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後,絲瓜就成了百姓的最愛。它清甜脆嫩的口感,拙樸的外形,淡雅的黃花,還有那如蔭的藤蔓,都在人們心中留下一片美好。
絲瓜原産自印度,唐末宋初傳入我國,逐漸成為我國人們常吃的蔬菜之一。在宋代已有一些文人寫詩時寫到了絲瓜,如宋代方鳳寫的《寄柳道傳黃晉卿兩生》中有:“依依五絲瓜,引蔓牆籬出”等。另一種說法是絲瓜是明代才引種到我國。明代李時珍編寫的《本草綱目》中有:“絲瓜,唐宋以前無聞,今南北皆有之,以為常蔬。”
絲瓜嫩的時候,絲瓜肉可以做菜吃。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指出:“嫩時去皮,可烹可曝,點茶充蔬”、“其花苞及嫩葉、卷須,皆可食也。”
絲瓜青藤綠葉,結瓜時節,一條條絲瓜垂挂在架上,着實給人一種清淡雅緻的美。瓜雖算不上是一種高貴的植物,曆代文人卻偏愛絲瓜。
絲瓜
宋-杜汝能
寂寥籬戶入泉聲,不見山容亦自清。
數日雨晴秋草長,絲瓜沿上瓦牆生。
漫興 其二
宋-張镃
茆舍絲瓜弱蔓堆,漫陂鹎鴨去仍回。
開簾正恨詩情少,風捲野香迎面來。
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宋-範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春日田園雜興
宋-君端
白粉牆頭紅杏花,竹槍籬下種絲瓜。
廚煙乍熟抽心菜,策火新乾卷葉茶。
草地雨長應易墾,秧田水足不須車。
白頭翁妪閑無事,對坐花陰到自斜。
詠絲瓜
宋-趙梅隐
黃花褪束綠身長,白結絲包困曉霜。
虛瘦得來成一撚,剛偎人面染脂香。
館内幽懷
元-郝經
狂花野蔓滿疏籬,恨殺絲瓜結子稀。
獨立無言解蛛網,放他蝴蝶一雙飛。
和溪道中
元-劉崧
深深黃竹兩三家,丘隴高低徑路斜。
犬吠柴門楓葉下,一籬寒日蔓絲瓜。
絲瓜
明-張以甯
黃花翠蔓子累累,寫出西風雨一籬。
愁絕客懷渾怕見,老來萬縷足秋思。
種蔬
明-蘇仲
角豆穿籬石,絲瓜繞屋椽。
打畦分嫩韭,春雨翠呈鮮。
諸公以絲瓜詩韻險複賦一首
明-吳俨
不向東陵學種瓜,偶攜一本自鄰家。
苞中未見青絲縷,架上先看滿眼花。
雙實交加垂曉露,數莖蟠結挂秋蛇。
天寒百卉凋零後,老蔓青青更茁芽。
安心
現代-潘樂樂
安心處處是吾家,一卷殘書日又斜。
小院野塘人不到,紅蜻蜓抱碧絲瓜。
絲瓜
宋-杜汝能
寂寥籬戶入泉聲,不見山容亦自清。
數日雨晴秋草長,絲瓜沿上瓦牆生。
漫興 其二
宋-張镃
茆舍絲瓜弱蔓堆,漫陂鹎鴨去仍回。
開簾正恨詩情少,風捲野香迎面來。
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宋-範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春日田園雜興
宋-君端
白粉牆頭紅杏花,竹槍籬下種絲瓜。
廚煙乍熟抽心菜,策火新乾卷葉茶。
草地雨長應易墾,秧田水足不須車。
白頭翁妪閑無事,對坐花陰到自斜。
詠絲瓜
宋-趙梅隐
黃花褪束綠身長,白結絲包困曉霜。
虛瘦得來成一撚,剛偎人面染脂香。
館内幽懷
元-郝經
狂花野蔓滿疏籬,恨殺絲瓜結子稀。
獨立無言解蛛網,放他蝴蝶一雙飛。
和溪道中
元-劉崧
深深黃竹兩三家,丘隴高低徑路斜。
犬吠柴門楓葉下,一籬寒日蔓絲瓜。
絲瓜
明-張以甯
黃花翠蔓子累累,寫出西風雨一籬。
愁絕客懷渾怕見,老來萬縷足秋思。
種蔬
明-蘇仲
角豆穿籬石,絲瓜繞屋椽。
打畦分嫩韭,春雨翠呈鮮。
諸公以絲瓜詩韻險複賦一首
明-吳俨
不向東陵學種瓜,偶攜一本自鄰家。
苞中未見青絲縷,架上先看滿眼花。
雙實交加垂曉露,數莖蟠結挂秋蛇。
天寒百卉凋零後,老蔓青青更茁芽。
安心
現代-潘樂樂
安心處處是吾家,一卷殘書日又斜。
小院野塘人不到,紅蜻蜓抱碧絲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