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脾胃是人的後天之本在身體的作用

脾胃是人的後天之本在身體的作用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24 09:29:57

脾胃是人的後天之本在身體的作用?【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四百六十六(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脾胃是人的後天之本在身體的作用?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脾胃是人的後天之本在身體的作用(脾胃對身體的重要性)1

脾胃是人的後天之本在身體的作用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四百六十六。(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

“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凡十壹臟,取決於膽也。”——《黃帝內經•六節藏象論》

聽衆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中醫彭鑫博士,今天我們繼續講解《黃帝内經·素問·六節藏象論篇第九》,我們先看原文∶“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廪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通于土氣。凡十一髒,取決于膽也。”這段話要是聯系上文就非常容易理解,我帶大家通篇翻譯一下。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這就是六腑。肝、心、脾、肺、腎這是五髒。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再加上膽就是六腑,叫做倉廪之本,這塊沒有膽,膽在最後。膽有一個特殊的功能,一會兒總結的時候會講到。

這些是“倉廪之本,營之居也”,也就是這些屬于水谷的倉庫,水谷倉庫的根本。這裡邊有水有谷。膀胱和三焦就是水,脾胃、大腸、小腸就屬于谷。總而言之,我們吃的飲食物無非就是水和谷。我們吃的飲食物都儲存這些的髒腑裡面,所以叫做“倉廪之本”,就像倉庫一樣儲存着飲食物。

“營之居也”,營指的就是營氣,我們現在還沒有講到營和衛的關系,以後講到氣血津液的時候會講到營血,營跟榮譽的榮是通假字,也叫做榮血,也叫做營血。其實講的就是比氣這個層次要深一層次的血分。氣是在衛分,營是在血分。

到了明清時代的衛氣營血辨證,也就是溫病學說當中的衛氣營血辨證,根據由淺入深的層次進行了劃分。根據這個劃分,再決定得了溫病,也就是傳染病用什麼樣的藥方,這就是衛氣營血辨證,以後會跟大家詳細講。這些就是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是屬于儲存水谷的地方,同時也是轉化水谷精微的地方,就是把水谷轉化為營氣,然後輸送到全身,也就是把水谷第一步轉化為水谷精微,然後再把它轉化為氣血輸送到全身。因此把這些髒腑稱之“器”。器是幹什麼的?器是盛東西的,所以叫做器,就是器皿。

能吸取水谷的精華,排洩水谷的糟粕,所以叫做“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也就它是轉化五味而負責吸收和排洩的,叫做“轉味而入出者也”。它的榮華在唇四白,就是口唇的四周。《黃帝内經》當中的名詞解釋,唇四白就是口唇四周的白肉,實際就是正常的皮膚這塊叫唇四白。脾、胃、大腸、小腸、三焦等等這些髒腑的功用是在哪裡?是“其充在肌”,這些功用都是向脾胃靠攏。脾主四肢,脾主肌肉。所以脾胃好了之後肌肉就發達。這些髒器都在腹部,所以叫做“此至陰之類”。

還得跟大家複習一下,前面所講的陽中之陽,或者陽中之陰或者是陰中之陽,陰中之陰等等。第一個陰和陽講的就部位。心是陽中之太陽,第一個陽指的就是胸腔,就是上部。肺是陽中之太陰,也是在胸腔,是定位名稱。腎屬于陰中之少陰,第一個陰指的就是腹腔。肝是陰中之少陽,陰也是指的腹腔。(今日頭條@中醫彭鑫博士)在這裡“此至陰之類”講的是什麼呢?就是在腹腔的意思,都是在腹部,盛受水谷精微、濁物的地方,所以叫做“至陰之類”。第一個陰是腹部,第二個是盛受水谷五味濁陰之物的部位,所以叫做“至陰之類”。因此通于土氣,脾胃與土行相應,所以就是“通于土氣”,季節當中是與長夏相應,長夏就是夏季結束,秋季開始這段時間。

“凡十一髒取決于膽也”,關于這句話有很多解釋,比較通行的解釋就是因為膽主少陽春生之氣,膽又是陽經,所以膽主少陽春生之氣。膽氣生發正常的時候,其餘的十一髒生機勃發,欣欣向榮,所以十一髒的表現如何皆取于膽。《黃帝内經》講五髒六腑,也叫六髒六腑,還多出一個膻中,加上膽正好是十二髒,把膽去除了之後還剩十一髒,也就是其他髒腑都取決于膽。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就是膽主生發,欣欣向榮,所以十一髒的表現如何,皆取于膽,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意思。

整段話就翻譯完了,我相信聽衆朋友們也都聽明白了,其中有有一句話叫做“其味甘,其色黃”,這裡我就不詳細展開講了。因為脾對應的就是土,土的味道就是甘,土的顔色就是黃,就像前面所說的肝,肝對應的就是木,對應的味道就是酸,顔色就是青或者蒼。總而言之,就是每一個髒腑對應的五行屬性不同,因此味、色都是不同的。之前我們都講過,在這裡就不重複了。(未完待續)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四百六十六。(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産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關法律權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