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學可追溯于1922年, 1937年著名數學家、教育家熊慶來出任校長,一大批著名學者受聘到校任教,奠定了學校較高的發展基點和深厚的學術底蘊,開創了雲大辦學曆史上的第一個輝煌時期。
1978年,雲南大學被國務院确定為全國88所重點大學之一。
1996年首批列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01年列入西部大開發重點建設院校,2004年成為教育部和雲南省人民政府重點共建高校,2006年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共19項二級指标全部評定為A,被教育部評為本科教學優秀學校,2012年成為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和“中西部高校提升綜合實力工程”實施院校,2016年成為國家“一省一校”工程實施院校,2017年成為中國首批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之一,2018年跻身于中西部14所“以部為主、部省合建”高校行列。
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為:哲學C、理論經濟學B、應用經濟學C、法學B-、政治學B 、社會學C 、民族學A 、馬克思主義理論B-、教育學C、中國語言文學B-、外國語言文學C-、新聞傳播學C-、中國史B、世界史C 、數學B、物理學C 、化學B、地理學C-、生物學B 、系統科學C 、生态學A-、統計學B、信息與通信工程C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B-、軟件工程B-、工商管理B、公共管理C 、檔案管理B、藝術學理論C-、美術學C-。
雲南大學下設27個學院、14個研究機構、1個公共課教學部及2個獨立學院,1個附屬醫院,設有研究生院。雲南大學現有教職員工2971人,其中專業技術崗位2497人。專業技術崗位中教學科研人員1930人,具有正高職稱的445人,占教學科研人員的23.1%,具有副高職稱的845人,占教學科研人員的43.8%。目前,教學科研人員中具有博士學位1136人,占教師隊伍58.9%,碩士614人,占教師隊伍的31.8%。學校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學生16976人,碩士研究生7595人,博士研究生1108人。學校占地面積4363.64畝,分布于呈貢校區和東陸校區,公用校舍建築面積100餘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及信息化設備資産總值9.38億餘元,圖書館藏書370餘萬冊。學校是中國教育科研計算機網絡(CERNET)雲南主節點單位。
雲南大學有本科專業76個,國家特色專業12個,6個專業“菁英班”,10個專業“卓越班”,擁有民族學、生态學、專門史、微生物學4個國家級重點學科,52個省級重點學科;有2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4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2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有30個學科進入全國前70%,化學、植物學與動物學學科進入全球ESI前1%。學校形成了以民族學、生态學、生物學、特色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以及邊疆問題和東南亞、南亞國際問題研究為優勢特色,學科較為齊全,人才密集的綜合性大學。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高層次人才快速增加。現有院士10人(含雙聘、特聘),國家“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各類項目入選者1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講座教授12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5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萬人計劃”各類項目入選者14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首席科學家4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入選者1人,全國模範教師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和“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劃”入選者15人,教育部“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獎”獲得者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學科評議組成員4人,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11人, “第十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得者1人,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雲南省級教學團隊11個,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
學校以學術興校為核心,科學研究、平台建設成果斐然。學校先後主持國家“973計劃”項目2項,“863計劃”項目4項,國家水專項重大項目2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标項目18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4項,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庫4項,“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2項。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惠特克傑出生态學家獎、國際青年古生物學家“Hodson Award”獎等多項大獎。有15篇論文發表于世界著名學術刊物《Nature》《Science》。學校主辦有《思想戰線》《雲南大學學報》等學術刊物,《思想戰線》是首批入選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設的十一種期刊之一。
有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1個國家技術轉移中心,2個國家級衆創空間,1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個教育部國際聯合研究中心,2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1個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6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工程實驗室),10個院士、專家工作站,1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其中省級5個),1個國家Linux技術培訓與推廣中心。有1個國家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文化産業研究中心,1個“中非智庫10 10合作夥伴計劃”中非結對學術機構,1個教育部定點聯系滇西邊境山區扶貧開發工作的綜合性機構,1個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1個教育部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 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國家科學決策咨詢研究中心。有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項目3項,國家級應用型、複合型卓越法律職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1個,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4個以及國家示範性軟件學院。學校為教育部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有科技部衆創空間、星創天地2個。
學校立足地緣優勢,不斷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