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裡的故事大多發生在森林,那裡當然有山了,于是從小便記住了“太陽落山”這個說法,這現象每天都理所當然的發生,很正常啊,可瀛瀛問的對呀,為什麼要說“太陽落山”(太陽下山),而不是說“太陽落天”呢?
你知道嗎?
由于古時候科技并不發達,自然對地球的公轉和自傳運動無從了解。當古人對自然現象的成因不能理解時,往往會借助想象,創造出各種各樣的神話傳說,以表達對自然界發生的各種現象的揣測。
古時,人們會尋找依山傍水的地方居住,因為這些地方能夠滿足人們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要,但這些地方使人們的視野受到限制。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太陽“東升西落”,“南望昆侖,西望大澤”,世界的西南邊是“昆侖”,而神話傳說中,人們想象是誇父将太陽趕下了昆侖山,當太陽“落下”的時候,自然會以山為參照物,所以就沿襲了“太陽落山”的說法。
現代,我們最常用詞語中仍舊遺留着遠古時對太陽運動認識的痕迹,就比如瀛瀛所問的這個問題,還有如“太陽東升西落”、“日出”、“日落”等等,這些詞語裡都隐含着古代的觀念:太陽從大地上升起,落下……。同時,這些詞語也伴随着神話、文學、語言等方式傳播至今。
太陽落山,實際是代表一定的時間
古代并不具備嚴格的時間意義。從遠古由簡單的日影判斷,到采用天文儀器“重儀”,初期觀測太陽,是依據太陽的運行進行簡單的劃分。古時,太陽一般落山是指酉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約為北京時間17:00~18:59);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胧,故稱黃昏(約為北京時間19:00~20:59).
《淮南子·天文訓》記載:五時辰制。其名稱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隅中、正中、少還、鋪時、大還、高舂、下舂、縣(懸)東、黃昏、定昏。
漢代之前,這些稱謂多有不同,直到漢代太初年間,我國實行了太初曆,“其以一日分十二時,而以幹支為紀。”(趙翼《陔餘叢考》卷34)才基本定型定名。
宋以後把十二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這樣,子初、子正、醜初、醜正……依次下去,恰為二十四時辰,同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緻。十二時表時獨特、曆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對人類天文曆法的一大傑出貢獻,也是我國燦爛的文化瑰寶之一。
原來,“太陽落山”看似這麼平常的詞語由來已久哦……
參考資料:《山海經》、《淮南子·天文訓》、《搜神記》、時辰網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