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辛棄疾最重要的一件事

辛棄疾最重要的一件事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0-01 05:49:25

家長:辛棄疾的“醉裡挑燈看劍”應移出課本,理由:三觀不正!家長建議辛棄疾的“醉裡挑燈看劍”移出課本,因為其中的7個字?有家長建議,将辛棄疾的“醉裡挑燈看劍”删除,網友:瞎胡鬧!

辛棄疾最重要的一件事(家長建議辛棄疾的)1

中國古代文學史上,詩歌創作曾迎來兩個高峰,一個是唐詩,另一個是宋詞。宋詞是一種相對于古體詩的新體詩歌之一,句子有長有短,便于歌唱,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标志。

宋詞的創作風格,又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豪放派,一類為婉約派。婉約派的代表作家主要有柳永、李清照等人,豪放派的代表作家主要蘇轼、辛棄疾等人。

辛棄疾最重要的一件事(家長建議辛棄疾的)2

辛棄疾是山東東路濟南府曆城縣(今濟南市曆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轼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辛棄疾出生于1140年5月,當時的北宋已亡于金人之手,所以,辛棄疾一出生就成了“金人”。不甘淪做亡國奴的辛棄疾,雖然身在金國,卻心系恢複中原之偉業。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顔亮大舉南侵,在其後方的漢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嚴苛的壓榨,奮起反抗。二十一歲的辛棄疾也聚集了兩千人,參加了由耿京領導的一支聲勢浩大的起義軍,并擔任掌書記。金人的這次南下之舉,最終為其内亂所中止——完顔亮被部下所殺,金軍北撤。

辛棄疾最重要的一件事(家長建議辛棄疾的)3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辛棄疾奉命南下與南宋朝廷聯絡,表達歸宋的訴求。在他完成使命歸來的途中,聽到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殺、義軍潰散的消息,便率領五十多人襲擊幾萬人的敵營,把叛徒擒拿帶回建康,交給南宋朝廷處決。

辛棄疾驚人的勇敢和果斷,使他名重一時。宋高宗對辛棄疾也頗為賞識,遂任命他為江陰簽判,從此開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這時他才二十五歲。

辛棄疾最重要的一件事(家長建議辛棄疾的)4

辛棄疾南歸,算是有個良好的開端,但是,令他沒能想到的是,結局卻并不美好。辛棄疾入仕南宋後,曆任建康通判,江西提點刑獄,湖南、湖北轉運使,湖南、江西安撫使等職。四十二歲遭讒落職,退居江西信州,長達二十年之久,其間一度起為福建提點刑獄、福建安撫使。六十四歲再起為浙東安撫使、鎮江知府,不久罷歸。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關方略,均未被采納。

正是因為辛棄疾經曆了有志難申、報國無門的無奈與悲憤,曾經豪情萬丈的詞人,在晚年的創作中,也摻雜了隐隐的無奈之詞。比如他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辛棄疾最重要的一件事(家長建議辛棄疾的)5

标題中的陳同甫,是南宋時期的思想家、文學家陳亮。陳亮,原名汝能,字同甫,号龍川,學者稱為龍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屬浙江)人。史稱陳亮“為人才氣超邁,喜談兵,議論風生,下筆數千言立就”。宋孝宗時,被婺州以解頭薦,因上《中興五論》,奏入不報。淳熙五年(1178年),詣阙上書論國事。其後,曾兩次被誣入獄。直到紹熙四年(1193年),陳亮五十一歲時,他參加禮部的進士考試,中了狀元。他在給宋光宗的謝恩詩中說:“複仇自是平生志,勿謂儒臣鬓發蒼。”狀元及第,陳亮被授職簽書建康軍判官廳公事。

陳亮與辛棄疾有着同樣的報國之志,也同樣郁郁不得志,兩人惺惺相惜,同病相憐,成為人生中的好友與知己。辛棄疾的這首詞,應當就是此時寫給好友陳亮的壯行詞。

辛棄疾最重要的一件事(家長建議辛棄疾的)6

這首詞的大意是:醉酒之後輾轉難眠,于是挑亮油燈,取出收藏多日的寶劍仔細觀看;不知不覺中渾然入夢,夢中仿佛還聽到了軍營裡的号角聲響成一片。(想當年),曾把牛肉分給部下享用,奏起雄壯的軍樂,以鼓舞即将走向戰場的将士們的士氣。那是在秋天的戰場上的一次難忘的閱兵。

将士們的戰馬像,都像寶馬的盧一樣,跑得飛快;将士們手持弓箭,射出的箭簇像驚雷一樣,震耳離弦,直插敵陣。一心想完成替君王收複國家失地的大業,好獲取世代相傳的美名。可惜(現在的我)已成了白發人!

辛棄疾最重要的一件事(家長建議辛棄疾的)7

因為有着相同的經曆,所以,這才觸動了詩人内心深藏的痛,于是,才有了“可憐白發生”的慨歎。

此詞通過對作者早年抗金部隊豪壯的陣容和氣概以及自己沙場生涯的追憶,表達了作者殺敵報國、收複失地的理想,抒發了壯志難酬、英雄遲暮的悲憤心情;通過創造雄奇的意境,生動地描繪出一位披肝瀝膽、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軍形象。全詞在結構上打破成規,前九句為一意,末一句另為一意,以末一句否定前九句,前九句寫得酣恣淋漓,正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這種藝術手法體現了辛詞的豪放風格和獨創精神。所以,常常被選進語文教材。

辛棄疾最重要的一件事(家長建議辛棄疾的)8

但是,但近幾年,因為《出師表》是否該從課本中删除這一問題,辛棄疾的經典作品《破陣子》也備受争議。此事要從陝西一位名叫胡覺照的教授說起,該教授指出諸葛亮的《出師表》表達的是愚忠的觀念,所以該從課本删除。辛棄疾的這首《破陣子》,也被指出有同樣的問題,所以不少家長覺得這首詞也該從課本中删除。

不少人家長認為,這首詞和《出師表》一樣,是愚忠,原因就在于詞中“了卻君王天下事”7個字。在他們看來,大丈夫想建功立業是正常的,但怎能把為君王辦事作為男兒志向呢?當時的南宋朝廷已十分腐朽,不敢與金人一戰,對辛棄疾這樣有能力的将領都不任用,這樣的昏君為何還要效忠于他?這樣的立意,純屬三觀不正,對孩子的教育影響不好。

辛棄疾最重要的一件事(家長建議辛棄疾的)9

一些網友認為,這樣的建議純屬瞎胡鬧,現在就有部分家長,就愛鹹吃蘿蔔淡操心,什麼事都想插上一嘴,大有“唯恐天下不亂”之嫌。一首如此精妙的宋詞,若真就因為“了卻君王天下事”就被删,實在太可惜了。

其實,在品鑒古詩文時,要站在曆史的角度去分析、辨别,否則就會犯想當然的錯誤。在漫長的封建時代,君既是國,國既是君,二者是很難分割的整體,如果一味地以現代眼光,來看待曆史問題,那麼,許多傳統的經典文化,都難逃被“質疑”、被“删除”的命運。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留言讨論。

(圖片來自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