼一種狀态下完成的。

不想讓寶寶學畫畫怎麼跟孩子溝通(李淩老師慢教育觀)1

圖 1

作者的思路和想法大多與孩子最近的活動經曆和興趣愛好有關。這裡面有科幻片、動畫和神話故事的影子,也有自己的生活經曆和視野内容,根據自己的想象把他獲取的各種信息使之形象化、故事化,豐富了想象内容。圖1楊天贶畫的内容就是隻有他自己知道的故事,這一段時間他就喜歡畫這個題材和内容的畫,連續的畫十幾幅大體内容差不多的畫,而且,沒完沒了,樂在其中。

兒童采用的即興繪畫方式來表達他們内心的想象是自然的述說,大多是“臨時起意”,不是“想好了”再畫,不是創作思想的體現,而是瞬間的想象靈動,這個想象肯定是具有創造意義的。兒童即興繪畫不可能達到像成人那樣思維比較成熟,技法表現這麼到位,但卻是兒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想象、幻想撞出的靈感火花。它雖然是幼稚簡單的,但卻是純真的。

喜歡即興繪畫的作者一般都是在思維上比較自由的人,善于在表現中融彙已了解的信息,在各種信息的碰撞中找到靈感,然後攫取自己所需,由此迅速形成新的創作意念及表達形式,通過即興被表現了出來。

在藝術形式上,雖然即興繪畫有可能不很完美,但卻隐藏着創造性。如果這期間沒有成人幹預的話,他們還想不到有模仿這條捷徑可走,他們的心理發展還意識不到還有第二個不用動腦的“現成”的方法。因而,即興繪畫才是兒童心靈的自然流露,通過模仿的思路跟着别人走的畫法,永遠不會有即興的繪畫樣式出現。

兒童即興繪畫隻憑熱情與表現沖動,沒有任何附加的條件,不像成人那樣即便是即興繪畫,也是憑知識經驗的儲備和平時的修煉作為即興的基礎。

即興是一種感悟,它的先決條件是自由。沒有自由就沒有即興,好多繪畫中的技巧和創造性思維活動都是在即興中産生的,即興繪畫是兒童獲得表現能力最重要的途徑。兒童的即興畫有時就是亂塗亂抹,沒有意識想畫成什麼樣,亂塗就是目的,但就是這種沒有意識的表達,已經是在學習了。雖然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學什麼,随着線條的舞動,自己的欲望得到了滿足,情緒得到了釋放,這就是兒童畫的功能作用了。

兒童即興畫還有一個顯著特點,是憑感悟和體驗直接畫出,很少有成人的灌輸技巧成分。所表現的形式與内容大都是自己想表現時臨時找到的。這與好多兒童參與考級或比賽大大不同。往往在兒童考級或參賽前,都經過了教師的“認真”輔導,大多作品完美漂亮,缺少個性,充滿成人程式化模式,失去了兒童的童真、童趣和應有的魅力。表達形式和内容遠遠地超出這個年齡段兒童的理解範圍,遠離了他們的生活,作品所呈現的是成人眼裡的世界,成人思維特别明顯,輔導的痕迹特别重。

除此之外,還有單看某一位學生的畫感覺不錯,當看到一個老師教的其他學生的畫就會發現,就像一個“模具”裡出來的産品,個個都鮮豔漂亮。這樣的畫雖然能騙得評委獲得獎項,成績優佳,結果皆大歡喜,家長學生都很高興。但對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自主精神的培養卻是個不小的損害。作者也沒有繪畫的樂趣,這是為榮譽成績畫的,不是為自己興趣畫的。實際上,這樣的教育已經遠離了教育的實質。而即興畫出的作品,事先沒受過成人模式化教育的影響,作品應是清純的,自然的,沒有被成人污染過的。

即興繪畫與臨摹相比,即興繪畫是快樂的、自由的、随意的,因而作者的心情是愉快的。即興是最符合兒童畫的一種方法,而臨摹是讓孩子去學成人的東西。雖然簡筆畫的内容适合孩子,但範本卻是成人畫的,是以成人的視角完成的東西。臨摹的手段是傳授的技能,訓練的科目是怎樣畫得與範本一樣,這樣的學生往往是學會了技巧卻丢失了童趣和主動性,畫越畫越像,情感和感悟卻越畫越少。

臨摹是成人強迫孩子丢棄兒童自己的“國語”改說成人的“外國話”了,失去了自己的話語權。而事實上,這兩種語言是人的發展不同時期的兩個“國家”的不同語言,沒有相通融合之處。兒童畫的感性與非理性創作概念不會與成人的理性邏輯思維相融的,非理性思維有其自身的規律,它與技巧關系不大,但卻與情緒和領悟有密切關系,而情緒與領悟是兒童畫的最重要的要素。沒有情緒就沒有兒童繪畫,但臨摹卻遠離了感悟與體驗,追求的隻是技法的提高。

兒童畫的即興,本能占了絕大部分,沒經過任何學習天生就會,它是兒童對生活的理解和頓悟。這個現象與自然界生物有很多相似之處。如,小蜻蜓的生命發展過程中的各個階段的生存技巧都是“自學的”,小蜻蜓媽媽的卵通過“蜻蜓點水”産在水中,到了第二年夏天,這些卵在水裡才會變成幼蟲。發育成熟以後,從水裡爬上岸,靜靜地等待時機,自己蛻去一層皮,就變成蜻蜓了。它先是試着伸展和扇動卷皺在殼裡很久的翅膀,慢慢地飛上了天空。這個現象就是本能,不是技巧。

幼兒畫的過程與蜻蜓學飛一樣是天然形成,不是教的,幼兒畫也是動物中不學就會的其中一分子,很多動物中的本領都不是爸媽教的。如鲑魚的生命輪回過程就讓人非常震撼,它誕生在阿拉斯加東南部的冰川灣上的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溪,它一出生媽媽就已經死去,沒有誰能教給它生存的本領,它隻有和小夥伴們一起遊向千裡之外的大海,尋找自己的生活。待鲑魚成熟後,還要溯流而上再回到自己生命誕生的地方,完成傳遞新生命的任務。遊的路上就像唐三藏西天取經一樣曆經磨難和危險,躲過空中的海雕,避開水中的棕熊,跨過最危險的淺水區,飛過最難遊的瀑布,它們長途跋涉快到目的地地時候,它們自己也由耀眼的銀白色變成了充滿激情的紅色,終于來到了它出生的地方,一條靜靜流淌的小溪。它們要找到一個安全的地方,用盡最後氣力産下卵,完成它們的生命傳遞使命後從容地死去。來年,它們的孩子會重蹈前輩之路,在沒有任何親人指導的情況下,踏上了與前輩一樣的生命之旅。

兒童畫畫與鲑魚一樣,沒經過任何學習,天生的拿起筆就會表達自己的意思。兒童即興繪畫的能力來源于本能,如果像成人那樣先學會技巧再創造,就沒有原生态兒童畫這一說了。技巧會吃掉兒童的感性,不會憑感覺畫畫了。兒童的想象與創造能力天生就有,就像小蜻蜓和鲑魚一樣,不用任何人教天生就會生活了。

在動物界,我們人類在遵循自然規律方面做得是最差的了,也隻有人類才會不遵從自然發展規律,沒有耐心等待,甚至揠苗助長。幼兒畫畫是一種技巧的觀點在家長那裡占多數。什麼事都替孩子想好做好,是一種普遍做法,以至于二十好幾的人還不會做事,家長的包辦毀掉了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

兒童即興繪畫就猶如卵靜靜地等待孵化一樣,家長教師都不要過多的進行幹擾,讓兒童畫出自己的認為和生活,有時候家長的過度關心,會破壞掉生命的自然狀态和内發因素。兒童教育學博士生導師劉曉東說:“在許多人那裡,兒童教育就是對兒童不停地進行幹擾幹涉。如果把兒童教育還原為母雞孵蛋的話,他們一天不知多少次将‘蛋’從身體下抽出,上瞧下看,左右搖晃,急切盼望這隻‘蛋’立即破殼而出,并且最好立即變成一隻大公雞或大母雞。他們不願靜靜地穩穩地耐心地‘坐窩’,而是将‘蛋’火烤煙熏,試圖讓‘蛋’比鄰家的‘蛋’早日 破殼而出。如果有母雞如此孵蛋,人們會認為這母雞簡直是瘋了,然而那些揠苗助長的、如此教育兒童的成人們竟以如此相似的态度對待兒童,又有多少人能省其中的荒唐呢?”[1]

其實,兒童繪畫與孵蛋有好多相同之處,孵蛋有溫度、濕度、時間比,兒童有嚴謹的年齡階段和不同的認知,不到時候着急也沒有用。教師和家長都要學會“靜靜的等待”。

兒童的發展是有嚴密的階段性的,不要提前做下一階段的事情。正确的引導、啟發孩子的思維,在活動中發揮孩子的創新想法,鼓勵支持幫助他們完成他們的想象才是教師的義務和職責。法國教育家盧梭的主要教育觀點是“自然的教育”,他特别反對提前教育,他以為大家“都操之過急,做得不是時候”。盧梭認為,教育兒童一定不要提前,他說:“如果延到明天教也沒有大關系的話,最好不要在今天教了。”[2]

兒童的即興繪畫是兒童的常态,是慢慢地來,操之過急反而毀掉了即興的狀态,畫不出自己的感覺和體驗了。即興不需要任何教育憑感覺就能直接畫出,教師要善于發現兒童思維的萌動和趨向,把握時機作正确的引導,就能發現好多兒童即興的作品。

本來是孩子喜歡畫畫,但卻不能畫自己的畫,而是聽從教師擺布安排,孩子的畫隻有知識沒有快樂,隻有像沒有創造,失去了兒童繪畫的意義。隻有即興的繪畫才有快樂,才是自由的、随意的、放松的、開心的。

其實,在兒童畫裡,最重要的因素正是不需要教的自然因素,天生的即興才是兒童畫的“本”,通過幹涉灌入的技巧學到的知識才是“末”,而在教育實踐中,教育往往是本末倒置,把好大的精力用在了學習繪畫技巧上或暫時還用不着的東西,而對孩子天然的、有感而發的畫稱為“瞎胡畫”進行橫加指責。

即興是幼兒繪畫一個明顯特征,事先沒有構思,沒有畫面安排,作者的思路大多是“臨時起意”,是“車到懸崖才有路”,畫前還不可能有設定,而是靈機一動突然想到的。這種即興的創作狀态是兒童畫最重要的品質,也是作為教師最應該保護的。

馬拉古齊還說:“教師跟随着幼兒,而非計劃。” [3]他的基本主張是:“教師應尊重兒童的興趣與好奇心,應當尊重兒童自發的探索活動;教育的内容不再由教師一方單獨抉擇,而是教師根據兒童的興趣與兒童一起編制兒童的活動方案。”我們的兒童美術教育是不是應該向這個方向靠近些呢?

注:[1] 劉曉東. 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 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4

[2][法] 盧梭. 愛彌兒. 李平漚譯. 商務印書館,1978

[3] 羅雅芬等譯.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 心理出版社,台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