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我們将迎來今冬的第2個節氣——小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
此時氣溫驟降,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冬;人體代謝變緩,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
小雪三候
一候虹藏不見:古人認為陰陽氣交形成彩虹,此時陰盛陽伏,雨水凝成雪,彩虹也隐匿起來了。
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天氣陽氣上升,地氣陰氣下降,天地不通,生機不現。
三候閉塞而成冬:天氣寒冷,萬物的氣息遊離幾乎停止,肅殺成冬。
小雪時節,自然界真正進入到萬物收藏,人體也要養藏。
此時養生更應順應自然,加強禦寒保暖,減少精氣神的消耗,早睡晚起,适當進補,多曬太陽,有個好心情。
防寒氣:注意戴帽防風寒
在冬季,“六邪”(風、寒、暑、濕、燥、熱)中,以風邪、寒邪為最!由于氣候雖冷卻還沒到嚴寒時期,很多人不太注意防護。
中醫講“頭為諸陽之會”,即頭部是所有陽經彙聚的地方,最不能受風寒,所以此時出門要記得準備好帽子、圍巾。特别是老人,心腦血管疾病人群一定要注意保暖!
除了頭部,還要護好身體的其他關鍵部位——如肩頸、肚子、背部、膝蓋、腳部,防寒防風的同時,更是為了保護陽氣。
因為我們一旦沒“藏”好,陽氣容易被寒氣所遏制,輕則感冒頭痛、腸鳴腹瀉;重則導緻肩周炎、關節炎、陽痿早洩、痛經不孕、中風、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發生。
我們都知道“百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除了穿暖,有條件的朋友,最好能夠每晚用熱水泡腳,這樣能刺激足底穴位,提高機體抗寒能力。
此外,還可用手掌搓腳心直至發熱,再用大拇指指肚點按【湧泉穴】3分鐘,以感覺酸痛為度,兩腳互換。
長期堅持,利于陽氣潛藏,陰精積蓄,則腎精充足,耳聰目明。
補腎陽:補腎養陽兩手抓
秋收冬藏,「藏」對應的髒腑是腎,腎主藏精,通于冬氣。小雪後天氣逐漸寒冷,寒為陰邪,容易損傷腎陽。
冬季人體陽氣收藏,氣血趨向于裡,皮膚緻密,水濕不易從體表外洩,而經過腎、膀胱的氣化作用,除少部分變為津液散布周身外,大部分化為水,下注膀胱成為尿液,無形中加重了腎髒的負擔。
而腎又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腎氣旺盛,生命力就強,機體才能适應嚴冬的變化,而保證腎氣旺盛就是這一時節的養生關鍵。
因此在冬季,我們補腎陽可分為兩部分:一是補腎,二是養陽。
01| 養腎宜吃黑
養腎既有效又簡捷的方法——揉按太溪穴,《九針十二原》中也提到:“腎也,其原出于太溪穴。”
【太溪穴】是腎經上的原穴, 原穴是指源頭,生命的原動力。堅持揉按可調動起生命的原動力,氣血才會上達于面,下行于足。
具體做法:冬季晚上9點,采取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勢,取太溪穴一次按揉30下,每天堅持能有效防治因冬季氣候所引起的常見病症。
中醫講“黑色入腎”,黑色獨入腎經,食用黑色食品,能夠益腎強腎,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現代營養學也表明,食品的顔色與營養的關系極為密切,食品随着它本身的天然色素由淺變深,其營養含量愈為豐富。
黑色食物中富含的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性,可起到延緩衰老、保護心血管等功效。在心血管疾病高發的冬季,更應适當多吃黑色食物。
小雪過後,每日适當吃點黑色食品,如木耳、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棗、黑枸杞等,以補養腎氣,抵抗寒冷,保持旺盛的精力。
此外,目前是冬令進補膏方的黃金期,大家還可根據自身體質選擇膏方服用。
02 | 養陽宜曬背
初冬的陽光,沒有了夏季的毒辣和火邪,很像溫煦般的艾條,補而不燥。
此時要抓住時間多曬太陽,“腹為陰,背為陽”,尤其多曬背部,能起到壯人陽氣、溫通經脈的功效。
此外,對調節情緒、改善人體狀态也有很好的作用。
這兩個時間曬背 ,效果更直接:
這兩段時間的太陽溫煦又暖熱,這樣暖而不寒不燥的太陽,曬頭也不會暈,任何體質都适合。
僵硬闆結、陰寒不是一天兩天形成,在曬背15-30分鐘後,不少人會感到後背麻酥酥的,這正是身體堅冰在融化,氣血觸達積滞點,全力攻堅之時,拍一拍打一打,能更好地散寒散淤。
此外,“早睡晚起”也是一種藏陽之道。
冬天夜長晝短,是為了讓陽氣得到充分的閉藏,生命得到充分的休養。睡好覺,是潛藏陽氣,蓄積陰精的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
冬天不要辜負漫漫長夜,晚上十點前就要準備休息了;而晚起也不是“睡懶覺”的意思,而是“必待日光”,等太陽升起來(7、8點鐘的時候),再起床開始一天的活動。
清内火:生吃蘿蔔熟吃梨
許多人都以為隻有夏天才容易上火,其實不然。氣候寒冷的冬季也是上火的旺季。
這裡說的上火指的是我們人體的“内火”,一般可以分為胃火和肺火。
01 | 清胃火,吃蘿蔔
天氣較為寒冷,大家都喜歡吃火鍋等辛辣的食物;同時冬季膳食以補益為主,肉食偏多,造成飲食積滞、痰濕内聚。
當肥甘厚膩吃多了就容易讓人産生“胃火”,從而出現口幹口臭、牙龈出血、牙龈腫疼、大便幹燥,惡心嘔吐等。
調節胃火應當遵循清熱、清滞的原則,要飲食節制,過熱、甜膩的食物少吃。這個時候可以試試「生吃蘿蔔」。
所以,從清熱生津的角度來說,冬天生吃蘿蔔效果更好,或是略微焯水後食用,不必煮至軟爛。
但注意生吃蘿蔔不适合脾胃虛寒者。而像蓮子、芡實、淮山、生菜、油麥菜、西紅柿、枇杷等皆為健脾開胃、利于消化之物,可适當多吃些。
02 | 清肺火,吃熱梨
冷空氣一到人們便急着添衣進補,身體還來不及清瀉虛火,就将其包裹在體内;加之,冬季本就幹燥,暖氣、空調熱風使室内環境更加幹燥溫熱,很容易引起肺火旺盛。
“肺火”容易導緻我們咽喉紅腫幹痛、口幹欲飲、燥熱咳嗽等不适,還會伴有胸部疼痛、煩躁等現象。這時候可以試試「吃熟梨」。
我們可将梨挖洞,去梨核,裝入蜂蜜60克,置于碗中,隔水蒸熟吃。對于冬季肺火旺的人來說,可以有效緩解。
同時,也可以将白蘿蔔加上梨一起煮水來喝,梨滋味清甜,能潤肺涼心,一起煮可以掩蓋白蘿蔔的辛辣味,食療功效加倍,脾胃不好的人也可以喝。
還可适當吃一點偏涼的食物,如大白菜、芹菜、菠菜、冬筍、香蕉、梨、蘋果、百合、枇杷等。
若經過調理後症狀還是沒有好轉,可适當服用清肺丸、羚羊清肺丸等。
冬季暖氣、空調熱風使房間幹燥,可取金銀花、菊花、白芷、藿香适量,水煎煮,取藥汁适量,用清水稀釋後加入加濕器,關閉門窗,使水氣彌漫房間。中藥清熱解毒、芳香通竅的作用對幹燥性鼻炎、咽炎很有好處。
此外,我們還應從小雪這天起,拍打膝窩處的【委中穴】——膀胱經的濕熱水氣在此聚集。
具體做法:用空拳拍打膝窩處,每次5-10分鐘,一周2次,身體沉重、濕氣大、痰多的人,最宜多按揉拍打此穴。
利于膀胱經排毒,先為冬日補益清除素日的沉積,然後在暖身進補,效果才好。
小雪節氣·食療方推薦
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季天氣寒冷,宜吃溫補的食品,為身體增加更多的營養,幫助人體積蓄能量,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者,很多人會在這個時節會感到全身發冷,手、足等末梢部位尤為嚴重。如果在飲食上選用一些補氣助陽的食物,可使代謝加快,能有效地改善身體畏寒現象。
小雪過後,可以多吃
保護心腦血管的食品,如丹參、山楂、黑木耳、西紅柿、芹菜等;
降血脂的食品,如苦瓜、玉米、荞麥、胡蘿蔔等;
溫補性食物和益腎食品,如腰果、山藥、栗子、核桃等。
01 | 果仁玉米粥
秋收冬藏,種子裡藏有植物很多能量,果仁和玉米面一起煮粥,健脾補腎,營養豐富,味道也好。
食材:花生米20克、核桃仁20克、黑白芝麻10克、玉米面50克。
做法:
1、将花生米、核桃仁、黑白芝麻炒熟。
2、放入料理機磨成碎末(如果給小孩子吃必須磨碎,大人則不必)。
3、細玉米面用溫水調勻。
4、将适量清水放入鍋内,水開後,将調好的玉米面放入鍋中攪勻。
5、再開鍋時即成玉米面糊糊,然後将碎果仁倒入攪勻即可。
功效:玉米是很好的粗糧,具有益肺甯心、健脾開胃、利腸通便之功效。
營養學上來看玉米富含多種營養素,如B族維生素、鎂、硒、膳食纖維等,而且熱量低,用來代替米面做主食也很好。
02 | 當歸生姜羊肉湯
羊肉有補腎壯陽、溫補氣血、開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禦風寒,又可滋補身體。
食材:當歸30克,生姜60克,羊肉500克。
做法:
1. 将當歸、生姜洗淨,切片;羊肉剔去筋膜,置沸水鍋中稍燙,盛出晾涼,切塊。
2. 将羊肉及生姜、當歸放入洗淨的砂鍋中,加入清水适量,用武火煮沸,除去浮沫,改用文火炖至熟爛,飲湯并食羊肉。
功效:當祛濕止痛的生姜、被稱為補血之王的當歸,搭配上溫熱的羊肉時,該湯品更是具備了補血調經,散寒止痛的食療效果。
03 | 山藥百合烏雞湯
食材:鮮山藥50克、幹百合10克、烏雞肉100克、枸杞8克。
做法:
1. 幹百合、枸杞、紅棗洗淨,溫水浸泡10分鐘;山藥去皮淡鹽水洗淨,切片。
2. 烏雞肉切塊,熱水焯後再用清水洗淨。
3. 清水1.5-2升煮開,放入烏雞、山藥、百合、紅棗、枸杞,加鹽1匙煮1小時即可。
功效:這碗湯,烏雞補腎,山藥補脾陰,百合安神,枸杞滋陰,同時寒熱比較适中,溫補又不會很峻猛,特别适合冬天給喝,每周可以喝1次。
需強調的是,無論在藥補還是食補,都不應盲目、不随波逐流,在充分了解自身情況的條件下,選擇恰當的食物。
在小雪節氣裡,天氣多陰冷晦暗,光照較少,加之灰霾不斷,有些人容易随此氣候特點引發憂慮抑郁。
建議大家在有陽光的日子裡,要抓緊時機出去走走、曬曬太陽,也能借助外出的機會多與人溝通交流,舒解心結。
同時,還可吃些能暢情志、安心志的果蔬,如香蕉(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桔子、菠菜、豆類等。
I 甘草醫生聲明
本文僅供學習用,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随時與我們聯系。
我們尊重原創,若您轉載本文,請注明:來源甘草醫生公衆号、作者姓名。
若因版權糾紛、擅自試藥等引發問題,後果自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