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人以前居住的老房子
拉祜寨村新容
白雲下,一條寬闊平整的水泥路像一條玉帶,帶着拉祜人的新希望一直伸向山外;青山環繞着一排排嶄新的二層磚混樓房,屋頂上鮮豔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田地裡,辛勤耕作的村民歡快地唱着拉祜山歌,村旁的山坡上,成片成片的茶園蔥蔥茏茏,茶垅間随處可見忙着采摘的村民。
這幅生态圖景展現的是位于中越邊境線上的雲南省綠春縣平河鎮大頭村的一個小村寨——拉祜寨。2017年5月,綠春縣公安局禁毒大隊民警李濤被抽到工作組進駐拉祜寨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推動這個貧窮落後村寨奔向小康路。
李濤(右一)在宣傳禁毒知識和民族團結的相關政策。李嘎魯 攝
改變從結束陋習開始
因拉祜寨村民延續着最原始的叢林生活方式,李濤和工作隊隊員隻能帶上幹糧進山一家一家地找尋、一人一人地勸說;從一個山谷到另一個山谷,為不漏掉一個村民,他們每天都要翻幾座山;
村民不會睡床,李濤和隊員們為他們買床置被,親手教他們鋪床疊被;村民不會穿衣,又手把手地教他們穿衣搭配;村民不懂個人衛生,李濤和隊員們每天早晨都會挨家挨戶地去教他們刷牙、洗臉。
在李濤等人的努力下,拉祜寨村民結束了風餐露宿、蓬頭垢面、衣衫褴褛、四季赤腳的生活,每家每戶都住進了磚混的二層樓房,有了安全穩固、遮風避雨的家。這個與現代文明近乎隔絕的拉祜寨一點一點地改變着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生活習慣。
李濤(左三)在教授村民茶樹種植知識。李成華 攝
将扶貧政策宣傳到位
自進駐拉祜寨第一天開始,李濤等隊員便以一絲不苟的态度對待每一項工作,通過無數次的入戶走訪、摸底排查,調查了解貧困狀況,分析緻貧原因,将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做實做好,并及時将黨和國家以及省市縣出台的扶貧政策宣傳到位。
對于貧困戶家中的實際困難,他們也一點不含糊。在一次入戶走訪中,村民普初九突然問李濤等隊員:“什麼是共産黨?”工作隊隊長李曉忠回答道:“共産黨就是自己隻有一個雞蛋,也要分給老百姓吃的好人。”
找對路子改變原始生産方式
在李濤等隊員以及全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按照科學化種植标準,慢慢改變了刀耕火種式的原始生産方式,稻谷玉米産量和牲畜成活率大幅提升,實現了糧食自給,不再缺糧少肉,解決了基本溫飽;全寨還恢複了種植草果500畝,所有農戶都擁有了自己的增收産業。
2019年,拉祜寨實現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元、餘糧200千克,村民們有了自給自足的基本保障。
經過李濤等隊員3年多的努力,現在的拉祜寨,村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家每戶門前屋後幹淨整潔,曾經的原始貧困落後村寨産生嬗變。
道路、供水、電力、廣場等基礎設施一應即全,産業鍊明晰,貧困戶一個接一個地摘帽,曾經低迷寂靜的山寨“活”了起來——山坡間、山路上都是忙碌的身影,歡聲笑語回蕩,一眼望去處處充滿勃勃生機,猶如一顆深山明珠。
雲南網記者 趙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