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每年被吃掉3億噸南極磷蝦

每年被吃掉3億噸南極磷蝦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1 22:00:17

在生物界有一句話被廣泛運用,那就是“物競天擇,适者生存”人類作為地球上唯一的高智商生物,無疑位于食物鍊的最頂端,在這樣的條件下,人類自認為可以掌控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死,讓自己的角色變得更加像“上帝”。殊不知每一個不合時宜的做法最後都會被反噬,如今嚴峻的物種危機和惡劣的環境變化就在說明這一問題。

每年被吃掉3億噸南極磷蝦(若人類過度捕撈磷蝦)1

日本人愛好捕殺鲸魚,這是世界皆知的事情,即使環保組織和多個國家一再抗議這種行為,他們仍然照做不誤,在這種人為捕撈之下鲸魚數量急劇減少。而人類現在又要從另一方面“迫害”鲸魚了,這次是針對它的食物——南極磷蝦,這種被譽為南極生物圈基石的物種。據說它的數量高達6.5億噸,那麼人類打撈它隻是因為它好吃嗎?如果打撈過度,對南極的生物圈,又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每年被吃掉3億噸南極磷蝦(若人類過度捕撈磷蝦)2

南極磷蝦

南極磷蝦是地球上最大的單種生物資源,保守估計數量在6.5億噸左右。主要生活在南極海域,具體在南緯50°以南的位置,圍繞着極地進行分布。在大西洋那一片的密度最高,印度洋第二,太平洋排在最末尾,因此目前捕撈南極磷蝦的主要漁場位于大西洋

每年被吃掉3億噸南極磷蝦(若人類過度捕撈磷蝦)3

世界範圍内的磷蝦品種有85種,分布在南極海域的主要是以下8種,大磷蝦、晶磷蝦、瓦氏磷蝦、長額磷蝦、三刺磷蝦、冷磷蝦、長額櫻磷蝦、櫻磷蝦。我們所說的南極磷蝦,一般指都是南極大磷蝦,它的數量最多

雖然被叫做南極大磷蝦,但它的體型其實很小,體長在5.5cm到6cm之間。身體主要分為頭部和腹部兩個部分,它的身體幾乎是透明狀的,上面布滿了紅色的斑點,使它的整體顔色看起來異常鮮豔。

每年被吃掉3億噸南極磷蝦(若人類過度捕撈磷蝦)4

在這種顔色的鮮明作用下,喜好結群出現的磷蝦很容易被注意到,它們的出現能夠使得海面迅速變成片狀的紅色斑塊。這種大型蝦群的範圍左右延伸可達好幾公裡。

它們是食草類的動物,主要食物就是海水當中的浮遊生物和海藻類,到了夏季時,海水中的食物繁殖加快,使得南極磷蝦有了繁衍的條件。因此雌蝦産卵的時間一般在1到3月,可以多次産卵,每次産卵的數量在6000到10000粒。這些卵會下沉到深海的位置再進行孵化,孵化完成後幼蝦浮上水面,前後大約需要10天左右的時間。

每年被吃掉3億噸南極磷蝦(若人類過度捕撈磷蝦)5

此外雖然南極的海域當中餌料比較豐富,但是冬季時海水寒冷,條件還是比較惡劣的。這就導緻磷蝦在冬季時會出現“負生長”的特性,說是返老還童都不為過,缺少餌料時它會脫殼減輕自身重量,以此減少自身的能耗

首先被消耗掉的是生殖系統,一條本來已經成熟、甚至産過卵的大個體磷蝦,在經曆了嚴酷的冬季之後卻變成了一條未成體,小個體甚至是幼體磷蝦。

南極磷蝦與生态系統

對于南極磷蝦總量的估算一直在更新,1984年時估計總量有5.6億噸到10億噸,後又更新數據指出應該在10億噸以上,2008年德國的生物學家通過聲學探測指出現存量在3.42億噸到6.5億噸左右

每年被吃掉3億噸南極磷蝦(若人類過度捕撈磷蝦)6

數量龐大的南極磷蝦,憑借着一己之力養活了大半個南極圈。比如說我們最熟悉的海豹、企鵝和鲸魚,都是以南極磷蝦為食的,除此之外還有魚類、烏賊和海鳥等生物,也是以磷蝦為主要食物,總之,磷蝦屬于南大洋生态系統的基石,一旦它的數量銳減,許多處于上層食物鍊的大型生物都會遭到饑餓威脅。

據統計,南極磷蝦作為食物的供應,海豹年均消耗6300~13000萬噸,鲸消耗3400~4300萬噸,各類生物資源年度消耗總計15200~31300萬噸。

不少生物學家前往南極海域探查,都表示對于鲸魚捕食磷蝦的場面最為難忘,前文提到了磷蝦有結群特征,在自身的顔色加持下,結群浮在海面的它們非常容易被捕食者注意到,其中最大的捕食者就是鲸魚

每年被吃掉3億噸南極磷蝦(若人類過度捕撈磷蝦)7

在南極磷蝦群的附近總是會出現鲸魚的身影,當鲸魚看到蝦群時,就會張開大口進行吞食,一口可以吞掉200多萬隻磷蝦,它們在蝦群當中肆意的穿梭着,像是在吃自助餐一樣。

因此南極磷蝦對于整個南極生态圈有着極為關鍵的作用,随着這幾年全球變暖的不斷加劇,南極的浮冰面積不斷減少,使得南極磷蝦的幼蝦沒有隐匿生存的地方,生物總量銳減,科學家指出下降幅度在80%以上。并且二氧化碳融入海水之後,會導緻海水酸化,酸化的海水會影響海藻類的生長沒有了食物來源,磷蝦自然無法像原來那樣大規模的繁衍

每年被吃掉3億噸南極磷蝦(若人類過度捕撈磷蝦)8

原來在亞馬遜雨林火災中那隻蝴蝶振動的翅膀,早已經将影響擴散到了南極,現在由于磷蝦數量急劇下降,南極的大型生物都将面臨饑餓的困境,并且生物學家指出假如南大洋的生物圈平衡被破壞,是無法被恢複的,将會引起大量物種滅絕的可怕災難

人類捕蝦曆史和現狀

目前生物學家給出的南極磷蝦每年的生物捕撈量是1.2億噸左右,全世界每年的魚類捕撈總量不過才1億噸,可見南極磷蝦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漁業資源。人類也很早就注意到了這一情況,因此南極磷蝦的開發還是有一段比較長的曆史。

每年被吃掉3億噸南極磷蝦(若人類過度捕撈磷蝦)9

大緻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世紀60年代到20世紀80年代這段時間,主要進行商業捕撈的國家是日本和前蘇聯。因為1972年時蘇聯啟動了“南極探測計劃”,對南極海域開始進行科考和捕撈。據相關數據顯示,1977年他們的捕撈量為10.5萬噸,等到1982年時就已經上升至了49.17萬噸

當蘇聯解體之後,南極磷蝦的捕撈變為以日本為主導,從1986年開始,日本的年均捕撈量在6萬噸左右,采用大型艉滑道拖網單船作業。第三階段則是以挪威為主導,但是參與捕撈的國家達到了22個左右,挪威捕撈量占全球總量的58%左右

每年被吃掉3億噸南極磷蝦(若人類過度捕撈磷蝦)10

為了防止肆意捕撈破壞南極生态圈環境,人們在世界範圍内成立了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委員會,簡稱CCAMLR。CCAMLR負責審批南極磷蝦入漁申報和統計海域内磷蝦數量等工作,為了确保生态平衡,資源可持續利用,他們制定了以下幾點規則。

首先要确定資源量和補充量二者的平衡,各國都不能超量捕撈。其次在捕撈時要以清潔的方式,不可對磷蝦生長的海域造成危害。科學分配至各個漁場,實時進行數據收集,确保捕撈數量和生物數量之間的平衡。

每年被吃掉3億噸南極磷蝦(若人類過度捕撈磷蝦)11

磷蝦營養成分

南極磷蝦以自身龐大的數量和内部豐富的營養,被譽為人類“蛋白庫”。它的蝦肉蛋白質含量高達17.56%,蛋白質中含有7種人體必備氨基酸,此外它還富含許多微量元素,如EPA、Omega-3、DHA等。以Omega-3為例,這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幾率的功能,可以說是人腦發育的必備元素,對于嬰兒來說也很重要。

每年被吃掉3億噸南極磷蝦(若人類過度捕撈磷蝦)12

并且由于南極磷蝦地處偏遠地區,水源污染少,因此這種純天然的食物更适合加入孩子的食物。

磷蝦中含有豐富的蝦青素,這種蝦青素是一種類似于胡蘿蔔素的元素,有着超高的抗氧化能力,抗氧能力是β-胡蘿蔔素的10倍,維生素E的550倍。可以通過有機溶劑提取法進行提取,可以用來進行抗癌治療、增強免疫力等等,不論是在醫學方面還是化妝品領域都有着很大的受衆群體。

每年被吃掉3億噸南極磷蝦(若人類過度捕撈磷蝦)13

基于南極磷蝦高蛋白低脂肪的特點,科學家将南極磷蝦制作成了各類食品和保健品,比如說南極磷蝦粉,這之中的蛋白含量高達60%,它能夠有效的替代魚粉,促進水類生物的生長。此外還有南極磷蝦油,這是新晉的大熱保健品,可以改善大腦健康、提高人體免疫力,在抗抑郁方面也有着顯著的治療效果。

每年被吃掉3億噸南極磷蝦(若人類過度捕撈磷蝦)14

可能會有人好奇為什麼不直接食用蝦肉,目前直接食用的方式較少,因為它的體型還是比較小的,蝦肉經過加工之後還會萎縮,因此口感相對于其它蝦類并無優勢。捕撈作業的時間較短,僅限于夏季,捕撈量和成本之間的比例相差不大,因此價格就會比較高。人們主要食用用它制作的磷蝦油,不過在提取技術進步的條件下,對于磷蝦的利用會更加全面

科學捕撈

為了保護南極生物圈的多個物種,我們對于磷蝦還是要實行可持續科學捕撈的策略,在劃分的指定區域内進行捕撈,CCAMLR目前已經計劃将部分海域劃分進禁止捕撈的領域當中。不過究其根本,我們還是要減緩全球變暖的态勢,因為南極浮冰的大量融化和海水酸堿度的變化,才是真正緻使南極磷蝦銳減的原因

每年被吃掉3億噸南極磷蝦(若人類過度捕撈磷蝦)15

隻有我們從源頭對南極磷蝦進行保護,才能改變現在這種局面,不要讓南極生态圈的動物們面臨人為的食物危機

結語

可以說,人類發展到今天,開采的大部分資源都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哪怕存儲量巨大的南極磷蝦也是如此。更遑論南極磷蝦作為整個南極生物圈中的重中之重,我們就更不該無節制的開發這類資源,要知道在“蝴蝶效應”的驅使之下,人類任何行為都可能會為其他生物帶來滅頂之災。

每年被吃掉3億噸南極磷蝦(若人類過度捕撈磷蝦)16

就像是體型如此巨大的海洋霸主鲸魚,也無法逃脫人類捕鲸船的捕殺,而現在人類還要去搶奪它的食物,這種做法可謂是“趕盡殺絕”

因此,我們要時刻記得,地球生物圈之内的萬物都是息息相關的,即使現在我們仗着自己的聰明頭腦,破壞環境和生态獲得了一時的利益,在反作用的驅動之下,我們的後代必然深受其害。所以對于各類資源,不論看起來儲量有多麼巨大,我們都要堅持科學開發、持續利用的原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