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在我初入大學校門時,一向皮糙肉厚的我,臉部開始過敏。然而按百度的建議敷了許多脫敏面膜後,我的臉部依舊紅腫如初。
後來醫生聽了我的「自治過程」,痛批我這是「無效治療」,并迅速為我安排了過敏源檢測。結果顯示,罪魁禍首竟是乳膠。因此矛頭立馬對準了開學時購入的乳膠枕。
果然,在換上新枕頭後,我的過敏症狀就逐漸消失了。這個經曆不僅告誡我「别再把百度當醫生」,更讓我明白了「有效治療」和「無效治療」的差異。
其實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充滿着「有效」與「無效」的解法,比如打掃房間。
有時忙活大半天,又掃又拖,家裡還是灰塵滿天飛;床單被套每周換洗,可還是經常螨蟲過敏…… 這些令人抓狂的居家煩惱,原因都可以用四個字來總結:「無效清潔」。
那麼「有效清潔」是什麼樣的?如何能實現「有效清潔」?戴森月初發布的吸塵器 V12,通過激光探測和傳感器精析功能,已經指出了一個方向。
而最新款旗艦吸塵器 V15,不僅将吸力升級至戴森史上最強的 230AW,另有更強大的整機 HEPA 過濾等特性。同時,還擁有 V12 同款的激光探測、傳感器精析等功能,可以說是吸塵界滅霸級的存在了。
可視化,讓清潔更有效
傳統的清潔方式,是哪裡髒了掃哪裡。不管是用掃帚還是吸塵器,判斷的依據都是我們的眼睛。
然而眼睛有時似乎會騙人。明明地闆上看起來什麼都沒有,但赤腳走過時還是會沾一腳闆的灰。
這其實不怪眼睛,而是因為地上的灰塵、顆粒物過小,加上往往室内都是頂光,讓它們可以安然地躺在地闆上而不被人眼察覺。
當光源的角度發生變化,這些灰塵、顆粒物就乖乖顯形了。這和我們拍照時,将手機角度壓低一點,讓被拍對象更高大是差不多的道理。
戴森 V15 依照這種思路,在吸塵器的吸頭上使用了激光科技。
在主吸頭軟絨吸頭的右側,便可以看到這一激光裝置。内含一個激光二極管,開啟時,二極管會通過透鏡向外散射,形成一片綠色光帶,照亮吸頭前方的灰塵。
我在地面撒了一些顆粒物模拟灰塵,在室内自然光線下,肉眼幾乎不可見。而在戴森 V15 特定角度的激光下,這些顆粒物便無處遁形了,讓人一眼可辨哪裡需要清潔。
▲激光開啟前後對比
和市面上自帶 LED 燈光的吸頭相比,激光有着顯著的優勢,即方向性好,能量大。和我家另一款 LED 照明的吸塵器相比,戴森 V15 的激光顯然把地面灰塵照的更加明晰,覆蓋的範圍也更大。
為什麼會選用綠色的激光呢?據戴森工程師介紹,對于人眼而言,綠光比紅光或藍光亮 8.5 倍,可以提供 500lux 的環境光。簡單來說,就是擁有更好的可見性。
安全性方面也無需擔心。清潔時觀看被激光照亮的地面,是安全無害的。
實際上,對于稍大的顆粒、灰塵來說,激光已經可以大幅拓展了人眼「能見度」。但這還不夠,像螨蟲、皮屑、花粉等,用放大鏡才能看到的塵垢,即便有激光,肉眼也很難觀察得到。
這時,戴森 V15 的壓電式聲敏傳感器就派上用場了。它可以感應到不同大小的灰塵,并實時記錄、呈現到尾部的 LCD 液晶顯示屏上。
通過每秒 15000 次的測算,這顆壓電式傳感器可以記錄 PM10-500 範圍内不同顆粒物的數量,并按照顆粒物的大小進行歸類。
呈現的方式非常清晰明了。這塊液晶屏幕上不同顔色的柱狀圖,對應着大于 10 微米、60 微米、180 微米、500 微米的灰塵,數量分别是多少。
這不僅可以提供清潔的科學證明,即哪裡髒了、有哪類灰塵,還可以幫助用戶了解清潔效果 —— 當清潔到位時,柱狀圖便不再明顯變化。
從肉眼可見,到數據可見,戴森 V15 讓清潔過程變得可視化。比起傳統打掃時「跟着感覺走」,V15 讓深層清潔親眼所見,清潔效果更加安心。
值得一提的是,V15 不僅能夠利用這顆壓電式傳感器,甄别灰塵的大小和數量,還能根據灰塵量,實時調節吸力,十分智能。
要想實現有效清潔,除了可視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點,即吸塵器的過濾效果。
吸塵器在吸入灰塵的同時,氣流會由尾部的出氣格栅排出來。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多數吸塵器,都會在排氣孔前面放置一層濾網,用于分離混雜着細菌與灰塵的空氣。
如果這個濾網不靠譜,或者吸塵器的密封性不佳,就很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 未分離幹淨的氣體從尾部或機身縫隙排出,直接吹到我們的衣服或臉上。
而二次污染不僅對我們的呼吸健康有害,也難言有效清潔。畢竟吸進來的髒氣體,又有一部分「逃」了出去,相當于沒打掃幹淨。
戴森 V15 的重磅升級之一,就是帶有整機 HEPA 過濾,尾部的濾網可拆卸并水洗。
家裡有空氣淨化器的朋友應該不會陌生 HEPA(高效空氣過濾器)這個詞。達到這一标準的濾網,是煙霧、灰塵及細菌等污染物最有效的過濾媒介。可以捕獲并密封 99.97%小至 0.1 微米的灰塵。
如此一來,戴森 V15 可以輕松地避免二次污染。保障健康的同時,又能實現有效清潔。
除了有效,還有高效打掃房間本就是一件體力活,越快完成當然越好。這就需要讓我們提高清潔的效率。
戴森 V15 是如何能讓清潔變得高效呢?除了用激光讓灰塵顯形,用顯示屏展示當前吸入的塵垢種類、數量,讓人能輕松分辨當前的潔淨程度,還有一個關鍵的能力:戴森史上最強的 230AW 吸力。
戴森 V15 的吸力達到了驚人的 230AW,再創自家無線吸塵器的吸力巅峰。這也是 V15 一個非常鮮明的升級點。
吸力大了,理論上吸塵器的集塵效率會随之提高,可以減少同一塊區域的重複吸塵動作。那麼戴森 V15 的集塵效率如何呢?
為了模拟塵垢,我用貓砂、小米,以及 20 片碎紙屑作為測試垃圾,共計 100 克,均勻地鋪灑在地面上。這是比較極端的場景,畢竟家庭單位面積内常見的塵垢遠不如這麼多。
接着将滿電狀态下的戴森 V15,以強檔模式,進行單次吸塵測試,最後計算出地面垃圾被吸入前後的差值,推算出集塵率。
測試過程中,肉眼可見戴森 V15 清潔能力之強悍。所到之處,基本沒有留下殘餘垃圾。
作為對比,我也用家裡标稱 165AW 吸力的吸塵器,重複了上述相同的步驟。可以發現吸頭經過的區域,還是有不少殘留垃圾的。由于貓砂顆粒較大,被碾碎的貓砂也不在少數,反而加重了清潔量。
從測量結果來看,戴森 V15 吸入的測試垃圾共計 99.3 克,集塵率即為 99.3%。而另一台吸塵器,吸進來的測試垃圾隻有 94.4 克,集塵率比戴森 V15 低了 4.9%。
▲左為戴森 V15 的集塵量,右為其他品牌 165AW 吸力的吸塵器
對于家裡地毯比較多,有除塵螨、整屋深度清潔需求的朋友來說,吸力肯定越大越好。因為這會讓清潔深藏地毯、床墊裡的螨蟲和皮屑,變得更加簡單、高效。
我在沙發上撒了一些塵螨模拟物,又蓋了兩層毛巾上去模拟床單。将戴森 V15 安裝上合适的刷頭後,隔着毛巾往複吸塵 2 次,來觀察除塵情況。
可以看到吸塵兩次後,毛巾下面的塵螨模拟物已基本消失不見。
而作為對照,家裡的另一台吸塵器在重複上述步驟後,毛巾下方依舊殘留了不少塵螨模拟物。除螨效果高下立見。
配件升級,标準升級
以往我們在評價一款吸塵器的優劣時,往往會用「黃金三角标準」作為參考,一是吸得幹淨,二是吸力無衰減,三是無二次污染。
以上這三個維度,對于戴森 V15 而言,都沒什麼挑戰難度。
整機傲視群雄的 230AW 吸力,在「吸得幹淨」方面難尋對手;經典的氣旋分離技術,防止垃圾堵塞氣道和濾網,以保持穩定吸力;整機 HEPA 過濾,也很好地避免了二次污染。
有挑戰難度,且容易被廠商忽視的,是降低吸塵器的維護難度。
就像做完飯不想刷碗一樣,多數用戶在做完清潔之後,很不情願清理吸頭。尤其對于長發,或者家有寵物的用戶來說,牢牢纏繞在吸頭上的發絲,總是令人頭大。
針對這個痛點,戴森 V15 配備了多款采用特殊工程結構的吸頭,簡直是「懶人神器」。
比如我最常用的電動床褥吸頭,其采用了螺旋狀刷頭。原理和螺旋輸送機相同,都是通過推移物料,以達到輸送目的。
通過實驗可以看出,當長發或長繩被吸入時,将會順着錐形,被絲滑地推入集塵盒内。避免了毛發卡在刷頭上的尴尬。
另一款高扭矩吸頭同樣有防纏繞的特性。其防纏繞刷條配備了 56 個聚碳酸脂纖維齒,可減少毛發纏結在刷毛周圍。我用它清潔了一下飄窗上的毛毯,許多貓毛被吸入到集塵盒裡,而吸頭上卻一根未粘。
這顆高扭矩吸頭不僅防纏繞,而且還能根據地面類型來自動調節吸力。比如在地毯上,它就會增加吸力,使其更貼合毯面,提升清潔效果。
這些升級的配件,讓吸塵器的維護更為簡單。
可以說,在以往「黃金三角标準」,即吸得幹淨、吸力無衰減、無二次污染的基礎之上,戴森 V15 又做到了易于維護,妥妥升級為「黃金四角标準」了。
一款易維護的吸塵器,才是一個真正令人省心的得力助手。而一款「有效清潔」的吸塵器,更是一個次世代清潔工具的必備修養。
和更為輕便的 V12 相比,兩者均配備了激光探照功能、壓電式傳感器和液晶顯示屏,都是有效清潔的利器。
但高達 230AW 的強勁吸力和整機 HEPA 過濾,讓戴森 V15 在有效清潔上更進一步,真正實現了高效與有效的完美結合。
告别傳統的清潔方式,一台戴森 V15 打掃整屋,就能安安心心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