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茶圖》 丁雲鵬(明)
《佳雪圍爐圖》 錢貢(明)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自霜降過後,今年的秋季已漸行漸遠,寒冷的冬季即将到來。而随着季節的轉換,養生保健的方法也要有所變化。
按《黃帝内經》提出的“順時養生法”,秋冬兩季,正是陰盛陽衰之時,此時應防凍潤燥、去寒就溫,以養人體之陽,即以“養陽”為主。
但《黃帝内經》又提出秋冬要“養陰”,這不是互相矛盾嗎?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鐘葵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鐘葵(翻拍)
“春不減衣”“秋不加帽”是怎麼回事?
“秋冬養陰”一說出自《黃帝内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且與“春夏養陽”并提。該篇提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于生長之門。”這段話提出了兩個養生要點:一是“四時陰陽”乃萬物生存的根本,隻能順之不可逆之。二是春夏要“養陽”,秋冬要“養陰”,其目的也是順從“四時陰陽”這個萬物之“根”。
顯然,《黃帝内經》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并沒有違背順時養生之道。
按常理,春溫夏暑易傷陰,春夏理應“養陰”。秋涼冬寒易傷陽,秋冬理應“養陽”。為何《黃帝内經》反而強調“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呢?
中醫認為,春夏行陽令,春為“少陽”,夏為“太陽”。秋冬行“陰令”,秋為“太陰”,冬為“少陰”。且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萬古不變的自然規律。
春夏之所以要“養陽”,是因春時陽始生,風寒之邪尚能為患,稍不留意便會感冒,故不宜過早減衣,應注意禦寒保暖,以養人體之陽,“使少陽之氣生”。
夏日炎炎,陰氣内伏,暑毒外蒸,人體外熱内冷。人們喜納涼、吹空調、喝冷飲,殊不知縱意當風,任性食冷,均傷人體之陽,易患暴洩風寒之疾。故夏日既要處陰涼以避暑,又要避免被濕露冷氣所傷,更不宜過多食冷。唯有如此,才能使“太陽之氣長”。
同理,秋天燥邪為患,易傷陰,宜服用滋陰之品及搽護膚品以防燥邪,“使太陰之氣收”。冬天寒冷,人體外冷内熱,但人們喜食辛辣,或飲酒以禦寒,而辛辣食物易生内熱,喝酒太多易生濕熱,飲食太過則傷陰。
正因人們在春夏隻知“養陰”不知“養陽”,在秋冬隻知“養陽”不知“養陰”,《黃帝内經》才提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觀點。這種養生理念,是提醒人們要用辯證的觀點看待四時養生,春夏固然要“養陰”,但不可忘了“養陽”。秋冬固然要“養陽”,但不可忘了“養陰”。這正是《黃帝内經》在養生保健方面的高明之處。
這種養生理念,在民間早已深入人心,并體現在很多民諺和習俗中。如“春不減衣”“秋不加帽”“冬吃蘿蔔夏吃姜”等。春天不減衣,就是“養陽”;秋天不加帽,正是“養陰”。蘿蔔清涼通氣,冬天吃了可解體内之熱。姜性溫辛,夏天吃了可補養體内耗損的陽氣。
“秋冬養陰”怎麼養?
中醫上的人體之“陰”,是指精、血、津、液。這些營養性液體,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也是陽氣化生的物質基礎。“秋冬養陰”就是要護藏精血,珍惜津液,使精氣内聚,以滋養五髒,遠離疾病。醫家提出,“秋冬養陰”有以下幾種方法:
1.慎食辛辣、适量飲酒以“養陰”。多食辛辣之物,或喝酒過多,會大量消耗人體津液,出現發熱、盜汗、口幹舌燥等狀況,不利“養陰”。
2.調整精神心理以“養陰”。秋冬萬物斂藏,人的神志也要随之而調整。秋天要“收斂神氣”,“無外其志”,更不要“悲秋”。冬天要使“志若伏匿”,心境平和。這是精神心理上的“養陰”。
3.靜坐吐納、吞咽津液以“養陰”。每日睡前或起床前,閉目靜坐,氣沉丹田,專注于呼吸,多咽津液,以滋潤五髒。
有益于“養陰”的藥物,有麥冬、西洋參、生地黃、玉竹、枸杞子、百合等,可酌情服用。
來源: 廣州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