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過完年,再說”。這句過年流行語,等過了元宵節,就不能用了。這種拖延症,是病,得治。中國人都是過完元宵才算過完年。那麼這最後一天年(元宵節)您的家鄉是怎麼過的呢?
來看看青海人的元宵節。青海民間元宵節又稱為"燈節",青海正月十五鬧元宵的風俗很多,從古至今,尤其是青海河湟地區有觀花燈、鬧社火、逛廟會、跳茅火、吃元宵等活動。
逛花燈
元宵之夜,人群熙攘,花燈滿城
花燈,又名"彩燈",是我國傳統農業時代的文化産物。
元宵之夜:一家老少出門觀燈看社火表演,賞花燈。猜燈謎。
燈是謎的載體,謎是燈的翅膀。
元宵節通過賞燈猜謎,使人們在享受樂趣中增長知識,留住美好的記憶。燈謎之所以代代相傳,其原因亦正在這裡。這裡大家也不妨猜猜這幾個燈謎:
1、愛好旅遊(打一成語)喜出望外
2、翹翹闆(打一成語)此起彼落
3、 一隻小蟲生得怪,嘴巴長在天靈蓋。 (打一字)謎底/答案:雖
4、上弦下弦星星點點 (打一字)謎底/答案:弱
5、啞巴打手勢(打一成語)不言而喻
湟源排燈
流傳于青海省湟源縣的一種漢族民間節日燈彩藝術。湟源排燈起源于商号廣告牌燈箱,在裡面點燃蠟燭,挂在商号大門上,後來逐漸發展成有底座、圖案,形式多樣的燈彩藝術。湟源排燈是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典型代表,充分體現了湟源排燈河湟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收藏價值和研究價值。2006年5月20日,該遺産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觀賞酥油花
每年元宵節,青海塔爾寺都要舉行規模盛大的酥油花燈會,吸引了衆多的各族信民和中外觀光客。技藝,為"塔爾寺三絕"(酥油花、壁畫、堆繡)之一。
酥油花最早産生于西藏本教,是施食供品上的小小貼花。按印度傳統的佛教習俗,供奉佛和菩薩的貢品有六色,即花、塗香、聖水、瓦香、果品和佛燈,可當時天寒草枯沒有鮮花,隻好用酥油塑花獻佛,由此形成藝術傳統。2006年5月20日,該遺産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如此震撼的酥油花,人們稱贊它栩栩如生的同時,更應該為創作的僧侶們點贊。小編也被他們虔誠之心所打動了。酥油花的制作是一項巨大的工程。為了不使彩油因手溫而融化掉,藝僧們在零度以下的低溫房間内,還要把手指不時伸進結有冰塊的冷水盆裡,降低手溫,他們幾乎是用麻木的手指去塑造聖潔的酥油花,要是沒有一顆對酥油花絕對虔誠的心,在數十天嚴寒的冬季制作中,一般人是受不了的。
正月十五,到塔爾寺看酥油花 “此‘花’隻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觀。”
鬧元宵,看社火
正月裡,青海各地區就開始表演社火。元宵節當天會在各州縣區進行彙演。大街小巷,鑼鼓喧天,熱鬧非凡。不同地方社火的表演各不相同,一般鬧的社火主要有耍龍燈、舞獅子、假面戲、踩高跷、劃旱船等。随着時代的進步,很多青海的傳統社火項目像啞巴兒、燈官、蠟花姐兒、胖婆娘等都已經逐漸消失了。
逛廟會
廟會其形成的物質條件是集市,其次是宗教文化背景。廟會時,農工商皆定期赴會,參加貿易,同時亦舉行相關的文藝演出,如舞蹈、戲曲、花會等。
鬧元宵,跳茅火
元宵之夜:小孩們按捺不住心中的興奮,早早從家中抱出麥草,三步一堆,在公路邊、小巷道擺起陣營,長度約有二三百米。随着一聲令下,負責分段點火的人們便一緻行動将麥草堆點燃。 此時,老人、小孩、婦女井然有序地從火堆的這一頭跳躍而過,奔向火堆的另一頭,再次折回來,來來去去,往返好多次。在跳躍中,大家不顧煙熏火燎,不惜火焰傷身,年幼者或蹦跳于火堆兩側,或竄入跳躍者隊伍,橫鏟一腳,擾亂跳躍人的步伐,使其收不住腳步,踩踏在火堆上,一時火星四濺,引來一片嘩然。
元宵之夜,熱氣騰騰
吃元宵寓意阖家團圓
元宵俗稱“湯圓”、“湯團”或“圓子”、“團子”,南方人還稱為“水圓”“浮圓子”。每到正月十五,幾乎家家戶戶都要煮上一鍋熱氣騰騰的元宵,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坐在一起吃。
元宵、湯圓,傻傻分不清楚?
元宵是“搖”出來的,餡料切成小方塊,放入盛滿糯米粉的簸箕裡搖,邊搖邊灑水,直至成型;湯圓是包出來的,糯米加水和團,像包餃子一樣加入餡料,揉成圓球。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