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家不禁止反式脂肪酸食品?來源:消費日報網圖集 ,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為什麼國家不禁止反式脂肪酸食品?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來源:消費日報網
圖集
近年來,随着人們消費的升級,奶茶,蛋糕等甜品備受人們喜愛。但是關于“反式脂肪酸存在很大健康風險”的新聞也頻頻見諸媒體報端,使人們談“反式”而色變。更有一些烘焙企業因為将産品反式脂肪酸含量寫成“0”被誇大報道。這一系列有關對反式脂肪酸的誤讀及誤解都可以通過相關政策标準以及科學依據進行解讀。
從專業角度來看,反式脂肪酸是客觀存在的,無論是天然食物或人造食物,但其含量的标識在我國有着明确的規定。我國《預包裝食品營養标簽通則》的規定(反式脂肪酸“0”界限值為每100g或每100ml含量小于等于0.3g),并據此将産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标識為零。植物油脂經氫化後會産生部分反式脂肪酸但可以保證奶油的口感以及保質期,因此廣泛應用在食品尤其是烘焙行業中。若其中所反應出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若符合國家标準在産品中即可标示含量為“0”。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曾在采訪中介紹,反式脂肪酸主要有兩種來源,一是天然食物,二是加工過程。不僅僅存在于“人造奶油”、“氫化植物油”、“植脂末”等中,也廣泛存在于一些天然食材中。2013年,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發布的《中國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攝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報告顯示,中國人平均每天吃的反式脂肪是0.39克,通過膳食攝入的反式脂肪酸所提供的能量占膳食總能量的百分比為0.16%。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或地區相比,我國的反式脂肪酸供能比最低,也遠低于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值(小于1%)。總體來說,反式脂肪酸對我國居民總體健康風險很低。
據了解,反式脂肪與普通脂肪的代謝途徑相同,對健康的危害主要是——攝入太多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至于其他影響,比如肥胖、癌症、糖尿病等,目前仍沒有充足證據證明其影響。因此,對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進行科學限制以及通過技術改善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是可以有效降低風險的。
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會長王瑞元曾表示,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控制,需要政府、行業、企業、新聞媒體等共同努力,推動國家反式脂肪酸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不斷優化完善生産配方,探索新工藝,開發低反式脂肪酸新産品,為我國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健康的食品。
為了合理的控制反式脂肪酸對消費者的影響,WHO/FAO 在《膳食、營養與慢性疾病》中建議,為增進心血管健康,應盡量控制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日平均最大攝取量不超過總能量的 1%。近幾年我國許多正規油脂生産廠家紛紛采取有效措施、改進生産工藝,生産低反式脂肪酸含量或基本不含反式脂肪酸的植物油脂。如油脂生産企業目前大多使用棕榈油作為氫化油的原料,使氫化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非常低。同時還通過采用酶法或化學脂交換、産品配方調整、分提技術、改進氫化工藝等技術 降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海融科技作為中國奶油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通過多年的技術積累研發反式脂肪酸含量極低的産品,自2001年起海融奶油就選用“全氫化植物油”制成或與乳脂肪複配而成,不使用“部分氫化植物油”,因此能保證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于0.3%,按照國家标準允許标注含量為“0”,在國際标準上也一直高于美國FDA2015年推出的相關标準。
總而言之随着科學得不斷發展,技術型企業的不斷創新進步以及政策的支持,我國有關食品反式脂肪酸攝入量标準及消費意識将會逐步形成及完善,最終為消費者提供健康營養的食品。
責任編輯: 馮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