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最讓人痛心的孩子遊戲

最讓人痛心的孩子遊戲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1 18:09:15

面對眼花缭亂的互聯網世界,有時候成年人控制力都不太靠譜,更遑論身體和心智都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所以孩子玩遊戲怎麼玩得健康、玩得科學适度,一直是社會關心的大問題。在這場防範未成年過度遊戲的戰役中,遊戲廠商也很快站到了和孩子“較勁”的第一線。

最近,為了讓孩子健康遊戲,網易又出了一次奇招,扮上了“觀音姐姐”,給愛玩遊戲的“小孫悟空”們上了一道緊箍咒——在App端推出家長護航功能。目前,該功能已經覆蓋網易旗下《夢幻西遊》手遊、《大話西遊》手遊、《倩女幽魂》手遊、《陰陽師》、《荒野行動》等十多款熱門遊戲産品。家長隻需通過網易手遊管家,綁定孩子賬号後,便可以在手機上随時随地掌控孩子的遊戲行為,包括登陸時間和次數、詳細的消費記錄等,都在“火眼金睛”下一覽無遺。

最讓人痛心的孩子遊戲(為了讓孩子健康遊戲)1

如果覺得孩子有依賴遊戲的迹象,或是想要防範于未然,必要時,家長還可發動緊箍咒,選擇分時段禁玩、限制消費等有針對性的措施,從根源上封堵孩子過度遊戲的可能。

銅牆鐵壁,一道可松可緊的緊箍咒

我們知道,中國孩子非常聰明,這種聰明也常常應用于他們喜歡的事情上。比如為了遊戲,他們或許會千方百計想辦法繞過廠商或者家長設置的封鎖線。但是,此番上線的家長護航功能可沒那麼好突破。

想要使用家長護航功能,家長需要首先通過實名登記,接着再綁定孩子賬号即可。同樣的,孩子賬号也需要通過實名登記,意味着家長要同時擁有自己和孩子手機的所有權和使用權,被綁定的孩子賬戶得是真的未成年人,有效避免家長護航功能被濫用。

實際來看,網易家長護航分為查詢遊戲資料、遊戲時長管理、遊戲消費管理和多賬号監督四大闆塊。完成綁定後,孩子玩過網易旗下哪些遊戲、什麼時候玩的、玩了多久、消費幾許瞬間一覽無餘,全都逃不過家長“法眼”,方便家長對症下藥。

最讓人痛心的孩子遊戲(為了讓孩子健康遊戲)2

網易家長護航可以追溯近三個月消費記錄

除了查看功能以外,網易家長護航還設計了比較靈活的時段禁玩和限制消費功能,是每天幾點到幾點能玩,每日或累計消費金額,都可以上一道緊箍咒。家長再也不用全天耗在盯防孩子上,在App上定好規則,網易家長護航就會忠實執行予以監督。而且可松可緊,能針對不同情況予以調整,比如孩子最近有過度遊戲的現象可考慮設置禁玩,考試得了滿分周末獎勵半天等等,少了以往直接“一鍵禁玩”的死闆。

當然,盡管玩遊戲的時間和花費可以商量,但在繞過家長護航的途徑上,網易家長護航又成了“銅牆鐵壁”。孩子賬戶被綁定後,未成年版本基本沒有解除綁定的可能,除了客服電話外,找不到任何“解綁”途徑。當然像孩子正常長大到成年,那就另當别論了。

最讓人痛心的孩子遊戲(為了讓孩子健康遊戲)3

最讓人痛心的孩子遊戲(為了讓孩子健康遊戲)4

雖然效果顯著功能強,但GameLook認為網易家長護航最大的優勢并不是“硬實力”,而是“軟實力”,它更重要的意義是給父母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管理抓手,充當了“黑臉”角色,避免損傷家庭和睦。

家庭和睦,遊戲公司代替父母唱“黑臉”

在解決未成年人遊戲問題中,家長不是壞人、孩子不是敵人。由于親子關系的親密性,家長總是沒辦法對孩子“下重手”。

現在的獨生子女個個又是家裡的“掌上明珠”,集萬千寵愛于一身,以往即便有想法的家長跟孩子設立了遊戲時長等“君子協定”,往往會因為孩子的撒嬌、哭鬧等原因打破。

即便家長定力十足,面對孩子公然撒野也不為所動,但一旦孩子跟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告禦狀”,引發一波來自長輩的“降維打擊”,家長也隻能乖乖投降。幾次三番下來,在玩遊戲這件事上家長話語權盡失,一旦提及還有造成家庭矛盾的風險。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把未成年人心理分為四個階段,在12歲之前的前三個階段,孩子都無法理解抽象事物。孩子單純的世界觀隻會判斷,“父母不讓我玩遊戲,他們對我很壞”,忽視了家長針對的是看不見摸不着的沉迷,而非自己。

在這樣的場景中,家長和孩子是二元對立的黑白關系,在心理預設上,家長就已經輸了。這也是絕大多數媒體、教育學家,都建議社會各方一起給未成年防沉迷出力的原因之一。

對于家長來說,他們亟需要一個不講究情面的第三者角色,用強力有效的手段,在不傷害孩子的前提下制止孩子過度遊戲。最好,自己還能對這個角色擁有大限度的控制權。

所以當遊戲公司加入到防沉迷陣營中來時,事情很快就發生了逆轉。像網易這樣的遊戲公司,推出防沉迷措施有效的原因,直接原因當然是技術手段從根源上遏制,縱然孩子心思活絡,面對遊戲公司的“制裁”還是無可奈何。

其次是遊戲公司作為“實體”,代替家長扮起了“黑臉”,并以“鐵面無情”的态度,封堵了孩子通過哭、鬧脾氣以及耍小心思等行為,繞過規則的可能性。

立竿見影,操碎心的網易一直在行動

其實,過去網易一直對突出的未成年遊戲問題十分關注,特别是今年以來,網易已經多次“出重拳”,并取得不錯成效。比如1月份接連上線手遊防沉迷系統和升級家長關愛平台,限制未成年人遊戲時間和充值行為,實施宵禁、允許家長申請禁玩等多種服務。在實名制度上,網易也一直在努力推進升級強化。

最讓人痛心的孩子遊戲(為了讓孩子健康遊戲)5

自升級後的防沉迷系統上線以來,網易旗下遊戲的未成年使用時長最高下降了69%,效果異常顯著、堪稱立竿見影。同時,網易的行動也獲得了家長的肯定,一位單親母親就對媒體表示,在網易未成年人守護團隊的開解和疏導下,自己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也變多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未成年防沉迷難題其實不隻是出現在國内。前不久出現了一則有趣但有點讓人笑不出來的新聞,日本一對年輕父母,為了不讓3歲的女兒太沉迷移動設備,而發明手機券,每天隻給一定數量,用完即止。在一切都按照家長的預期進行,父母甚至有些沾沾自喜的時候,第五天,3歲的女兒就發明了假票,讓家長大跌眼鏡。

舉這則案例的目的,并不是為了體現孩子們很“狡猾”,我們需要認知到的是,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這種天性促使孩子發揮自己的“小聰明”,去獲得更充足的遊玩時間。但過度遊戲有礙學習生活也是事實,作為監護人、作為遊戲公司,以及作為社會共同的一份子,我們都有責任和義務,為孩子搭建起一個完善的環境,引導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認知并規範自己的行為,享受更加健康的生活。

在GameLook看來比較難得的是,網易在保護未成年的行動上,其實一直不是嚴防死守的策略,而是真正把孩子視作有感受有情緒的個體。

事實上除了升級防沉迷系統、升級家長關愛平台、建立家長護航服務以外,網易還建立了未成年人守護團隊,強調主動服務,充當家長和孩子之間溝通的橋梁,真正觸及了痛點。GameLook從網易處得知,未成年人守護團隊24小時待命,時刻監控未成年人的消費情況,一旦出現異常将直接撥打用戶電話确認家長知情。截至4月,守護專線已經完成了1.5萬通服務,在升級未成年人體系當月即實現環比增長336%。

最讓人痛心的孩子遊戲(為了讓孩子健康遊戲)6

在現代科技越來越影響我們的生活,遊戲也成為一種藝術、一種生活方式的時候,以網易為代表的,願意扮演這種看起來和做起來,都有些吃力不讨好角色的企業,正逐漸負擔起屬于整個行業的社會擔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