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屬與氧氣反應
根據金屬活動性強弱分成三種條件①常溫②加熱③高溫。反應條件越容易達到,金屬活動性越強
例如Mg和Al常溫下就能與氧氣反應,而Fe隻有在潮濕空氣中才與氧氣反應(即生鏽),Cu生鏽的反應方程式為2Cu+O2+H2O+CO2===Cu2(OH)2CO3 “堿式碳酸銅”
說明鐵比銅要活潑。
1.Fe、Al在冷的濃H2SO4和HNO3中會鈍化,因此可以用鐵制品和鋁制品盛裝濃H2SO4和HNO3(鈍化:鈍化是使金屬表面轉化為不易被氧化的狀态。即生成了緻密的氧化物薄膜,阻礙了金屬與酸進一步反應。)
2. Fe的化合價具有升降性,單質鐵與酸反應生成 2價鐵離子(淺綠色),2價鐵離子反應生成 3價鐵離子(黃色)
【注】鐵在氯氣中燃燒反應方程式:2Fe 3Cl2=點燃=2FeCl3
因為Cl2有很強的氧化性,所以會把Fe氧化成 3價态。
七、工業煉鐵①原料:鐵礦石、焦炭,石灰石,空氣
②設備:高爐
③原理:⑴C O2=高溫=CO2(産生高溫
⑵CO2 C=高溫=2CO(産生還原劑)
⑶Fe2O3 3CO=高溫=2Fe 3CO2(主反應)
⑷CaCO3=高溫=CaO CO2|
⑸CaO SiO2=高溫=CaSiO3(産生爐渣)
【注】所有反應均是在高溫條件下進行,Fe3O4與此同理
八、金屬的鏽蝕與保護
我們知道鐵制品在幹燥的空氣中不易生鏽,但在潮濕的空氣中容易生鏽,那麼導緻鐵生鏽的條件都有哪些?
1. 實驗器材:潔淨無鏽的鐵釘、試管,經蒸餾迅速冷卻的蒸餾水(原因:含較少雜質,讓鐵釘隻與水接觸)、植物油(隔絕空氣)、棉花和幹燥劑CaCl2(除去蒸餾水中溶解的O2)
【補充】CaCl2可以幹燥除NH3以外的氣體。CaCl2 8NH3=CaCl2·8NH3八氨合氯化鈣是一個配位化合物.不穩定,遇水時由于氨分子被水分子取代而分解,又變成CaCl2和NH3
2. 鐵釘生鏽的條件:鐵和氧氣、水的共同作用(在鹽水中,加熱、高溫下加速鏽蝕,因此不能把家裡的菜刀放到鹽水裡)
3.除鏽方法:鐵鏽主要成分Fe2O3·xH2O
①物理方法:砂紙打磨、刀刮、高壓水沖
②化學方法:HCl,稀H2SO4洗 (不能長時間浸泡,且酸不能過量,否則鐵會與酸反應)
Fe2O3 6HCl==2FeCl3 3H2O
Fe2O3 3H2SO4==Fe2(SO4)3 3H2O
(現象:溶液由無色變成黃色)
九、防止鐵生鏽的措施
可以用五個字來概括
①幹:保持清潔幹燥
②膜:塗保護層或使其表面形成緻密的氧化物薄
③鍍:電鍍隔絕潮濕空氣
④烤:烤藍
⑤改:改變鐵的内部結構,形成合金
十、金屬資源保護
防止金屬腐蝕; 回收利用廢舊金屬;合理有效地開采礦物;尋找金屬代用品
第八單元金屬和金屬材料的更新就告一段落了,各位需要注意的是做題時一定要認真審題,不要丢掉原本該丢的分哦!
十一、溶液
課題1.溶液的形成
1.溶液: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裡,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
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濃度、性質,顔色相同
穩定性:當外界條件不變時,溶質和溶劑不分離。
【注】⑴均一的,穩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如水和酒精不是溶液。
⑵溶液不一定是無色的,但一定是透明的
3.溶質和溶劑:溶質,溶液中被溶劑溶解的物質
溶劑,是溶液中用來溶解溶質的物質.
【注意】未溶解的部分不是該溶液的溶質!
不容的雜質、沉澱、生成的氣體均不算在溶液質量中。
1.溶質在溶解時常常是溶液的溫度改變。 如NaOH溶于水,溶液溫度升高;NH4NO3溶于水,溫度降低;NaCl溶于水,溫度基本不變
【區分】像NaOH溶解時放熱的,屬于物理放熱,而CaO、H2SO4溶于水,或活潑金屬放入酸中放熱,酸堿中和,屬于化學放熱
2.溶解過程
物質的溶解通常有兩個過程:
(1)擴散過程——溶質分子或離子受到水分子的作用,向水中擴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溶質的分子或離子要克服分子或離子間的引力,需要向外界吸收熱量,這是一個物理過程
(2)水合過程——溶質分子或離子和水分子結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離子的過程,這一過程放出熱量,是一個化學過程
即:擴散過程-吸熱-物理過程
水合過程-放熱-化學過程
【注意】擴散和水合是同時存在、同時發生的,是一對矛盾統一體,任何物質的溶解都有這兩個過程。所以,對于物質溶解時表現出溫度的升和降,取決于擴散過程吸收的熱量和水合過程放出的熱量的相對大小。因為NaOH溶解時,擴散吸收的熱量小于水合吸收的熱量,所以表現為溫度升高.
我是老師,加微信送學習資料,聽免費學習課
家長可以在我朋友圈裡,查找相關學習或教育文章
請加我82105509進行索取和咨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