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塘鲺養殖技術

塘鲺養殖技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4 05:26:16

塘鲺養殖技術?春季(陽曆3-5月)氣溫逐漸回升,一般在10-20攝氏度之間,水溫環境比較适宜于各種病源體生長繁殖,尤其4-5月是魚類發病的高峰季節---大麥黃早春魚苗孵化時,魚卵易患水黴病;魚苗主要患車輪蟲、小瓜蟲、指環蟲、複口吸蟲、魚虱等魚病;春季成魚易患微生物魚病,如病毒性出血病、腸炎、爛鰓、打印病、鲢碘孢子蟲病,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塘鲺養殖技術?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塘鲺養殖技術(塘鲺飼養的方法)1

塘鲺養殖技術

春季(陽曆3-5月)氣溫逐漸回升,一般在10-20攝氏度之間,水溫環境比較适宜于各種病源體生長繁殖,尤其4-5月是魚類發病的高峰季節---大麥黃。早春魚苗孵化時,魚卵易患水黴病;魚苗主要患車輪蟲、小瓜蟲、指環蟲、複口吸蟲、魚虱等魚病;春季成魚易患微生物魚病,如病毒性出血病、腸炎、爛鰓、打印病、鲢碘孢子蟲病。

夏季(陽曆6-8月)氣溫一般在26-28攝氏度之間,魚類發病比春季略少,此時魚種逐漸長大,抗病力有所增強。因此纖毛蟲、鞭毛蟲魚病逐漸減少。另外據調查夏季還持續存在春季的微生物魚病,有爛鰓、出血、赤皮、腸炎、打印病等。此時,寄生蟲有錨頭鳋病較為普遍。盛夏時,高産塘往往容易發生泛塘。

秋季(陽曆9-10月)氣溫逐漸下降,氣溫一般在23-15攝氏度之間,水溫環境基本和春季相似,尤其8-9月是魚類發病的高峰季節---“百露心”,夏花魚種主要患車輪蟲、小瓜蟲、指環蟲、複品吸蟲、魚虱等魚病,秋季大規格魚易患微生物魚病,如病毒性出血病、腸炎、爛鰓等病。

冬季(陽曆12-2月)氣溫較低,一般在3-6攝氏度之間,一般很少發生魚病。冬季是魚種放養時期,往往因拉網或運輸擦傷魚體,亦可發生水黴病;當水溫較高時,有可能産生斜管蟲病和小瓜蟲病等;越冬魚類在水溫低于10攝氏度時,由于越冬房氣溫和水溫的溫差過大,魚缺氧浮頭時引起頭頂部凍瘡。

春夏秋冬随着氣溫的變化常見魚病目前初步歸納起來有12種,其中寄生蟲病主要有7種:車輪蟲病、小瓜蟲、指環蟲、錨頭鳋病,魚虱病、鲢碘孢子蟲病,中華鳋病;微生物病主要有5種:出血病(赤皮病)、腸炎、爛鰓病,打印病、水黴病。俗話說:“養魚不瘟,富得發昏”。在養魚的生産中,一旦發生了魚病,輕者會影響魚類的生長、發育,重者會造成一部分魚死亡,因此必須要重視魚病的防治工作,積極貫徹“無病早防,有病早治”的方針。

錨頭鳋雌蟲頭部鑽入宿主肌肉中,造成組織的損傷、發炎、形成潰瘍。病魚焦躁不安,食欲減退,魚體消瘦,遊動緩慢。6-10厘米的魚種可發生魚體畸形彎曲,失去平衡。露在魚體外面的蟲體上常有累枝蟲等原生動物、藻類和黴菌附生,當嚴重感染時,使魚體上好似披着蓑衣樣,從而增加了魚體的負擔,影響病魚的活動能力。魚口腔内有大量蟲體寄生時,使病魚口腔不能關閉,無法攝食而死。鲢、鳙等鱗片較小的魚,由于錨頭鳋的寄生引起周圍組織紅腫發炎,因而皮膚上形成石榴子樣的紅斑。錨頭鳋寄生于草、鯉等鱗片較大的魚時,則使寄生部位的鱗片被蛀成缺口,鱗片色澤較淡,寄生處亦出現充血的紅斑,但一般腫脹不明顯。

魚放養前進行檢查,發現有錨頭鳋寄生時,先清除,後用高錳酸鉀浸洗後再放養。

塘虱魚的生物學特性:塘虱魚是一種喜陰怕陽、群居底栖、以攝食動物性飼料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在天然水域,它常以水中的小魚蝦、昆蟲以及其它動物的腐屍為主要飼料。但人工養殖是利用水蚯蚓、枝角類或蠶蛹、屠場的下腳料等,也可以用魚粉、花生麸、玉米粉等配合制成人工飼料進行喂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