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仍在繼續,家長們也是不敢馬虎。
同時,科大大還得提醒各位,除疫情外,另一種可怕的病毒也正來勢洶洶!
它就是EB病毒!
近期在家長群裡就流傳着“EB流感”大爆發的消息: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EB流感究竟是何方神聖?真的這麼可怕嗎?
今天科大大(ID:kexueyuer2012)就來跟大家唠一唠關于EB的那些事兒!
1
EB流感大爆發?假的!别信!
看到家長們人心惶惶,科大大必須站出來辟個謠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為什麼會出現EB流感大爆發的消息呢?
科大大認為是流感與感染EB病毒都有發熱,而且都比較容易出現高熱不退的症狀,所以家長就把二者混淆了!
那EB病毒究竟是什麼呢?科大大來給大家解析一下!
EB病毒是一種自限性病毒,主要通過唾液,以及口對口進行傳播。
寶寶的免疫力低,更容易中招!特别是5歲以下的寶寶,感染EB病毒的幾率高達90%!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除了發熱,EB病毒感染典型的前驅症狀還包括頭痛以及比較明顯的乏力感。
如果沒有及時就醫治療,有可能會出現肺炎、腦炎、心肌炎、EB病毒相關性嗜血細胞綜合征等并發症。任何一個并發症都是緻命的呀!
不過大家也不要驚慌,隻要早期做好對症治療,不要引起并發症,一般在1周左右便會有所好轉。
2
一摸兩看!鎖定EB病毒!
EB病毒又名“親吻病”,和流感最相似的地方就是:寶寶發病初期會發燒!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除了發熱以外,典型的EB病毒感染的前驅症狀還包括頭痛以及比較明顯的乏力感。
如果病毒沒有被免疫系統消滅,這時就很有可能發展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典型表現為:發熱、咽炎、淋巴結腫大。
下面3步簡單的操作可以幫助爸爸媽媽明确情況:一摸兩看!
1、摸脖子:爸爸媽媽可以摸一摸寶寶的脖子,是否有異常的腫塊。因為親吻病會導緻淋巴結腫大,頸部的淋巴結腫大最明顯。
2、看眼睛和皮膚:注意寶寶是否出現眼睛水腫,身上皮膚有沒有出現皮疹。
3、看咽喉:有的寶寶會出現咽部腫脹充血,導緻呼吸或者吞咽困難,還有的寶寶扁桃體表面出現白色的滲出物或形成假膜,爸媽可以掰開寶寶的小嘴巴看看。
幾乎所有的傳單患者都會出現淋巴結腫大,98%出現發熱,85%出現咽炎,這是EB感染與其他常見發熱疾病不同之處。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之前就有媽媽給科大大留言,說自家娃感染了EB病毒,幸好及時去醫院就診了,全家差點被吓破膽!
由此能看出,在不出現并發症的情況下,親吻病的發熱時間比流感更長,且潛伏期更長。
EB病毒如此坑娃,那娃們到底是怎麼感染上的呢?往下看☟
3
EB最大傳染源,竟是大人!
科大大毫不誇張地告訴各位爸爸媽媽,90%以上的成年人都攜帶EB病毒,所以說寶寶最大的傳染源就是周圍的大人們!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要想預防EB病毒,一定要注意這些身邊的小事:
1、爸爸媽媽不要用嘴巴試溫度和吹涼食物,不要用嘴巴喂寶寶;
2、家裡常備公筷,使用公筷給寶寶夾食物,寶寶要有一套自己的餐具;
3、肉要做熟,蔬果要洗淨!
千萬别看到寶寶可愛就想親,你這一口很可能會是寶寶遭罪的起因,尤其是以下這幾類人,堅決不能親寶寶: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5歲以下的寶寶免疫力還未發育完善,所以對寶寶的關注要更細緻一些,對于想親吻寶寶的親戚、朋友,就委婉謝絕吧!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也可以在嬰兒車上面貼一個明顯的标識。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另外要教寶寶親吻别人的時候親臉頰,不要直接碰到嘴巴。
同時,在飲食上也要多加注意呦!寶寶不生病,就是全家的福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