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期間,春天的氣息濃郁,今天我們又帶大家去盤州品嘗一下這個季節才有的當地特色傳統美食醡(zha)面粑,順帶嘗嘗當地的黃米飯。
在盤州市雙鳳鎮九間樓社區,一大早,鄒芳就按照母親高本琴的吩咐,背着背簍趕去菜市場買制作渣面粑的蠶豆、豌豆和茴香等食材,要早一點去才能買到最新鮮的。
盤州市雙鳳鎮九間樓社區居民 高本琴:關鍵是蠶豆和豌豆要到這個季節才有,所以其他季節裡是不做的。
三月初四月末,正是本地蠶豆、豌豆、茴香品質最好的時候,所以這個時節制作的醡面粑也是最本味、最地道的。 67歲的高本琴從十一二歲開始跟着母親學着做醡面粑,傳統的制作手藝讓這個美食繼續保持它獨有的美味。
盤州市雙鳳鎮九間樓社區居民 高本琴:做渣面粑,火腿要用老火腿,不能用外地火腿,外地火腿吃起來很鹹,沒有香味。要本地的隔年火腿,吃起來才香。
高本琴一家人将買來的蠶豆、豌豆剝殼洗淨,茴香菜洗淨切碎,選用自然風幹一年以上或者三年以上的盤州火腿,切成塊狀形的薄薄的肉片,糯米和粘米按照九比一的比例混合用機器達成顆粒狀,并加入一定量的火腿筒子骨熬的高湯,等他們在盆裡自然發酵一兩個小時後,将所有準備好食材倒入盆裡,反複攪拌均勻後,等木甑子裡的水上氣後,再往裡分批次加入準備好的醡面。
盤州市雙鳳鎮九間樓社區居民 高本琴:現在就可以上了,甑子已經就來氣了,上的時候必須要輕輕地上,上重了就會壓緊了。面是潮濕的,壓緊了就不會來氣。這個放進去,像這樣來氣了,再放第二次,要給它蓋上,蓋上後馬上又要來氣了,來氣了我又要裝上去。
經過10分鐘的蒸煮,飄着香氣的醡面出爐了,高本琴取适量面團放進自己制作的模具中,緊緊壓實成圓餅狀,一個個醡面粑也就成型了。它的吃法也是多種多樣,可以油炸煎烤,也可以在蒸熟後即食,老少皆宜,而鄒芳的侄女成了春天第一批嘗鮮的食客。
如今高本琴做的醡面粑,還通過快遞郵寄到全國各地,滿足了不少在外遊子思鄉的味蕾。
盤州市雙鳳鎮九間樓社區居民 高本琴:銷量還可以的,我每天就要做40斤,在網上賣,全國各地都賣。紅果的盤縣的,他們認得我家的到家來買,認不得的就打電話,給人家送去。
除了醡面粑,在這個季節,高本琴還要做黃米飯。
盤州市雙鳳鎮九間樓社區居民 高本琴:清明節的時候才有,山上才有,我們叫染飯花,清明上墳我們摘回來,然後煮,是我們盤縣老城,地地道道的老味道。
清明前後,“染飯花”開始綻放,長滿山野。隻要有空,女兒鄒芳就會來到家後面的山坡上采摘“染飯花”,經過水煮,和糯米長時間浸泡染制而成。染飯花有祛風、涼血、潤肝等功效,經過蒸煮後的的黃米飯,香味濃郁,粒粒金黃。
盤州市雙鳳鎮九間樓社區居民 高本琴:黃糯米飯可甜可鹹 ,還可以加辣雞,肉沫,這黃米飯是地地道道的盤州美食。
目前,高本琴也把制作手藝傳給了女兒、女婿、兒媳,一家人一起傳承着這個美食。
記者:李黃偉 盤州台:翟利巧 周安賢 黃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