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河南日報網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體義
7月25日,正在福州舉行的世界遺産大會傳來喜訊,“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項目順利通過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評審,成為我國第56處世界遺産。
記者發現,本次泉州申遺的22處代表性古迹遺址不僅包括市舶司遺址、德濟門遺址等考古發掘遺址,還有洛陽橋、安平橋、江口碼頭等橋梁碼頭,其中洛陽橋更是引起了記者的關注。
洛陽橋不應該在河南洛陽嗎?怎麼福建泉州也有洛陽橋,泉州的洛陽橋和河南的洛陽有什麼關系?
記者26日采訪了曾參加2003年“從洛陽到洛陽——客家遷移萬裡尋蹤”系列活動的文化學者于茂世、著名民俗學專家孟憲明。
泉州洛陽橋,又名萬安橋,位于泉州洛陽江的入海口處,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橋,《泉州府志》稱之為“海内第一橋”,其“筏型基礎”“種蛎固基法”,是中國乃至世界造橋技術創舉,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它與北京的盧溝橋,河北的趙州橋,廣東的廣濟橋并稱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橋。在泉州申遺資料中這樣評價洛陽橋:洛陽橋是泉州運輸網絡發展的裡程碑,它加強了泉州與閩北和内陸的陸運聯系,開啟了宋元泉州3個世紀的造橋運動,推動了國家口岸水陸轉運系統的建立與完善。
于茂世說,當年“客家萬裡尋蹤”的起點是洛陽市洛陽橋,終點是泉州洛陽橋,到了泉州我們也很吃驚,泉州洛陽橋是洛陽江的入海口,洛陽橋位于洛陽鎮。洛陽鎮的大街小巷上滿目都是“洛陽”——洛陽鎮、洛陽村、洛陽石雕、洛陽醫院、洛陽派出所、洛陽供電廠、洛陽集貿市場、洛陽華僑聯誼會、洛陽小吃部……遍地“洛陽”,仿佛又回到了河南的洛陽。
泉州修個大橋為什麼取名洛陽橋?
于茂世說,這個問題當時我們問過當地鎮政府的一個領導,他回答說這兒的居民大多是客家人,祖先來自中原河洛一帶,自稱河洛郎,說的話還叫河洛活。他介紹說,洛陽的得名,來自于一個傳說——唐玄宗當年來到這兒,看到這兒的風物地貌頗似帝都洛陽,就把這兒叫洛陽了。傳說不是曆史,洛陽鎮之所以得名,還是與大量的中原移民有關,他們到這裡後,因為懷念故土河洛地區,又看到這裡的山川地勢很像古都洛陽,于是就把這個地方取名為洛陽。其實,這不是一個孤立現象,中原人在遷移過程中有一個“地(名)随人走”的風俗習慣。在萬裡尋蹤過程中,沿途發現了大量的與“洛”“洛河”“洛陽”等有關的地名,比如江西的廬陵有“洛陽河”“洛陽大屋”,安徽的淝水有“洛河鎮”等等。
民俗學專家孟憲明分析說,客家人要保持中原文化的根性,方式有多種,像洛陽橋等建築文化是一種,說河洛話是一種,其中最大量的是民俗文化。客家人穿中原的衣裳,客家人過中原的節日。耕讀傳家,這是中原文化的又一特點,客家人記得最牢。客家的根在中原,客家人一直在努力傳承和發展優秀的中原文化。
泉州有洛陽橋,河南洛陽的洛河之上也有座洛陽橋,屢修屢壞,如今還有遺迹尚存。從洛陽河到洛陽江,從黃河邊的洛陽橋到東海邊的洛陽橋,客家這條源出中原的江河生生不息地奔流着,一個浪潮又一個浪潮地湧流而來,從中國的中原到中國的南部,承載了一次次地域政治結構的改變,托舉着文化中心的轉移,數不盡的曲折磨難都不曾磨滅自身的辨認特征,所有的歸結都在于數千年前已然成形的統一的中華文化體系,無論政治社會的動蕩和分裂,無論經濟的衰落和騰躍,整體文化的向心力始終凝聚着中華民族的精神。
本文來自【河南日報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