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新青年的出現

新青年的出現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9 18:18:28

黨的十八大以來,多次指出,要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成都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堅定不移推進文化繁榮興盛,加快打造世界文化名城。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像一條寬闊的大河,隻有持續注入活水才能在時光的隧道中奔湧不息。優秀傳統文化的繁榮興盛不僅需要守正,也需要順應時代不斷創新。

青年,是屹立于時代大潮前端的波濤。新時代的青年們出生在崛起的中國,成長于繁盛的中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着強烈的認同感和自信。一批又一批年輕人,用青年的眼光、青年的思想和堅定的行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一次又一次在年輕群體中掀起巨浪。

新青年的出現(對話新青年這屆年輕人)1

漢服複興,博物館出圈,《隻此青綠》成現象級爆款......這屆年輕人,越來越“傳統”了。6月,成都日報錦觀新聞文化傳播中心,把目光聚焦在成都一群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并始終緻力于傳統文化創新表達的青年身上,他們來自五湖四海,這座城市的多元包容為他們的創新實踐提供了廣闊空間,讓他們的作品綻放出别樣的風采,讓我們一起去探尋新時代青年 傳統文化,在成都會碰撞出怎樣的奇妙火花。

新青年的出現(對話新青年這屆年輕人)2

點擊進入今日《成都日報》↑


新青年的出現(對話新青年這屆年輕人)3

記者:從你們的作品中,可以明顯感受到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着強烈的認同感和自信,能不能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曆和創作實踐,談談你們對傳統文化如何傳承和創新表達?

林晨(旁白:中國藝術節優秀表演獎、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中國舞蹈荷花獎……有太多的光環籠罩在林晨的舞蹈職業生涯中,這一切光環背後是日積月累的熱愛、汗水、傷痛和無數次的自我懷疑後重新建立的信心。)

新青年的出現(對話新青年這屆年輕人)4

24歲的時候我才得到演舞劇的機會。

我曾經在春晚舞台上表演了很多與傳統文化有關的舞蹈,傳統文化對中國舞蹈和舞者而言,是根,更是底氣。正是有了中國豐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作為支撐,才會促使我們創作出精神内核豐富的藝術作品。中國傳統文化給我們的藝術創作帶來了很多靈感,文藝工作者們再根據這些靈感一點點去豐滿,最後呈現出具有我們中國特色的舞蹈作品。

潘乃奇(旁白:在黑龍江長大的姑娘來到成都寫川劇,這似乎本身就是一件充滿戲劇性的事情。在潘乃奇的身上,有着許多光環——舞台劇編劇、導演、制作人、評論家……但她不滿足于此。潘乃奇用她的先鋒意識,在戲劇陣地不斷創新,接連創作出了多部精品。)

新青年的出現(對話新青年這屆年輕人)5

2008年,我在北大的百年講堂看了川劇《欲海狂潮》和《紅梅記》的演出,覺得特别有意思。川劇跟我以前看的昆曲、京劇都不同,它給人一種煙火氣和自由的感覺。這也是我後來開始川劇創作的重要原因。

我認為川劇最大的魅力在于它與生俱來的煙火氣。每個劇種都有自己的特點,川劇講普通人的故事,很多小人物在川劇中有自己的故事和光芒,我覺得這是川劇獨特的價值和魅力。

一直以來,很多行業内的專家都評價我的作品是具有先鋒性的。我的觀點是川劇藝術需要創新性繼承和多元化傳播。什麼叫創新性繼承?我認為一方面是我們要抓住川劇的本體,守住基本的特點和藝術特色。但是時代在進步,為了适應時代的發展,我們應該要去創新技術手段和表達方式。

現在我還跨界嘗試沉浸式戲劇,沉浸式戲劇讓觀衆可以近距離在演員身邊看表演,也可以和演員互動。我覺得這是非常有意思的。我希望我能成為一名“沉浸演藝架構師”。沉浸式戲劇的創作和演繹,除了需要編劇、導演外,還需要整體架構。比如項目開始的時候場地如何搭建,中間如何分表演區、遊戲區等。如果隻是單純做一個編劇、一個導演,是很難将沉浸式演藝項目落地的。所以這就是我下一階段會全力以赴去做的事情。

馮淅(旁白:《中國夢之聲·我們的歌》《一路唱響》《開播!情景喜劇》……畢業後就在北京從事影視行業工作的馮淅,曾參與制片了多部“爆款”綜藝。多年的從業經曆讓她積累了豐富的影視制作經驗。去年,她跟随團隊從北京來到了成都,開始書寫屬于成都的故事。)

新青年的出現(對話新青年這屆年輕人)6

綜藝是一類偏向于娛樂性的電視節目,在我看來,在娛樂性很強的綜藝裡進行優秀傳統文化的守正創新,是每個生産内容的人都在探索的課題,我認為,“優秀傳統文化”是個廣義的命題,并不是隻有穿上戲曲服裝、穿上漢服才是傳統文化,我們的生活其實和“優秀傳統文化”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我們在各自崗位上辛勤耕耘、創造美好生活,這源自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想這就是最好的一種表達。

煥煥(旁白:來自成都的“95後”煥煥,是中國第一位還原《山海經》角色的攝影師。“九尾狐”“鲛人”“夫諸”“嬰勺”……在她的鏡頭下,《山海經》中的神獸一個個活靈活現地出現在了人們眼前,它們或憂郁、或空靈、或冷清……網友們紛紛點贊:曾經覺得《山海經》中的世界虛無缥缈,沒想到合上書本還可以看到這些鮮活的神獸形象。煥煥說,她從未想到自己的作品會串聯起這麼多人的“山海夢”,她會把這個夢一個又一個編織下去。)

新青年的出現(對話新青年這屆年輕人)7

我主要拍攝了《山海經》、“十二花神”和“二十四節氣”。這些作品靈感都源于中華傳統文化。我用了拟人化表達方式,将大家熟知的傳統文化用鏡頭展現,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

為什麼想到還原《山海經》中的角色呢?小時候,奶奶常在睡前給我講一些神話故事,故事裡有九個腦袋的蛇、三隻腳的鳥,還有長着人臉的神獸……長大後,我才知道這些奇妙的故事源于《山海經》,好奇心一發不可收拾。我是一名攝影師,所以我就嘗試用鏡頭講述《山海經》的故事。

我記得拍攝第一個關于《山海經》的作品是2017年的夏天。有一天我去書店看到了一本有插圖的《山海經》,一翻開就看到了“乘黃”的插圖。插圖上的“乘黃”,全身雪白,背上長着三角形的長角,當時“乘黃”的拟人形态瞬間就出現在了我的腦海中。我嘗試着用3D打印做出乘黃的角,準備好服裝,去都江堰取景拍攝。後來,拍出來的作品我特别滿意,原來竟然真的可以把書上的神獸還原出來。這也讓我下定了決心:我要用鏡頭為大家講述《山海經》。

我拍一個作品時間不等,基本上都需要兩個月左右,時間最長的要半年。前期我會花很多時間研究角色,制作服裝和道具。比如我在拍攝“夫諸”時,用3D打印技術做出四根雪白的鹿角;在制作渾身長着鮮豔羽毛的“畢方”的服裝時,我用了上萬根羽毛一根根地染色、拼貼、縫制……可以這麼說,我為每個神獸都私人訂制了一套造型。我希望我的作品是既基于古籍記載,又具有現代美感的。

張翔(旁白:故宮中軸線、嶽陽樓……你能想象這些高大偉岸的建築,在方寸間被重新搭建嗎?你能想象這些精妙絕倫的榫卯結構,在手掌心中再現熠輝嗎?張翔和他的團隊,在中國古建築研究領域專家教授指導下,還原中國傳統建築營造技術。模型設計全部采用真實建築圖紙進行開發,曆時七年,完成了包括北京中軸線在内的近300款傳統建築木模型的設計與開發。接下來,張翔團隊還準備開發都江堰二王廟、廊橋的建築模型。他說,想讓更多人看到、了解成都的古建築。)

新青年的出現(對話新青年這屆年輕人)8

我的創業初期遇到了不少困難。在創業第二年廠房就失火,一切重來,那個時期真的非常困難。實話實說,最初還是蠻動搖的。因為古建築木模型太小衆了,前期完全無法盈利。時間和金錢成本都非常高。堅持下來是因為當時就一個想法:做下去,讓中國有一個真正做古建築木模型的知名品牌。我始終堅信,中國建築一定會讓世界震驚,也會引領新的世界潮流。

在我看來,中國古建築最大的魅力是在于古建築本身的詩意和溫暖。中國古建築基本都是木質結構,這與我們中國人骨子裡溫潤的品格相關,所以中國人對木制品有着天然的感情,我認為這就是中國古建築最大的魅力。

新青年的出現(對話新青年這屆年輕人)9

記者:千百年來,成都既傳承着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又孕育出獨具魅力的天府文化。成都兼收并蓄的包容力與強大的文化向心力,塑造出城市多元包容的氣質。能不能分享這給你們的傳統文化創新表達帶來了怎樣的滋養和助力?

林晨:我是土生土長的成都人,對這片土地由衷地熱愛。我表演過很多和四川、成都的曆史文化有關的作品。四川的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古蜀文化對于藝術創作而言都是寶貴的财富,四川省歌舞劇團一直緻力于挖掘四川和成都的文化元素,并通過舞蹈展現出來。我認為,舞蹈是世界上最讓人有共情力的藝術之一,所以我想通過我的舞蹈語言對外講述四川和成都的故事。在我看來,這就是對它們最好的創新。

潘乃奇:我在黑龍江長大,我的少年時期是在黑龍江這片土地上度過的。長大後去了北京讀大學,在北京,讓我對戲劇有了初步的認知,學到了很多專業上的知識。後來就來到了成都,成都是讓我獲得了成就感和價值認同的一個城市,所以對我而言,這三個地方代表了我人生的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是一次新的生命的獲得。

我為什麼會選擇來到成都呢?我小時候看過溫瑞安寫的一部武俠小說《兩廣豪傑》,講述了很多關于成都的故事,看完我就想長大以後一定要去浣花溪邊看一看。2006年的冬天,我第一次來到了成都,來了之後我發現這裡在嚴冬竟然到處都是綠色的。這讓我感受到了成都特有的生命力和一種欣欣向榮的狀态。

馮淅:我在成都看到了兩類不同的人,一類是從一線城市來到成都的人們,他們的工作節奏在快慢之間不斷轉換。一類是成都本地人,他們的特質就是慢悠悠的。成都本身的悠閑、惬意、不慌不忙,和當下城市飛速發展的現狀,都影響着每一個在這裡的年輕人。我想,沒有哪個地方比成都更适合做都市生活内容的綜藝了。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綜藝、影視作品都選擇到成都取景拍攝,我認為首先,成都既有滿足現代作品的都市感,周邊也有美不勝收的川西風貌、雪山、竹海等自然景觀。另外,成都能夠滿足錄影需要的錄影棚越來越多,産業服務的條件越來越好,“熟練工”也随之越來越多。過去做相關産業服務的可能都集中在北京、上海、橫店、象山等區域,随着成都的拍攝條件越來越好,自然會有越來越多的項目選擇成都。

我們團隊是如何講述成都故事,如何創新表達天府文化的呢?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講述成都故事一定要選好一個适配的載體,在這個載體之内我們再去講如何表達、表達什麼,而不是盲目地強行輸出。不适配的載體隻會起到反作用,對作品本身也是傷害。我們興文要做的就是把這個“載體”找好、培養好,市場上項目很多,項目本身的内容是否适配成都故事和天府文化、是否有周邊衍生價值、都是我們會做具體評估的重點。我希望我們傳遞的天府文化是自然根植于每個故事本身的,隻有這樣才能獲得觀衆的認同和有效傳播。

接下來還将推出哪些和成都相關的作品呢?在綜藝方面會繼續圍繞“歌聲和笑聲”兩大主題做内容,我覺得這也是最貼合“成都氣質”的選題,此外,我們還準備參與一個與北鬥衛星有關的影視劇項目——《蒼穹以北》。整個北鬥最後的組網是在成都完成的,這也是原汁原味的“成都故事”。

煥煥:《山海經》描寫角色時,一般都有一些地點特征描述,我會根據這些特征去尋找拍攝地。拍“應龍”時,我在浣花溪尋了個假山。拍“肥遺”時,我選擇了樂山一個帶小瀑布的山洞。讓我特别驕傲的是——我身在四川,四川有山川,有河流,有草原,有内海……是自然風光資源寶藏,所以很多時候我不出川就能找到很契合的拍攝地。

我一直在思考用鏡頭講述古老的古蜀文明。其實《山海經》中的很多故事都和古蜀文明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我目前已經着手準備拍攝古蜀文明了,希望可以通過我的鏡頭語言,可以讓更多人了解三星堆、金沙,了解璀璨的古蜀文明。

張翔:我之前在北京的工作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往上走,我在内心深處還是渴望做一份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業。回成都是因為這裡最适合自己,我覺得成都是魚和熊掌可以兼得的城市,既有休閑安逸的生活,又有年輕向上的活力。安逸生活才容易有好創意,我們團隊很多火花都是在河邊茶鋪、小巷美食中碰撞出來的。

之前做了很多北方的經典建築,其實南方的建築文化和文物也很獨特。目前的計劃是完成故宮項目後就找成都的古建築進行開發。我們已經找了二王廟的圖紙,應該會很快落地實施。另外,可能不久,我們會在成都打造一個“中國樂高”大樓,裡面都是中國的傳統建築模型,我想到時候一定會很壯觀。

新青年的出現(對話新青年這屆年輕人)10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盧星宇 實習記者 吳雅婷 澤登旺姆 責任編輯 何齊鐵 編輯 王鵑 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