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伴随症狀?武大人民醫院疼痛科賈一帆醫生團隊正在為帶狀疱疹後神經痛患者做手術,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疼痛的伴随症狀?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武大人民醫院疼痛科賈一帆醫生團隊正在為帶狀疱疹後神經痛患者做手術。
生老病死,這是人們常說的人生四境。但随着人的壽命越來越長,老年社會程度加深,人們越來越發現,疼痛成了一個常情,人生正面對“生老病死痛”五種處境。
醫學研究發現,疼痛是一個需要重新認識的課題。國際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慢性疼痛的發病率占總人群的30%左右,被視為繼心血管疾病、腫瘤之後的第三大健康問題。“疼痛是種病,得治”,這一醫學新認識,在中國尚未被廣大公衆熟知。
在武漢,疼痛科于新世紀創立及今,依然是個年輕的科室,但發展迅猛。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已有整整一個樓層的專門病區。協和醫院的30張疼痛床位,常年一床難求。
“如果你能讓我一年中有5天不頭痛,我要給你磕頭。”剛過完65歲生日的陳潔找到賈一帆醫生時,已經被頭痛折磨了近20年。
賈一帆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疼痛科副主任。在20年的求醫過程中,陳潔輾轉北京、上海、廣州多地的神經内科、骨科、中醫科等科室。“我一直懷疑自己腦子裡長了東西。”她在不同醫院都做過腦部檢查,均沒查出器質上的毛病,醫生隻能給她開止痛藥。今年11月初,她再次從睡夢中痛醒,在武漢一家醫院的神經内科就診無果後,醫生指了條路:“要不你去疼痛科看看?”
“50%—70%的慢性頭痛無法找到病因。”賈一帆醫生說,由于難以診斷,像陳潔這樣輾轉多個科室,從小痛發展到頑固性疼痛,最後才到疼痛科的患者很常見。除了頭痛外,60歲以上患者中常見的慢性疼痛還有頸椎腰腿痛、各類神經病理性疼痛如三叉神經痛、帶狀疱疹後神經痛,以及癌痛等。
國際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慢性疼痛的發病率占總人群的30%左右,被視為繼心血管疾病、腫瘤之後的第三大健康問題。但在我國,“疼痛是種病,得治”的認識,尚未被公衆所熟知,即便是醫學界,疼痛科以外的很多醫生,也認為疼痛隻是一種症狀,不是病。
“我不怕死,怕痛”
11月14日,賈一帆醫生給陳潔做了星狀神經節阻滞術。他讓陳潔仰卧,用食指和中指将頸部一處血管撥向外側後進針注藥,前後不到一分鐘。當天,陳潔睡了一個整覺。第二天賈一帆查房,陳潔拉着他的手再三感激:“多少年都沒睡得這麼沉了。”
這是陳潔第一次接觸到“疼痛科”。“我不怕死,怕痛。”陳潔仔細回想,二十年前一個下午,正在帶外孫的她突然感到一陣電擊般的刺痛從太陽穴蔓延至整個腦袋,腦仁痛得像要炸開一樣,大約十幾秒後,又恢複如常。
此後,陳潔不定時就會出現這種頭痛欲裂的情況。回想患病這些年,最初止痛藥還管用,可劑量越來越大,服用種類越來越多,頭痛卻是再也止不住了。一旦發作度日如年,隻想求個痛快。
“頭痛不是該看神經内科嗎?”陳潔很疑惑,她自認為沒有看錯科室,但除了止痛藥,醫生沒給過其他治療方案。更讓她不解的是,病房另外兩個患者分别是腰痛和帶狀疱疹。“腰痛不是看骨科嗎?帶狀疱疹不是看皮膚科嗎?疼痛科到底是看什麼的?”
從1997年關注“疼痛”開始,賈一帆醫生就在不斷跟人解釋這個問題。“不是所有疼痛都歸疼痛科管,要看類型。”他說,醫學上将疼痛分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通常是人體遭受疾病或外傷後身體發出的警告,疾病治好後疼痛也随之消失,疼痛時間不會超過一個月。如果疼痛超過三個月以上,就是慢性、頑固性疼痛,屬于疼痛科的診療範圍。
“疼痛是一種與組織損傷或潛在組織損傷相關的感覺、情感、認知和社會緯度的痛苦體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還是種心理活動。”武漢市疼痛學會主委、武漢協和醫院疼痛科主任楊東作了更具體的解釋,急性疼痛是個症狀,而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種疾病。随着調查采訪的深入,記者逐漸體會到,疼痛不隻是身體病狀,還可能是心理病狀,甚至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任何一個傳統醫學學科都無法通盤解決。治療疼痛往往要依靠多學科組成的團隊,明确診斷後對症施治。而治療疼痛不僅靠藥物,有時也要靠非藥物手段,也有無創、微創等手術治療的方法。有時候,它就像是個迷局,醫生們必須與病人進行極為深入的交流,才能慢慢理清線索,看清症結。
但現實情況是,由于對慢性疼痛認識不足,對慢痛的診療很多時候被等同于急性疼痛,分散在神經内科、骨科、腫瘤科、康複科、風濕免疫科等各臨床科室治療。這些學科隻是從各自角度對疼痛進行常規診療,造成“輕痛科科治,重痛沒人管”的局面。
慢性疼痛不能忍也不必忍
除了求診屢走彎路,“疼痛”不被旁人承認也是絕大多數慢性疼痛患者的共同感受。11月3日,在武大人民醫院東院區的疼痛科病房,盡管賈一帆醫生表示不用再做手術了,61歲的徐強還是再三請求他再做一次治療:“賈醫生,我疼怕了,求你再給我做一次治療鞏固下效果。”
徐強7年前做過左肺切除手術,術後他還是覺得患病部位疼得要命,可做了多次複查都是正常。“哪裡能止痛我就往哪裡跑。”徐強告訴記者,他甚至去過越南,隻因為在網上查到越南有種偏方能止痛。手術醫生覺得他是心理作用,跟他說“你越想着疼就越覺得疼”。
“沒人信我。”長期被疼痛折磨,徐強瘦得脫相,1米75的個頭體重不到50公斤。家人總說他矯情,老是喊痛是想博取關愛。直到有一次,徐強想拿刀自殘,家人才真正信了他。
“專門去治疼痛,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楊東醫生認為,中國人崇尚堅強和忍耐,一疼就看病太丢人,将“忍痛”視為等同于“堅強”的美德。
楊東曾經碰到一位帶狀疱疹後遺神經痛患者,老人家80多歲,一年前得了帶狀疱疹,胸背部的皮疹好了,出疹的地方卻經常有針紮和過電的感覺。疼得厲害時就用點止痛藥,平時就忍着,直到後來連穿衣蓋被都十分痛苦,忍無可忍才到疼痛科就診。
“忍一忍就不疼了”是疼痛科醫生門診時最常聽到的一句話,但很多慢性疼痛恰恰就是“忍”出來的,忍痛時間越久,治療越棘手。比如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約有9%—34%的患者會在皮膚症狀治愈後仍然感覺到疼痛,這類疼痛由神經損傷引起,患者對疼痛格外敏感,輕輕觸碰都能引起皮區劇痛。
常規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楊東醫生為老人家做了脊髓電刺激治療。他将電極針對性地植入到疼痛對應的神經部位,通過微弱的脈沖電流刺激脊髓神經,阻斷痛覺神經刺激的傳導。術後第一天晚上,老人家感覺疼痛減輕,對醫生千恩萬謝。
“慢性疼痛不能忍也不必忍。”賈一帆醫生解釋道,疼痛醫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痛覺敏化”,意思就是在疼痛的開始階段,化學上的局部炎症通過身體的外周感受器傳遞給中樞系統引起痛感。如果處理不及時,長期的疼痛刺激,會促使中樞神經系統發生病理性重構,神經元和神經通路難以恢複到正常狀态,越忍越痛。最極端的情況是,連“開燈”這樣微小的刺激都能讓患者感到劇痛。
四成以上慢痛患者存在抑郁傾向
2017年全球疼痛指數報告統計顯示,91%的中國人經曆過身體疼痛,34%的人每周都會經曆身體疼痛,其中最常見的疼痛部位是頸部、肩膀和腰背部。
楊東和賈一帆認為,成人慢性疼痛患病率高與人口老齡化密不可分。他們從門診經驗感覺,武漢慢性疼痛患者平均年齡為60歲以上,大多數患者疼痛時間持續數月才來就診。很多患者在疼痛長期得不到有效緩解的情況下,會出現心理問題,而情緒反過來又會影響患者對疼痛的判斷。
最難治的是“哪都疼”的患者。目前正在武大人民醫院疼痛科住院的一名70歲女患者,從踝關節疼痛蔓延到膝關節,隻要醫生一離開,她就覺得“哪都疼”。賈一帆醫生告訴記者,患者常年獨居,缺乏安全感和關愛,加重了她對“疼痛”的感知。
雖然武漢沒有做過關于慢性疼痛的大型調查,但協和、武大人民醫院、武漢市中心醫院、武漢市第四醫院等多家疼痛科醫生從坐診經驗來估算,約四成患者伴有焦慮和抑郁傾向。
這和《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5年發表的一項關于上海成年人慢性疼痛的調查狀況一緻:慢性疼痛在30個居委會及13個三甲醫院門診的發病率高達92%—98%,導緻三成以上被調查的社區居民和四成以上門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傾向。
武大人民醫院疼痛科的年輕醫生周俊告訴記者,國外先進的疼痛中心都會配備專門的精神科醫生一同坐診,但國内尚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疼痛科醫生通常還要客串心理醫生的角色。“忽視病人心理狀況的疼痛科醫生不是個優秀的醫生。”
記者在多日采訪中發現,和其他科室不同,疼痛門診的就診時間很長,一名醫生看一名患者至少要花15分鐘。不少患者坐下來就說“全身都疼”,醫生需要引導患者訴說病情,全是“閉合型問題”,如患者如果說“腰疼”,醫生會細化到疼痛時身體其他部位是什麼感受,發作那天發生了什麼其他事情,甚至還會問患者的教育背景。
“‘疼痛’看不見摸不着,無法感同身受,醫生必須要完全相信患者的主訴。”周俊醫生說,文化、經曆甚至場景都可能會影響患者的感知,問得越詳細越有利于醫生的治療。
18位院士聯名支持建疼痛科
疼痛科在中國“從無到有”經曆了近三十年。
197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疼痛醫學的主要開創者韓濟生參加美國波士頓召開的第五屆國際疼痛學會年會,之後将疼痛醫學引進到中國。1989年,中華疼痛研究會成立,同年國家衛健委(原國家衛生部)下發文件,麻醉科成為臨床科室,其三大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疼痛治療”,很多醫院看到機遇,成立了“疼痛門診”,附屬在麻醉科。
不過,從學術上講,麻醉科處理的疼痛内容屬于無痛技術範疇,疼痛科處理的疼痛屬治痛範疇,兩者概念完全不同。在2006年的“首屆全國疼痛科主任峰會”上,十餘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提出,疼痛科隻有獨立建科,才能有良好的發展。
“如果疼痛科依附麻醉科成立,那麼将來加入疼痛科的神經内科醫生晉升還要考麻醉科内容嗎?”301醫院神經内科主任于生元教授直言,“這是十分荒謬的。”天津第一中心醫院麻醉科主任李仲謙教授認為,臨床麻醉和臨床疼痛,理論體系及診療技術差異很大,麻醉不等于疼痛。
2006年10月16日“世界鎮痛日”期間,吳階平、韓啟德、裘法祖、王忠誠、吳孟超等18位院士聯名支持疼痛醫學建科。2007年,原國家衛生部明确提出我國二級以上醫院成立一級臨床科室“疼痛科”,專治慢性疼痛。中國至此才算真正有了疼痛科。
“雖然曆史原因絕大多數疼痛科醫生都是麻醉醫生出身,但轉入疼痛科以後,就要專心鑽研疼痛醫學,不然會力不從心。”楊東1997年從同濟醫學院畢業後,成為武漢協和醫院麻醉科醫生。1998年協和醫院成立專職疼痛門診,2008年增設疼痛病房,之後楊東主動請纓到疼痛門診病房工作。
賈一帆以前也是一名麻醉醫生。1998年,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設立疼痛門診,一位腰椎疼痛的病人初次來看病時,被四個人擡着進門診,賈一帆醫生給他打了一針硬膜外麻醉。一周後,病人可以被攙扶着來看病,到第三周,病人就可以自己來複診了。
他們都看到了作為疼痛醫生的主動性:“為病人祛痛。”盡管從收入來講,相較麻醉科,疼痛科醫生收入少了1/3。但他們認為,疼痛科是以治療慢性疼痛為主,以微創介入為核心技術的臨床科室,醫生可以運用各種醫學手段為病人緩解疼痛,成就感和認同感都來得更加強烈。
疼痛科在夾縫中求生存
雖然疼痛科是中國最年輕的“臨床科室”,隻有13歲,但是市場需求逐年遞增。由韓濟生院士主編的《中國有了疼痛科》一書中提到,從2007年開設疼痛科到2017年,十年間,全國疼痛科就診患者總數翻了9倍之多,由80萬人次增長到794萬人次,住院患者人數由6.1萬人次增長到48.2萬人次。
武大人民醫院2018年有了疼痛科單獨病區,當年44張病床全部住滿;協和醫院年門診量1萬多人次,2008年開始設疼痛病房,30張床位常年一床難求。賈一帆認為,市場需求背後折射的是人們健康觀念的提升和對生活品質的更高追求。
“但不可否認的是,和國内發達地區相比,武漢疼痛學科的發展比較滞後,地位不高。‘疼痛是病,需要科學治療’的觀念也沒有被普遍接受。”楊東醫生說。資料顯示,全國目前有6家醫院的疼痛科是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分别是中日醫院、山東省立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深圳市南山區人民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分析原因,楊東認為部分因素是武漢的省部級醫院投入力度偏低。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省部級醫院中除了協和、武大人民醫院、省中山醫院、省中醫醫院設有疼痛病房,其他醫院至今沒有設立獨立的疼痛科,也沒有專門的疼痛病區。
反倒是武漢的非部屬醫院,比較重視疼痛科的發展。武漢市第四醫院2006年就成立了疼痛科并設立疼痛病房,是武漢最早成立疼痛科的醫院,現已成為省、市臨床重點學科;武漢市中心醫院、武漢市第一醫院分别于2010年、2015年成立疼痛科,雖然成立時間不算早,但醫院對科室的支持力度很大,在治療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多位疼痛科醫生認為,這樣的局面是“差異化競争”所緻,但想在全國占有一席之地,還是需要省部屬醫院“加強參與度”。“省部屬醫院參與度偏低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疼痛科的診療邊界不明晰,不像其他臨床科室有明确的核心疾病,無論是經濟還是科研,都更容易出成果。”
1999年維也納召開的第九屆世界疼痛大會首次提出,“疼痛不僅僅是一種症狀,也是一種疾病”,“免除疼痛是全人類的權利”。自那以後,人類對疼痛的認識和疼痛醫療有了極大的發展。“發展疼痛醫學應以患者感受為出發點,而不是隻盯着‘疾病’。疼痛學科和很多傳統學科有交叉,隻有取長補短,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健康需求。”楊東說。
(為保護隐私,文中患者均為化名)
首席記者王恺凝
來源: 武漢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