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赤壁大勝不是簡單的火攻取勝,而是一系列組合計謀的綜合結果。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不會有最終的勝利。
周瑜和諸葛亮都想到了火攻(寫在各自手掌上),但要實現火攻,必須有其他一系列的計謀打基礎。這個過程中,他倆誰的功勞更大呢?
蔡瑁、張允是曹軍中真正懂水師軍的人,如果他倆不死,曹操一定不會接受連環計,對火攻也可能會有一定防範。
周瑜利用蔣幹盜書,假稱蔡瑁、張允準備投降東吳,借曹操之手除掉了這兩個心腹大患。
如果曹軍的船隻不連接起來,即使孫劉聯軍成功發動火攻,曹軍也很容易分開船隊,不至于有大規模的損失。所以,火攻要大成,曹營船隻必須都連起來。
周瑜設計讓再次來東吳的蔣幹在西山小庵“偶遇”龐統,又成功地“勸服”龐統投奔曹操,龐統順勢獻上連環計。
曹操生性多疑,黃蓋雖然用了苦肉計,但并無把握取信于曹操。
周瑜利用蔡中、蔡和的假投降,讓他們看到黃蓋被罰的全過程,主動向曹操通風報信,甚至還讓阚澤、甘甯假裝也被他們拉下水。這樣奸詐的曹操才會相信黃蓋是真投降,否則黃蓋的船根本無法靠近曹操水軍大營。
長江中下遊,冬天一般刮西北風,很少刮東南風。所以,不管是諸葛亮設壇做法求來東南風也好,還是諸葛亮熟悉天文氣象推算出東南風也好,都是很難達成的成功要素。
從實際情況看,預測東南風,很可能是東吳常年行船的船工功勞,是他們的經驗積累。作為出生在北方、長期在荊州北部“躬耕”的諸葛亮,應該很難掌握這項技術。
根據《三國演義》版本,在火燒赤壁中,周瑜做出的貢獻應該大于諸葛亮,系列計謀中的三項都是周瑜解決的,最後一項難題借東風也很可能是東吳船工的預測,而非諸葛亮之功。
歡迎關注頭條号“一鬥書生說曆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