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如何看待中小學生身材焦慮現象

如何看待中小學生身材焦慮現象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7-21 11:23:44

進食障礙群體多為青少年及年輕女性

12歲-35歲居多,平均年齡在18歲左右

“沒有一個女生覺得自己不胖。”

這可能是對當下中國女性身材焦慮的最準确表達。腿太粗、臉太圓、背太厚......女性總有嫌棄自己的無數理由,當這些理由轉化成焦慮時,會讓人一次次産生自我懷疑。而這些自我懷疑和焦慮的外化,也許就是越來越極端的減肥方法。

某檔明星真人秀中,一位女藝人吃完宵夜後表示“等下再去摳一下”。她所說的“摳”是指“催吐”,即使用各種方法,引導促進嘔吐的行為。這種方法看起來既可以享受美味,又不會發胖。

使用催吐法減肥的人不在少數,他們把自己稱為“兔子”。這個群體排外且隐秘,擁有自己的話語體系。暴食叫“撸”,吐的過程稱作“生”,“ls”是“撸生”,指暴食後再吐出來。催吐也有不同的方法,“sd”是“手動”,指用手指催吐。有的“兔子”可以“zr”,即“自然”,指無須借助任何外部工具催吐,這需要一定的實踐經驗。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主任、進食障礙診治中心負責人陳珏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醫學上催吐被稱為補償性行為。進食障礙患者在暴食之後由于擔心體重增加,而采用的一系列補償方式,包括催吐、過度運動、濫用瀉藥,或者完全不吃東西。

事實上,催吐會引起各種不良反應。陳珏表示,“反複催吐胃酸會灼傷食道、咽部、腐蝕牙齒;酸反複刺激腺體,出現下颌下陷、唾液腺的腫脹,導緻催吐的人臉比較寬。此外,吐掉胃酸将導緻電解質的丢失以及紊亂,臨床上将出現抽搐、休克、癫痫發作,甚至心律失常導緻心髒的驟停,乃至死亡。”

無法停止催吐的女孩

小敏的身材焦慮從小就有。小學三年級時,學校組織體檢,全班女生稱體重,隻有她一百多斤,那時候她就覺得自己是個胖子。高二節食運動減肥瘦了10斤後,小敏開始出現暴食行為。

害怕再次變胖的小敏,在減肥貼吧裡了解到催吐方法。貼吧裡聚集着700多萬個身材焦慮者,他們分享着各種減肥方法,比如辟谷、針灸、抽脂等等,還有微商趁機售賣減肥藥。在這裡,健康和安全被抛在腦後,瘦成為了唯一目标。

小敏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催吐是在冬天,廚房特别冷。為了把食物吐出來,她站在洗手台前,往自己的胃裡灌冷水,灌進去再吐出來,像在給自己上刑。她想要吐得幹淨,于是往胃裡灌洗潔精,反反複複,直到把胃完全清空才會停止。第二天她發了一場高燒,但看到食物脫離身體,她還是有種如釋重負的輕松感。

小敏說自己是最早使用工具催吐的那批人,從一開始身邊有什麼用什麼,到後來在貼吧認識的朋友教她使用胃管催吐,“這個方法是她自己發明的,她說那樣更容易吐出來。”現在,小敏已經把工具換成了更專業的催吐管。

如何看待中小學生身材焦慮現象(中小學生身材焦慮)1

某電商平台售賣的催吐管

記者從某電商平台網購了一組催吐管“新手套裝”,由4根直徑11mm-13mm不等的塑膠管組成,售價130元。賣家稱需将催吐管插進胃裡50cm,使食物順着管子吐出來,平均一個月可瘦十幾斤,且使用無異物感,相對手動催吐無副作用。催吐管以“兔兔管”、“仙女管”的代号在電商平台上大量售賣,月銷量數以百計。

每月,都有數以百計的人,為了變瘦,把異物感明顯的塑料管捅入自己的胃裡。

而商家口中的“無副作用”,是小敏時不時出現手麻、手抖,甚至昏厥……因為不斷大量進食,她的咬肌開始變得發達,催吐反上來的胃酸,讓她的嗓子開始嘶啞。

暴食和催吐帶來的副作用,不僅僅體現在生理和外表,還有她的内心。病恥感讓小敏不敢與家人朋友一起吃飯,害怕别人評價她的食量,也擔心吃多了沒有地方吐。即使聽到别人誇她吃不胖時,她也隻會覺得刺耳,“因為我知道自己是在作弊”,小敏說。

陳珏呼籲患者勇敢面對自身情況,擺脫病恥感。“暴食是由于過度節食導緻身體激素發生變化,這就是一種疾病,并不是因為不自律。”陳珏表示,對于進食障礙患者,家庭的支持非常重要,同時建議尋求專業的醫學幫助。

從節食減肥發展到暴食催吐,如今小敏已難以與食物和平共處,幾乎每天都會暴食催吐。小時候肥胖的陰影一直籠罩着小敏,即使現在隻有九十幾斤,她對自己的身材仍不滿意,“像我這樣的女孩,有很多瘦到五六十斤也還是會覺得自己胖。”

節食減肥的中小學生

近年來随着短視頻、網紅文化的發展,A4腰、反手摸肚臍、鎖骨養魚……大量關于身材展示的圖文視頻刷屏,無不展示出人們對瘦的追求愈演愈烈。而在屏幕前熱烈追捧的跟随者中,就有不少是00後乃至10後的中小學生。

小玥今年14歲,進入初中後,因身材問題遭到同學嘲笑,她在疫情期間開始節食減肥,嚴控卡路裡攝入。極端減肥讓小張成果顯著,卻因運動過量和節食,陷入了暴食和催吐的怪圈。

一開始,小玥隻是吃撐了吐,到後來演變成不能容忍自己胃裡有一丁點食物,最多一天催吐過5次。“那是一種不勞而獲的快感。我既可以吃這麼多東西,又可以很瘦很瘦。”

9月份,小玥被确診為進食障礙。進食障礙和催吐導緻她食道受損、脫發、月經失調。疫情過去後,她隻去過一次學校,之後便辦理了休學。“我擔心自己的進食狀況會被當作異類,如果看到别人吃得比我少,我會很焦慮。”

陳珏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進食障礙群體多為青少年及年輕女性,12歲-35歲居多,平均年齡在18歲左右。對于還處于觀念塑造期的中小學生,隻能通過一步步地矯正自己,來迎合大衆審美。

在小玥看來,學校裡的風氣就是“以瘦為美”。那些原本就比她瘦的女生,也沒有停止過減肥的念頭。她們不吃晚飯,或者一天隻吃一頓,每次吃完飯都要上秤稱體重。下課的課間,女孩們會聚在一起讨論如何減肥。“她們會在網上看到很多減肥方法,比如二十八天減肥法、某某明星減肥法,也不管科不科學,就去效仿。”

如何看待中小學生身材焦慮現象(中小學生身材焦慮)2

初中生減肥記錄帖

很多中小學生因為喜歡的選秀節目和各類女團,開始追求“白幼瘦”的女團風審美。小玥的同學們會模仿短視頻中的女生秀身材,比如曬筷子腿、馬甲線、反手摸肚臍等。“現在很多六年級和初一的學生也會秀,她們覺得自己的鎖骨能放個硬币養個金魚,就很了不起。”

如何看待中小學生身材焦慮現象(中小學生身材焦慮)3

鎖骨放硬币

雖然進食障礙與個人心理有關,但已深入中小學的節食減肥風氣很難不追責到社會環境。在陳珏看來,以瘦為美的主流審美觀正在深刻地影響着年輕人。“大量小學生、初中生不吃午飯,他們減肥的想法從哪來的呢?社會對美的引導,到處都在說如何瘦身塑形,無形中營造了這種氛圍——瘦了以後可以變得多好看。”陳珏認為,在小中學以及大學的心理衛生健康課程中,應該加入對于美、減肥、飲食等問題的讨論。“應該從學校就開始關注這個問題,每個人應該有不同的美,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瘦就是美。”

父母的理解支持以及積極地接受治療後,小玥已經逐漸從暴食催吐的怪圈中走出來,“我開始告訴自己,美是多元化的。雖然我沒辦法改變整個時代的審美,但我現在會讓自己保持一個比較好的心态。”

而小敏仍舊困在節食、暴食、催吐的反複中。她說,這已經成為了自己的習慣,“雖然催吐很痛苦,但如果我還胖着,我會開心嗎?”

來源: 中國新聞周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