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黃颡魚真假

黃颡魚真假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04:38:52

四川常見黃颡魚辨别方法

宋明江等

黃颡魚為鲿科黃颡魚屬魚類,是肉食性的淡水魚類,在我國分布廣泛。生活中常常稱之為“黃辣丁”,2000 年已經實現人工繁育 ,突破魚病防治和養殖技術瓶頸後,進行了規模化人工養殖和銷售。黃颡魚經過烹饪加工,新鮮味美,富含蛋白質和鈣、磷、鉀、鈉、鎂等礦物元素,具有維持人體鉀鈉平衡、提高免疫力、調低血壓、促進生長發育等功效。因此,黃颡魚備受消費者喜愛,成為頗具經濟價值的名優魚類 。

1 黃颡魚的内涵解讀

黃颡魚為鲿科黃颡魚屬的的淡水魚,為底栖肉食性魚類。廣泛分布長江、黃河、珠江及黑龍江等流域,在四川主要分布于長江幹流和雅砻江、金沙江、沱江、岷江、嘉陵江、烏江下遊等水域。因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現已實現人工養殖,野生群體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 第一批) 》 。

生活中的“黃颡魚”有很多的别名,在不同的區域和群體叫法不一樣。常見的叫法包括黃辣丁,黃姑子,黃骨頭、刺黃股、黃沙古,黃角丁,也有叫昂刺魚,昂公、嘎牙魚、黃鴨叫、黃骨聰,黃丫頭、黃嘎牙等。生活中,常常将“外形”與黃颡魚相似的魚類統統稱為黃颡魚,包括黃颡魚、瓦氏黃颡魚、光澤黃颡魚等多種魚類,有時候把大鳍鳠、切尾拟鲿等混在黃颡魚中一起銷售。因為消費者缺乏魚類分類知識,不能有效辨認具體是哪一種魚。

黃颡魚真假(四川常見黃颡魚辨别方法)1

2 常見黃颡魚的辨别方法

2. 1 常見的黃颡魚類

在四川往往養殖戶和銷售商都不特别區分品種,隻将大小( 重量) 差異進行分開,因為個體大小( 重量) 影響銷售價格。所以,市場上常見的黃颡魚主要包括黃颡魚、瓦氏黃颡魚、光澤黃颡魚,往往混在一起銷售。

2. 2 常見黃颡魚類特征

黃颡魚(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屬于鲿科、黃颡魚屬一種常見的淡水魚。魚體延長,較為粗壯,吻端向背鳍上斜,略微扁平。全身裸露,沒有鱗片。口大,吻端扁而鈍,眼較大,有須 4 對。黃颡魚背部、胸部、臀部位置有骨質硬刺,前後緣都具有細小鋸齒狀的結構。尾鳍兩葉中部各有一暗色縱條紋。在我國長江、黃河等水系均有分布,也是一種常見養殖經濟魚類。

瓦氏黃颡魚( Pelteobagrus vachelli)也是黃颡魚屬的一種,通常來說瓦氏黃颡魚體型比黃颡魚略大,有記錄顯示其長度可以達到 30cm。瓦氏黃颡魚其外形征接近黃颡魚,特别要提到的是,其胸前鳍條位于魚體兩側,硬刺前緣光滑,後緣具強鋸齒。尾鳍深分叉,上、下葉末端圓鈍,等長。活體背部灰褐色,體側灰黃色,腹部淺黃。各鳍暗色,邊緣略帶灰黑色,尾鳍下葉邊緣灰黑色。廣泛分布于我國各大水系中,為人工繁育和養殖的淡水經濟魚類之一。

光澤黃颡魚( Pelteobaggrus nitidus),屬于鲇形目,鲿科、黃颡魚屬,是人工養殖淡水經濟魚類之一。它跟上述兩種黃颡魚較為相似,身體沒有鱗片,裸露,有粘液包裹,體表光滑。魚體頭部有須 4 對,上邊須較下邊短。背鳍同瓦氏黃颡魚相似,背鳍硬刺前緣光滑後緣鋸齒,但是較弱。與之不同的是,瓦式黃颡魚頭頂大部裸露,摸上去明顯感覺到摸到骨頭。野生群體廣泛分布于我國長江水系各大河流中,人工養殖在我國各地都有分布。

2. 3 常見黃颡魚類辨識方法

黃颡魚、瓦氏黃颡魚和光澤黃颡魚群體中可以通過如下互斥的特征進行區别: 一看。看黃辣丁胸鳍( 靠近頭部的鳍條、劃水) 的硬刺是否兩端都有鋸齒,如果有那就是黃颡魚。二摸。如果并非兩端都有鋸齒,再用手摸黃辣丁的頭頂是否具有皮膜,有皮膜的摸着像是皮下有厚厚的肉,沒有皮膜,摸上去感覺直接摸到骨頭,有皮膜的這類是瓦氏黃颡魚,另一種就是光澤黃颡魚。如果比較接近再看下上颌須是不是能達到胸鳍開始的地方,如果能達到的是瓦氏黃颡魚,不能達到的就是光澤黃颡魚。

3 讨論與建議

3. 1 加強科普宣傳,引導大衆了解魚類知識

為了讓公衆了解黃颡魚等魚類知識,建議相關單位加強魚類科普宣傳,引導大衆了解更多的魚類知識。一方面,可以加大對四川分布的魚類進行科普宣傳,向社會公衆展魚類的圖片、生活環境等特征,以圖文并茂的方式詳細介紹魚類主要特征、生活習性、生物價值以及面臨的生存危機和保護措施等,提高社會大衆對淡水魚類的關注度,進一步增強對淡水生物多樣性和生态環境的保護意識。

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加強宣傳,将魚類人工養殖的方法、技術和設施設備情況介紹給大衆,讓越來越多的普通人接觸水産養殖、了解水産養殖。将魚類人工繁殖、苗種培育、商品魚養殖和魚類物流供應鍊的等情況展現出來,讓大衆不僅僅滿足于吃,嘗試在研究、生産、市場、餐桌之間搭起一座溝通的橋梁,讓大衆認識到使魚鮮不僅僅作為食物,更是水生生态系統的重要一員,而生活中對魚鮮的認識,更有助于拉近我們與魚類之間的距離。

3. 2 增強魚類辨識知識,助力野生魚類資源保護

經過國家和漁業主管部門的不懈努力,社會公衆對野生魚類的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在長江上遊“十年禁漁”政策指引下,大家更加重視漁業資源和水生态環境的保護,随着《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的實施,違法捕撈等行為将依法進行判罰,更加有力的震懾電魚、毒魚、違法捕撈等危害魚類生存和繁衍的行為,進一步保障了魚類資源保護的落實。在這種背景下,通過宣傳讓公衆更加了解和辨識哪些是保護種類,就能更好的築起和築牢長江保護的人民防線,為更好保護野生魚類資源打下堅實基礎,為水生生态系統的恢複和穩定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4 結語

四川省魚類資源豐富,生物多樣性程度位居前茅,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因此,我們應該“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态環境”,結合全面實施河湖長制,加快構建“責任明确、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利”的野生魚類資源保護長效機制,強化保護措施,加強科技支撐,實施自然水域生态保護與修複工程、野生魚類資源增殖與保護工程、依法治漁工程,盡快恢複野生魚類種群數量,維系水生生物多樣性,維護我省流域水生生态系統的完整性,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