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汗血寶馬的功效是什麼

汗血寶馬的功效是什麼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30 05:18:55

汗血寶馬的皮膚較薄,奔跑時,血液在血管中流動容易被看到,另外,馬的肩部和頸部汗腺發達,馬出汗時往往先潮後濕,對于棗紅色或栗色毛的馬,出汗後局部顔色會顯得更加鮮豔,給人以‘‘流血’’的錯覺,因此稱之為汗血馬。

但是人身上一些部位出血汗是非常罕見的,在這裡拿出幾個病例,以飨讀者。

汗血寶馬的功效是什麼(聽說過汗血寶馬)1

手掌汗血案

李XX,女,32歲,炊事員。1981年12月11日初診,

患者于今年6月間,發現兩手掌滲出鮮紅血液,用手帕擦去後,五六分鐘又漸滲出。經某醫院血栓,血小闆計數、出血凝血時間均屬正常範圍。經服止血劑,效果不顯,每周仍滲血1~2次,以緻不能做炊事工作。納食尚佳,夜寐亦可,唯大便較幹,舌尖紅,苔薄白,脈弦細。證屬汗血,辨證為胃陰虧損,胃火熾盛,治以養陰涼血法。

社會媒體曾經報道過相似病例

全身漫血案

崔XX,男,18歲,甘肅省農校學生,于1956年3月就診。

患者因在運動會賽跑中跌倒,當即昏迷不醒,渾身各竅及毛孔均出血不止。蘭州某醫院診斷為“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救數日,輸血數千毫升,血仍不能止,請餘會診。觀其面色晄白,口唇淡紅不太枯燥,神識仍處半昏迷狀态。脈細微、舒徐。詢道二便尚可,不思食,強食之,尚能安谷;心慌、胸悶,睡眠不實。因命之為“漫血”(以其全身諸竅出血,姑且命名)。在漫血的情況下,患者面唇雖晄白、淡紅,而不太枯燥,脈象雖極細微,而尚舒徐有神,雖不思食,強食之,尚能安谷。安谷者昌,故斷言尚有再生之理。其血之所以漫溢者,蓋因跌傷大氣,緻三焦元真腠理失其通會,陽虛無能攝血故耳。法當以微溫之艾火,扶其生發之元氣,“導氣歸元”。于是決定以針灸治療,程宇如下。

第一天,神阚灸二十一壯,膈俞灸七壯,太沖灸七壯。午後複灸如前。

第二天:神阙灸二十一壯,氣海(上)灸七壯,血海灸七壯(在臍下四寸半處);太沖針七分,灸三壯。午後針灸如前。

第三天,食窦灸二十一壯,肺俞灸三仕,針四分(先灸後針);脾俞灸七壯,針四分;足三裡針四寸,徐入疾出,不留針,灸三壯。午後針灸如前。

第四天:肺俞灸三壯,針四分,膈俞灸七壯:足三裡針灸法同前次;太溪灸三壯;昆侖灸三壯。午後灸神阙二十一壯。膈俞灸七壯,太沖針灸如前次。

第五天停止針灸。

第一天晚間,出血現象即有好轉。第二天午夜後,出血現象基本緩解,精神爽健。第四天患者神情一如常人,脈象接近正常,已能自己取飯,室外活動。第五天已無出血,驗血正常,停止針灸治療。(郭象離:《中醫醫案醫話集錦》,甘肅人民出版社,1981)

[編者按]渾身諸竅皆出血不止,臨床的确罕見。主治者斷為陽虛無力攝血,啟用艾灸為主溫扶元氣,亦屬有膽識之舉。案中灸神阙能溫通周身絡脈,灸膈俞以宣氣機、暢呼吸,太沖引氣而上,導血下行;氣海、血海壯氣化血,灸食窦醒脾以增進水谷,複脾髒統血之功,灸肺俞、脾俞輸布宣化。深針足三裡,暢中宮轉輸之能;取昆侖、太溪,引虛火下歸。穴位雖異,總在溫扶元氣以攝血,力挽垂絕之陽氣于頃刻之間,其急救的經驗十分寶貴,值得進一步研究。


血箭案

項XX,男,46歲,工人,1976年9月8日門診。

患者六年來左手指及手掌部經常出血似箭,每隔4~5天一次,需包紮止血。出血前一天,局部先出觀如芝麻大的紫紅點,面色微紅,口渴,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證屬心肺火盛,血熱妄行。當時我因未見過血箭證,無法處方,為對病員負責,查閱《醫宗金鑒》有用涼血地黃湯治血箭之記述’即照抄與他。

生地12克、玄參12克、當歸10克、黃芩10克、生山栀10克、黃連3克、生甘草3克。

服藥三劑,血即止。随訪八月,未複發。(曹朗庭;《浙江中醫藥》1977年第6期)

[編者按]血箭一證亦見于《外科正宗》謂出于心經,火盛逼血從毛竅出也。并載有外治法,用桃花散,用石灰同大黃炒,去大黃篩細,涼水調敷。内外同治,可能收效更速。

現代醫學認為,血汗症是指血液或血液色素混在汗液内而随着汗液排出,顔色淡紅或鮮紅,可見于多種血液病或感染性疾病,常伴有其他部位組織,并包括皮膚黏膜的出血傾向。還有服用一種祛痰劑碘化鉀後,有時皮膚會出現紅斑反應,或汗液出現紅色。但是在一般紅汗、血汗病例中,不少病人相關的實驗室檢查都未發現異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