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匈人和西漢的匈奴有什麼關系

匈人和西漢的匈奴有什麼關系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17:11:35

匈奴,是對存在于我國戰國時期到五胡十六國時期,北方少數民族中的一支的代稱。在後來也常常被作為北方少數民族總的代稱,如嶽飛的《滿江紅》中寫到的:"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匈奴民族作為長期生活在我國北部的遊牧民族,因為其對于領土的強烈渴望,以及強大的而富有機動力的軍事力量。長期對中原王朝的統治構成威脅。

匈人和西漢的匈奴有什麼關系(匈奴和他的天之驕子)1

因為這個原因,從戰國開始,當時尚且沒有實現統一的諸侯國們,便開始積極地修建長城來抵禦可能的來自匈奴的入侵。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将所有諸侯國曾經修建的長城連接起來,構成了後來舉世聞名的"萬裡長城"。那麼,長期作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的匈奴,是怎麼強大起來的呢?其巅峰時期又有多麼強大呢?

匈奴這個民族,最早見于中國古代文獻的時代是在周慎靓王三年(前318),匈奴和中原的燕、趙、韓、魏、齊五國一起率軍攻秦。這時的匈奴顯然還不夠強大,尚不足以對中原的諸侯國的存在構成威脅。(否則就不是五國和他一起率軍攻秦了,而是戰國七雄一起率軍征讨他了。)他真正開始算得上強大到對中原的諸侯國構成威脅,要到戰國末期了。

在戰國末期,中原地區雖然統一的趨勢逐漸增強,但位于北方的遊牧民族們卻在塞外率先相互結盟,形成了跨民族聯盟,并逐漸形成月氏、東胡以及匈奴這三大勢力。這個時候,感到自己受到威脅的諸侯國們,才像筆者開篇所提到的那樣,紛紛開始修建長城,以防備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

不過,此時的匈奴雖然初步強大起來,但遠稱不上到達巅峰。因為,這個時候的中原以西,還有一個更加如日中天的"虎狼之國"——秦國。當秦始皇即位後,在花費了十年時間消滅了中原的其他六國之後,作為曆史上堪稱"千古一帝"的強勢君主,自然是無法忍受在自己國家的北方有一個像"達摩克裡斯之劍"一樣的勢力,日日夜夜對自己造成威脅。

于是,秦始皇讓名将蒙恬,率領着30萬強大的秦軍,向北讨伐匈奴,收複了河套之地,并擊退匈奴七百餘裡,屯兵于上郡。蒙恬在上郡屯兵的同時,還吸取戰國時期據險而守的經驗,把燕、趙、秦長城連接起來,修建了"萬裡長城"。還修築了北起九原、南至雲陽的直道。在他駐守北方的十多年裡,匈奴懾于其威猛,不敢侵犯秦國。

匈人和西漢的匈奴有什麼關系(匈奴和他的天之驕子)2

但當秦朝在始皇帝去世後,秦朝便在秦二世的統治下陷入了混亂。而匈奴卻迎來了他們的新首領——冒頓單于。這位冒頓單于堪稱是匈奴曆史上最為傳奇的頭領,就是他創造了"天之驕子"這個詞,并用其來形容匈奴。在他的統治下,匈奴的實力真正的走向了巅峰

在冒頓單于即位後,匈奴相比與月氏和東胡還處于弱勢。尤其是東胡,多次向匈奴進行挑釁。先是向冒頓索要千裡馬,大臣認為千裡馬是匈奴之寶,不可送人,冒頓卻同意了;再向冒頓要他的一名阏氏(妻子),大臣認為單于的女人不可送人,冒頓居然又同意了:當東胡趾高氣昂地第三次向匈奴要求一千裡的無人區時,大臣學"聰明"了,紛紛表示同意。

但冒頓卻大怒:"土地乃是國之根本,怎麼可以随意送人。"于是斬殺了同意的大臣,并且親自跨上戰馬,出征東胡。東胡一直毫無戒備,直到兵臨城下才反應過來,于是直接被匈奴滅亡。冒頓乘勝追擊,在收割了東胡的戰果後,立即發兵,向月氏進攻。驅逐了月氏後,繼續向南吞并了樓煩等部落。并且奪回了被秦朝收複的河套地區。

匈人和西漢的匈奴有什麼關系(匈奴和他的天之驕子)3

由此可見,冒頓是一個極度重視土地的君主。這在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裡是十分少見的,他的思想更接近于農耕文明的君主。于是,難免和本身就極度重視土地的中原政權起沖突,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白登之圍"。冒頓接連騷擾漢朝邊界,導緻劉邦親自率軍反擊。冒頓引誘劉邦孤軍深入,以精銳大軍将劉邦包圍在白登山整整七天。這一戰,導緻漢朝最終選擇避其鋒芒,與匈奴和親,這種情況一直到漢武帝時期才開始改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