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匈奴到現在是哪些民族

匈奴到現在是哪些民族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3 10:20:06

在古代的詩歌中,作者常以不存在或是曾經存在過的事物來進行隐喻,比如白居易的《長恨歌》明明批判的是唐玄宗,但是開篇卻是一句“漢皇重色思傾國”。類似的創作手法在古代許多的詩歌作品中都有體現,比如李白的“匈奴系頸數應盡,明年應入葡萄宮”,嶽飛的“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等,作者都用當時已經不存在的“匈奴”來指代敵人。根據《史記·匈奴列傳》的記載,匈奴是“先夏後氏之苗裔”,也就是夏朝覆滅後的遺民。

匈奴到現在是哪些民族(令古人頭疼的匈奴)1

被商人驅逐後,這批夏人遺民在西遷過程中融合了月氏、樓蘭等其他民族,最終演變成了後來的匈奴。匈奴在大約公元前3世紀左右,才逐漸興起為一個大規模的遊牧部族,“戰國七雄”中的趙國就長年受匈奴的困擾,李牧也是在長期抗擊匈奴的戰鬥中成長為一代名将的。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于公元前215年派遣蒙恬将匈奴人趕出了河套以及河西走廊地區。然而随着秦朝的二世而亡,中原大地再次陷入戰亂的同時也給了匈奴以喘息之機,并且在西漢初年再度崛起。

匈奴到現在是哪些民族(令古人頭疼的匈奴)2

公元前201年,劉邦親自率32萬大軍迎擊匈奴,結果被匈奴圍困于平城白登山7天7夜。要不是陳平獻計,可能剛剛建立起來的漢帝國會比秦朝更短命。從這以後,整個西漢初期的數十年時間裡,漢朝都不得不用和親的方式換取同匈奴的基本和平。在漢文帝、漢景帝兩代帝王修養民力、韬光養晦的同時,匈奴也已經擴張到了西域地區。直到漢武帝時期,漢朝才依托強大的國力,由被迫防守轉變為了主動進攻。霍去病更是在短短幾年裡打得匈奴哀嚎不已,他的“封狼居胥”也成為了後世武将難以望其項背的成就。

匈奴到現在是哪些民族(令古人頭疼的匈奴)3

漢武帝時期的頻繁用兵,打得匈奴内部出現了大分裂,其中南匈奴于公元前53年在首領呼韓邪的帶領下歸附了西漢,并且長期作為西漢的臣屬拱衛邊塞。東漢時期,南匈奴也依舊臣服,而叛服不定的北匈奴日子并不好過。公元89年,東漢大将窦憲再次大破北匈奴,在留下“勒石燕然”這一典故的同時迫使北匈奴西遷。一直到漢末三國時期,南匈奴也依舊活躍在中國的曆史舞台上。并且五胡十六國之中的前趙政權,就是由匈奴人建立的。由此可見,從先秦到兩晉時期,匈奴一直是令古人頭疼的存在。

匈奴到現在是哪些民族(令古人頭疼的匈奴)4

匈奴頻繁活躍的時期,也正是華夏民族消除分封制遺留的隔閡、形成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時期,因此即便是匈奴退出了曆史舞台,後世的漢人也依舊習慣于用“匈奴”來借代各個時期的敵人,特别是北方的遊牧民族政權。在李白等唐人的詩句中,“匈奴”指代的是北方的突厥,嶽飛《滿江紅》中的“匈奴”則是建立金國的女真人。雖然漢朝重創了匈奴,打得他們被迫西遷,但仍有一部分匈奴人留在了今天中國的版圖上。他們和各個民族的人們共同生活、共同繁衍,以另外一種形式延續了下來。

匈奴到現在是哪些民族(令古人頭疼的匈奴)5

随着現代科學水平的提高,考古學界對于匈奴的探尋也取得了進展。通過對比DNA等相關技術手段,研究人員在我國内蒙一帶發現了大批帶有匈奴DNA的人,他們其中大部分都是蒙古族同胞。換句話來說,古代的“匈奴”之名雖然退出了曆史舞台,但他們卻以另外一種方式融入了我們這個多民族的大家庭。除了蒙古族的同胞,一些漢族人民也同樣具備匈奴血統。正是這種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才造就了我們這個極具生命力的中華民族和強盛的祖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