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簡介:邱麗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婦産科行政副主任,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導。擅長宮頸癌及癌前病變、陰道上皮内病變、外陰病變及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診治。
宮頸癌是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發病率居女性惡性腫瘤第二位。随着宮頸癌篩查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宮頸癌前病變被及時發現。
1、什麼是宮頸癌前病變?
宮頸癌的發生是一個漸進的演變過程,時間可以從數年到數十年,一般認為這個演變過程經曆這樣幾個階段:輕度、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潤癌、浸潤癌等。
宮頸癌前病變,也稱為宮頸上皮内瘤變(CIN),包括宮頸不典型增生及宮頸原位癌,此階段宮頸上皮過度生長,并出現與正常上皮形态不一樣的異型性細胞。
根據病變程度,宮頸上皮内瘤變可分為CIN I~III 三級。
1、輕度(CINⅠ級):病變局限在上皮層的下1/3,即輕度宮頸不典型增生
2、中度(CINⅡ級):病變局限在上皮層的 1/2~2/3,即中度宮頸不典型增生
3、重度(CINⅢ級):病變幾乎累及全部上皮層,僅餘1-2層表面的正常鱗狀上皮,包括重度宮頸不典型增生及宮頸原位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最新分類,宮頸癌前病變分為:
低級别宮頸鱗狀上皮内病變(LSIL):相當于CINⅠ級
高級别宮頸鱗狀上皮内病變(HSIL):相當于CINⅡ 級和 CINⅢ 級
2、宮頸癌前病變如何處理?
宮頸低級别病變,大部分會自然消退,處理主要采用偏于保守的方法,并定期随訪。但宮頸高級别病變多數會進一步發展為宮頸癌,因此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一般采用宮頸錐切手術。
注意!做宮頸錐切手術有兩個主要目的:(1)治療目的:将已知的病變部位切除,起到治療作用;(2)進一步診斷的目的:手術切除的組織會進行病理診斷,一是明确病變程度;二是看切緣性質,明确是否有病變殘留及頸管深部病變。
目前有高頻電刀宮頸環形電切(LEEP)、冷刀錐切(CKC)、激光錐切等不同宮頸錐切方法。
(1)高頻電刀宮頸環形電切(LEEP)
LEEP術是利用帶有高頻電流的“環”産生熱量,切除宮頸病變及高危區(宮頸鱗柱上皮交界處)的一種宮頸錐切手術。
LEEP的優勢是操作相對簡單,手術時間短,可選局部麻醉甚至不用麻醉。在切割的同時還能電凝止血,因此出血較少。術後并發症較少。
缺點:電環對所切除的組織存在熱損傷,這可能影響病理科醫生對切除标本切緣的病理學判斷。
3、宮頸冷刀錐切術(CKC)
宮頸冷刀錐切是診斷及治療宮頸病變的傳統術式,所謂冷刀,就是用傳統的手術刀片進行切割,手術刀切割時不産生熱量,因此稱之為冷刀。
CKC的優點是:使用手術刀錐形切除病變組織,手術設備要求簡單。手術刀片不會對所切除的标本産生熱損傷,因此病理科醫生對标本切緣性質(判斷是否有病變殘留)的判斷更準确。
缺點:操作難度相對更高,手術時間較長,麻醉要求高,出血也比LEEP術多,術後并發症較多。宮頸成型差,不利于後續随訪。
表:CKC 與LEEP 比較
CKC |
LEEP | |
手術工具 |
手術刀 |
高頻電圈刀 |
麻醉 |
要求高 |
要求低 |
操作難度 |
相對複雜 |
簡單 |
手術時間 |
長 |
短 |
術中出血量 |
多 |
少 |
術後并發症 |
多 |
少 |
切緣評估 |
準确 |
易受影響 |
術後宮頸成形 |
差 |
好 |
總之,兩種方法各有優勢,醫生在進行選擇時,需要綜合考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