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江蘇健康】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立秋,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也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标志着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黃帝内經》記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立秋時節,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因此,南京市栖霞區仙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師李肖荷提醒,秋季養生,皆以“收、養”為原則。
堅持鍛煉,可以調養肺氣增強免疫力
李肖荷在為患者把脈。
立秋節氣過後,天氣涼爽,正是開展各種運動的好時期,秋天人體正處在收斂内養時期,所以運動也要順應這一原則,運動量應由小到大,循序漸進。秋令時節堅持鍛煉,不僅可以調養肺氣,提高肺髒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部寒冷刺激的抵禦能力。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愛好,選擇不同的鍛煉項目,如太極拳、八段錦、健身操、慢跑及各種球類運動。但立秋後早晚溫度較低,老年人或一些慢性病患者,尤其是心腦血管病患者在此時節,要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來增減衣服,注意防寒。
立秋時節,暑熱未盡,天氣變化較大,易受涼感冒。在天氣驟然變冷時,也應适當地增衣,涼而不寒為宜。
中醫保養,耳穴壓豆解決失眠困擾
古人認為“秋天宜收不宜散”,秋季應保持良好的睡眠,以增強身體免疫力,如果有失眠的困擾,大家可以用耳穴壓豆來調理,中醫認為,我們耳朵的形狀就像頭下臀上的胎兒,耳朵的不同區域對應這人體不同部位。如果我們身體出了問題,在耳朵上的對應點就可能出現異常。經常受失眠問題困擾的人,耳朵上的神門穴就會有壓痛。以失眠為例,一般會選擇神門、心、交感、枕、皮質下等幾個穴位來進行耳穴壓豆,可以起到甯心安神的作用。
日常飲食,以滋陰潤肺為宜
古人認為飲食方面“秋不食辛辣”。中醫認為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應少吃辛辣食物,多食用一些具有滋陰潤肺作用的食物,如粳米、糯米、南瓜、蘿蔔、蜂蜜、芝麻、百合、銀耳、梨等。
需要注意的是,立秋之後,天氣轉寒,生食大量瓜果容易引發胃、腸道疾病。因此,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過多寒涼食物。
下面為大家推薦兩款适合立秋節氣喝的養生粥品:
百合銀耳粥:
原料:百合30克、銀耳25克、粳米50克。
做法:銀耳泡發好,摘成小朵備用。鮮百合或幹百合泡好,洗淨備用。三者一同放入砂鍋,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至粥熟,加少量蜂蜜或冰糖,即可食用。
功效:養陰潤肺,健脾益氣。
五豆粥:
原料:香糯米150g,赤豆、黃豆、綠豆、紅豆、黑豆各50g。
做法:五豆洗淨,清水浸泡4小時以上。将五豆煮透後悶15到20分鐘,再放香糯米文火煮20分鐘成粥。可以按個人的喜好加冰糖或白糖。
功效:滋陰潤肺、健脾和胃。
實習生 汪羽然
記者 華琳月 華蘇傑
攝影、攝像 華蘇傑
本文來自【江蘇健康】,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