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圖:
炒土豆絲
這幾天看《隐入塵煙》有瘾,總是想起老家,從外爺的土坯房,到老爹工作過的園藝場,一些甘肅農村的生活場景總是浮現在腦海裡。前兩日和老友聊起家鄉美食,突然想到了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農場、工廠大食堂,仿佛都能聞到蒸饅頭的超大籠屜的味道,就特别想吃上一口。
炒了三個硬菜:
說幹就幹,吃,我從來不猶豫!回家後翻菜籃子,找了三個土豆一根胡蘿蔔,削皮切絲(刀工退步,切成了土豆粗絲),胡蘿蔔也切絲,加幾根小青菜點綴。炒個豆豉老幹媽土豆絲吧,加醋加辣子爆炒,一盤帶點脆的土豆絲。雖然和那個年代的土豆絲有很大區别。
一個菜不夠回味,于是憑着記憶,想起了老爹農場的那個大竈,可以搭配起三菜一粉湯:爆炒土豆絲、辣皮子炒農家豬肉、土豆絲煎雞蛋和漿水涼粉。為啥是這幾個菜呢?
八九十年代的食堂:
老爹所在的那個單位,是園藝場,國企,沒經營多少園藝,倒是種了三百多畝的蘋果樹,養了四五十号職工。八九十年代,這個園藝場的蘋果可是供着周圍好幾個縣市,效益好,價格還很高,職工貌似都吃香的喝辣的,白天快樂上班,晚上看集體電視電影,娛樂活動可多了,籃球賽、乒乓球賽、足球賽,還有拔河下棋比賽,我家有幾個大搪瓷盆,還是當年老爹比賽掙來的,那時候他們的日子過得相當滋潤。
園藝場的蔬菜都是自己種的,豬也是自己養的。炒土豆絲是大竈經常做的,特别是秋天新洋芋下來的時候,土豆切絲爆炒一個菜;土豆絲淘洗後的澱粉,做土豆涼粉一個菜;土豆絲的邊角料加幾個笨雞蛋煎金黃金黃的,給職工的小孩子們吃,也算一個菜。庫存的封缸肉炒新曬的紅辣椒一個菜。
是不是缺一些綠菜?是的!那時候綠菜很少,隻有夏秋的時候,才有綠菜吃,冬天和春天,吃的都是儲存下來的大白菜、土豆、青蘿蔔和大蔥這些,最多生個黃豆芽吃一下。
排隊打飯,嘻哈吹牛:
那個時候,一到中午就停工開飯,職工們從果園幹活回來,洗把臉,拍拍身上的塵土,都拿着自己的大搪瓷碗、大鋁飯盒,端着罐頭瓶裡熬的或泡的春尖茶,拿着飯票去食堂排着隊打飯。
每人一大碗土豆絲,一鍋鏟辣子炒肉,兩根筷子插四個大饅頭或花卷,吃完了再去打一碗漿水涼粉。大食堂門口,陸陸續續圍滿了吸溜着吃飯的人們,有蹲散水台邊的,有坐磚砌花池上的,有靠着水泥乒乓球案的,反正都不去室内餐桌上吃,全在院子裡,邊吃邊吹牛,嘻嘻哈哈說着小孩子聽不懂的玩笑。吃完了去院子裡一排水池邊,洗刷各自的碗筷,然後晃晃悠悠地各回各宿舍午休,下午兩點半,繼續進果園幹活。有孩子的職工,打兩份飯,帶回宿舍給娃吃。
辣皮子炒豬肉
豬肉夾馍
土豆絲煎雞蛋
大花卷
春尖茶
一晃三十多年,在我的記憶裡,那時候的土豆絲吃沒吃不知道了,隻記得大廚房裡的超大籠屜,籠屜的味道記憶深刻。有時候和小夥伴們,專找下午沒人的時候,合力撬開籠屜,有時候裡面存着中午剩下的饅頭、包子和花卷,夠得着了抓一兩個出來分着吃。既要防着大師傅,還要防着被籠屜夾到手。
人的大腦真是奇怪,近期發生的事情,常常忘得一幹二淨的。而塵封了很久的記憶,确是越來越清晰,是人老了?愛回憶過去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