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立秋的養生之道

立秋的養生之道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4 21:30:57

  立秋不适宜大補特補

  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立秋一到,氣候雖然早晚涼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極易倦怠、乏力、納呆等。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此時進補十分必要。是不是就該大補特補呢?什麼時候是最适合補?專家說:立秋不宜特補,立秋前後适合吃一些祛濕的食物。從中醫的觀點來講,夏季養氣,冬季養陰,夏季比較适宜進補。

  立秋雖然标志着秋季的開始,但立秋後的一段時間内氣溫通常還是較高,空氣的濕度也還很大,人們會有悶熱潮濕的感覺。再加上人們在夏季常常因為苦夏或過食冷飲,多有脾胃功能減弱的現象,此時如果大量進食補品,特别是過于滋膩的養陰之品,會進一步加重脾胃負擔,使長期處于“虛弱”的胃腸不能一下子承受,導緻消化功能紊亂。因此,初秋進補宜清補而不宜過于滋膩。

  此時不妨适當多喝點綠豆粥、荷葉粥、紅小豆粥、紅棗蓮子粥、山藥粥等食物。對于一些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朋友而言,此時一定要與滋膩的養陰之品如鹿角膠、阿膠等“劃清界限”,否則,非常容易加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脾胃虛弱者若适當多喝點具有健脾利濕作用的薏米粥、扁豆粥則對身體大有裨益。

  立秋到,飲食要注意及時調整

  從中醫角度講,暑熱傷陰又傷氣,容易導緻氣陰兩虛;從西醫的角度講,天氣熱,汗多,容易導緻缺水,乏力,口渴。暑熱傷陰,适合用一些滋陰的藥材,例如:麥冬、人參、生地黃;暑熱傷氣,适合用黨參、北芪、白術、茯苓、薏米等健脾祛濕的藥材。日常飲食中,菜心是衆多蔬菜中的首選,菜心具有清熱、開胃、祛濕的功效。另外,特别指出,人每天要喝盡3000毫升的水,2000毫升的水隻能維持最低的需求。

  為迎接冬季的到來,人體内還會儲存禦寒的脂肪。因此,熱量的攝取大于散發,稍不小心,體重就會增加,所以肥胖者更應注意減肥,應多吃一些低熱量的減肥食品,如紅豆、蘿蔔、竹筍、薏米、海帶、蘑菇等。此外,對于普通人,立秋後在飲食上要增酸,以增加肝髒的功能,要多吃些蘋果、葡萄、山楂、柚子等偏酸、多汁的水果,對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都有療效。

  立秋節氣小孩易感冒發燒 要注意飲食起居

  立秋到,天氣逐漸涼爽,各類“秋季病”開始“騷擾”市民。經過長期高溫的襲擊,人體的免疫力已經下降。專家解釋:大氣相交,季節變化,勢必影響人的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從中醫來講,小孩是幼陽之體,易寒易熱,容易受外因的侵蝕,從而導緻感冒、咳嗽、發燒。因而,小兒要注意飲食起居,尤其是睡眠,無論是小孩還是成年人,睡眠都要放在第一位。

  如果孩子有感冒發熱症狀,應及時服用柴胡滴丸等藥品。柴胡滴丸能迅速退燒,由于是滴丸劑型,藥物可經口腔粘膜直接吸收,能快速起效。

  另外,初秋之際,千萬要注意不要貪涼,不要猛吹空調,在樹蔭下、水亭中、陽台上乘涼時間不宜過長,睡眠時不要開電扇對吹。應多喝些生姜紅糖水,千萬不要快速飲進大量冷開水或冰鎮飲料,以免雪上加霜。

  立秋期間易患咽喉炎 預防是關鍵

  立秋了,年輕人成了咽喉炎發作的主力軍,大多是受涼引起的咽部紅腫。年輕人該如何預防咽喉炎的發生?專家認為:水的缺乏,病毒感染,細菌感染、過敏都是咽喉炎發病的重要因素,而這些因素與睡眠都是息息相關的。年輕人工作大多處于空調環境下,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長期精神緊張、身心疲勞,會使身體免疫力降低,易患咽喉炎。

  從氣候上來看,立秋風幹物燥,溫度也逐漸降低,一旦勞累過度,容易誘發咽喉炎或是使本來已全逾的咽喉炎複發。因此,年輕人要做好咽喉炎的預防工作,注意勞逸結合,适當多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自身免疫力,保持充足睡眠,積極防治感冒等呼吸道疾病。飲食宜清淡,避免辛辣、過冷、過燙、油炸、腌制等刺激食物,可适當多吃些清熱降火、潤肺利咽的食物,如苋菜、百合、海帶、白蘿蔔、芝麻、猕猴桃、無花果、檸檬、柑橘、菠蘿、生梨、荸荠、蘋果、甘蔗等,以及富含蛋白質和膠原蛋白的食物,如豬蹄、魚、牛奶、豆類、動物肝髒、瘦肉等。

  紅眼病是立秋節氣的高發病,要注意個人衛生

  随着8月份“秋老虎”的到來,天氣将仍保持高溫、炎熱和幹燥的特點,這一季節,除了常規的腸道、乙腦等傳染病外,“紅眼病”也是一個高發的病,我們該如何預防呢?專家認為:夏末秋初,季節相交,熱還是當先,病毒肆虐,細菌感染時常發生,加上睡眠不夠,容易患紅眼病。

  居住條件擁擠、環境衛生差、不良個人衛生習慣等都會加速該病傳播。為此,市民應嚴格注意以下幾點:

  1.嚴格搞好個人衛生和集體衛生。

  2.急性期患者需隔離,以避免傳染,防止流行。

  3.嚴格消毒患者用過的洗臉用具、手帕及使用過的醫療器皿。

  4.一眼患病時應防止另一隻眼睛感染。

  5.醫護人員在接觸患者之後,必須洗手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立秋前後,過敏症不容忽視

  立秋濕度較小、浮塵較多,花草樹木開始了新一輪的新陳代謝。過敏原的增加,使具有過敏體質的人更容易出現過敏症,哪些過敏症我們要警惕?有什麼方法能防治這些過敏症?專家言:從中醫來講,立秋前後發生的疾病要屬“秋燥”居首位,咳嗽,外感也時常發生。但是,這個時候也是過敏症的高發期,不容忽視。

  立秋前後的過敏症多由花粉、塵螨及黴菌引起,可導緻過敏性眼結膜炎、過敏性皮炎、過敏性鼻炎以及過敏性哮喘。因此,有過敏史的人應提早預防,從以下四個方面做起:首先要避免接觸過敏原;其次可以進行脫敏治療;再次可以采用藥物治療;最後要增強體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