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會做夢?為什麼我們的夢境會如此匪夷所思?弗洛伊德(奧地利精神病醫師,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說:“夢是受到壓抑的潛意識,在睡眠中以僞裝的形式所展現的内心想望。”那是否就是合理的解釋?
如果就像弗洛伊德的睡夢模型所說的,做夢與清醒時分的精神疾病在功能上是不能互換的,那麼我們要如何解釋這兩者之間驚人的相似性?
夢中發瘋
夢境中幻想的情節具有攫獲我們心靈的強大能力,讓我們沒辦法了解,自己其實受到變态的意識所控制。就算光怪陸離的夢境既不一緻也不連續,我們卻還以為自己醒着,也相信自己的感官和伴随出現的情緒。但如果這些幻想是在清醒時出現的話,我們馬上就能夠察覺。
這種現象所代表的意義是:做夢與嚴重的精神病在形式上不但類似,且完全相同。這也代表說,我們不能輕易想象,腦部狀态的改變可以引起精神病;同時我們也能想象在睡眠當中完全正常的腦部生理變化,對我們的精神狀态可能有巨大的影響。這裡頭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這難道是說,每天晚上我們發一次瘋,目的是防止白天的時候發瘋?或者說我們在夜裡發瘋,是為了腦子在睡眠過後重新取得更有效的控制力,而暫時放棄了某些控制?我們還不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雖說有證據顯示,上述說法都有那麼一點真實性,但複雜的真相,仍埋藏在這條尚未完成的追尋之旅當中。
近幾十年來神經科學的進展與重要發現告訴我們:清醒睡眠與做夢是由我們腦中不同化學物質作用在不同神經系統所産生的意識形态:夢不僅與生俱來,而且是生存所必需。究竟精神分析理論對夢的解析,與如今我們所見大腦如何創造夢境的證據,有多少差距?
做夢,或精神病
究竟做夢與哪一種先天的精神病最接近呢?是精神分裂症、重度情感障礙(好比抑郁及躁狂)?或者應該是器質性精神病(例如由藥物或高燒所造成的谵妄)?
當夢境情節展開時,我們是在對自己講故事、說瞎話、撒小謊,以及說些關于自己的虛構想法。事實上,對于這些有關真實自我的虛構想法,在夢裡我們可是深信不疑的,隻有在很少數、而且很不情願的情況下,我們才會承認做夢時處于妄想的狀态。
因為隻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把廢鐵般的夢境内容看成黃金,把經驗垃圾當作寶貝,以及把雜訊視為有意義的訊息。伴随我們進入夢鄉的,是出現某種類似谵妄的特定腦部活化過程。而我們以為谵妄這種精神狀态隻有在自己身體不佳,或是服用像酒精、安非他命或阿托品一類的藥物,或是當身體活得比腦子還久(老年癡呆)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這會兒我們卻發現谵妄會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發生,在一生當中每天晚上出現,同時還可能在我們身體良好而非不良、在我們年輕而非年老的時候,有更高的出現機會!
所幸,這當中仍然有好消息。隻要我們醒過來,就能治愈夢中的谵妄;就好像是如果不喜歡某首樂曲,我們可以自行終止。同時,一向吸引人、強而有力,但很長時間難以理解的腦中化學生理平衡觀念,終于可以具體說明了:我們的精神狀态一直是清醒時的神智正常與做夢時的心靈瘋狂,這兩個極端經過協商後的折衷産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