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嚴重症狀的胃食管反流(GERD) 病人多數對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并能自行服藥來緩解症狀。症狀輕者,病人可能對自己的病症不甚了解,隻是在進行客觀檢查時才發現本病。胃食管反流症狀許多人在服藥之後會減輕,當然也有人形成藥物依賴,一旦停藥即症狀複發。目前尚無證據證明病人的病史越長,并發症就越嚴重。我們臨床研究發現,胃食管反流患者的并發症跟反流原因有關,有器質性病變的人群病情發展迅速,并發症增多。
另外有25%的繼發于胃食管反流食管良性狹窄沒有或甚少有前驅症狀。
1. 燒心是胃食管反流最常見症狀,是食管黏膜接觸刺激性物質的結果。如烈性酒、甜食、酸性食物、粗糙食物、油膩食物、茶水和咖啡等均易招緻燒心的發生。進食量大時更易發生燒心症狀。孕婦經常有燒心感覺,是由于受孕期激素改變的影響,此症狀一直持續到分娩之後。發生燒心時,服用小蘇打能最快地緩解症狀; 飲牛奶亦可迅速奏效,因牛奶一方面可中和胃酸,還能引起食管蠕動,以清除食管内的反流物。與燒心時頻繁吞咽唾液來減輕症狀具有相同的機制。
有“反流症狀”卻無食管炎的病人,常是由于其食管黏膜過度敏感,反流并不嚴重。在急性食管炎時,燒心症狀往往為突然發作,且無前兆。如燒心症狀反複發作,即是胃食管反流病的表現,但燒心症狀的頻率和嚴重程度無助于了解食管黏膜受損情況,不能像内鏡所見那樣準确。長時間的反酸燒心之後,要通過胃鏡下觀察食管黏膜情況。
2.反胃、反酸,是指在不用力的情況下,胃或食管的内容物反回到咽或口腔,也是GERD的一常見症狀。如同燒心症狀,正常人在吃刺激胃酸分泌較多的食物後偶爾亦可有反酸,屬生理性現象,不會造成損害。與嘔吐不同,反胃的出現不伴有惡心、幹嘔、嗳氣,也無腹部和膈的強力收縮,但可伴有燒心感覺。當GERD病人用力、彎腰、嗳氣或腹部加壓,也可形成此症狀(Parkman,1995)
3. 吞咽痛發生于吞咽後即刻,特别是進熱食、酸性食物,喝飲料時。雖然文獻報告50%的胃食管反流病人有此症狀,但糜爛性食管炎和食管潰瘍并不太常出現此症狀。除反流性食管炎以外,其他原因食管炎亦有吞咽痛,如藥丸引起的食管炎、感染性食管炎。
4. 胸痛GERD病人的胸痛需與心源性胸痛相鑒别。疼痛部位在胸骨後、劍突下或上腹部,常放射到胸、背、肩、頸、下颌、耳和臂部。懷疑有心源性胸痛的人約30%經心髒檢查證明無心髒疾患。這種不能解釋的胸痛可與微循環心絞痛、食管疾患、肺疾患、肌肉骨骼病變和精神方面的因素有關。目前,把各種原因引起的胸痛統稱為“綜合征X”(syndrome X),其中包括心髒的微血管心絞痛、食管疾患、女性的雌激素缺乏和精神障礙等。幾項研究證明,胃食管反流是不明原因胸痛最常見的原因。
過去曾考慮食管運動障礙是食管源性胸痛的最常見原因,但臨床實踐表明這些胸痛病人中,50%~70%有異常酸暴露,20%~60%胸痛的人與反流有關。
對這種胸痛病人,首先要排除疼痛來自心髒; 其次,詳細了解病史和行體格檢查,以除外肺疾患、骨骼肌肉病變或精神因素; 第三,借了解胃食管反流病史、食管pH 監測、内鏡和試驗性抗反流治療來确定胃食管反流。
5. 吞咽困難是食管傳遞功能受損的表現。長期胃食管反流患者40%有此症狀。一般地說,固體食物引起吞咽困難是管腔梗阻所緻,液體食物引起症狀提示存在食管運動障礙。如吞咽困難呈進行性加重和體重減低,應考慮到癌的發生。
6. 出血因反流症狀而行内鏡檢查的病人20%有糜爛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黏膜損害引起出血者十分少見。雖然出血不是胃食管反流本身造成,但常與食管裂孔疝和同時有胃食管反流症狀有關。這種病人多有一巨大食管裂孔疝,病人常有缺鐵性貧血。
胃食管反流病以反酸、胸骨後疼痛、吞咽困難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對胸痛病人,在排除外疼痛來自心髒、肺疾患、骨骼肌肉病變或精神因素外,可通過了解胃食管反流病史、食管pH 監測、内鏡和試驗性抗反流治療來确定胃食管反流病。
反流性食管炎的診斷主要通過食管測壓及食管PH 監測确診。如果出現心口灼熱、吞咽疼痛,或是原因不明的非心源性胸痛,經多方檢查無法确診的,應警惕是胃食管反流病在“作怪”,應盡快去醫院的胃食管反流科就診,明确診斷、早治療。
#清風醫生說# #健康真相館#
- END -
/ 版權聲明 /
部分圖文資料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