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仔豬寄生蟲性腹瀉病的防治

仔豬寄生蟲性腹瀉病的防治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7-01 06:43:06

近年來,仔豬死亡總數中因腹瀉死亡的比例高達40%~70%,嚴重威脅養豬業的可持續發展。引起仔豬腹瀉的病原大緻可分為細菌、病毒和寄生蟲三類。其中引起仔豬腹瀉的寄生蟲主要有豬球蟲、豬蛔蟲、豬鞭蟲、豬棘球蚴。現将四種常見的仔豬寄生蟲性腹瀉病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仔豬寄生蟲性腹瀉病的防治(仔豬寄生蟲性腹瀉病的防治)1

一、豬球蟲病

1.發病症狀。該病主要危害7~21日齡的仔豬。病豬先出現水樣腹瀉,順肛門自流或呈噴射狀,顔色為黃色或綠色,随後出現嘔吐(吐奶),并迅速脫水、消瘦。一般持續4~6天,病豬最後因衰竭而死,病死率達50%~75%。

2.防治措施。重視生物安全措施和環境衛生消毒是降低仔豬球蟲病發病率最好的方法。特别要強化産房的清潔消毒和定期滅鼠,以防鼠類機械性傳播卵囊。豬球蟲病的預防:可在仔豬飲水中添加抗球蟲藥,或将藥物混于口服的鐵制劑中。豬球蟲病的治療:每頭仔豬用恩諾沙星5~10毫升和青黴素100萬~400萬國際單位混合肌肉注射,每日注射1次,一般2~3天可治愈;或口服百球清5%混懸液,劑量為每公斤豬體重用20~30毫克;或選用痢菌淨、二甲硝基咪唑等藥物治療,按藥物使用說明書使用,效果也不錯。

二、豬蛔蟲病

1.發病症狀。蛔蟲病各齡豬隻均可感染,主要危害20~180日齡的豬。豬隻感染1周後,可見病豬咳嗽、呼吸加快、體溫升高,重病豬可見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被毛粗亂、生長緩慢、拉稀、異嗜、磨牙、消瘦、貧血等症狀。誤入膽管的成蟲還可引起膽道阻塞,使病豬出現黃疸症狀。

2.防治措施。保持良好的環境衛生,經常徹底清除豬欄的污物和糞便并堆積發酵,以消滅蟲卵,防止飼料、飲水被糞便污染。防治豬蛔蟲病,可按使用說明書使用左旋咪唑、伊維菌素等驅蟲藥,2~5周齡豬每月驅蟲1次,6~10周齡仔豬每月驅蟲2~3次,懷孕母豬應在産前3個月和産前1周各驅蟲1次,後備豬、空懷豬及種公豬,可每年驅蟲3~4次,育肥豬應在春、秋兩季對全群豬隻各驅蟲1次。還可采用以下驗方治療。方一:用大蒜頭、槟榔末各10克,将大蒜打碎後與槟榔末混合,喂服;方二:用花椒200克、麻油100克,先将麻油入鍋内加熱,再加入花椒,待花椒熬裂炸酥,取藥渣候溫分2次喂服,适用于蛔蟲引起的腸梗阻。以上兩方可每日服1次,連服3~5次。

仔豬寄生蟲性腹瀉病的防治(仔豬寄生蟲性腹瀉病的防治)2

三、豬鞭蟲病

豬鞭蟲一年四季均可感染,夏、秋季節發病率高。

1.發病症狀。鞭蟲病的嚴重程度與成蟲感染有關,1~6月齡豬隻更容易感染豬鞭蟲。臨床上病豬一般表現為食欲減退、頑固性腹瀉、消瘦及貧血。豬鞭蟲高度感染時,由于蟲體頭部深入腸黏膜引起出血性炎症,因此病豬糞便帶血,病豬最後往往因呼吸困難、脫水、極度衰竭而死。

2.防治措施。搞好欄舍衛生,定期驅蟲消毒。治療方法:給病豬口服左旋咪唑、伊維菌素、驅蟲淨、丙硫苯咪唑等藥物,按使用說明書要求的劑量服用36小時後即可排蟲。

四、豬包蟲病

豬包蟲病又稱棘球蚴病,因棘球蚴呈包囊狀,故被稱為包蟲病。該病是一種全球性的由棘球蚴寄生于動物内髒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一年四季均有發生,不同年齡的豬隻均可感染。

1.發病症狀。病豬表現出精神不振、體溫升高、呼吸困難、食欲減退、消化不良、黃疸,并發生不同程度的腹瀉,有的病豬腹部膨大,腹水增多;寄生在肝髒時,常造成肝髒病變,最後病豬多因極度虛弱衰竭而死。

2.防治措施。該病的主要預防措施是拴養家犬,消滅野犬。凡屠宰後的豬的胴體及内髒發現有該病時,必須廢棄,并立即燒毀,嚴禁喂犬。驅蟲方法:每日按50毫克/公斤豬體重的劑量給豬口服吡喹酮,連服5日;或給豬口服抗蠕敏(丙硫咪唑),每次按30毫克/公斤豬體重的劑量用藥,連用3次,每次間隔48小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