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西遊記最後如來是怎麼封神的

西遊記最後如來是怎麼封神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01:10:22

在古裝神話劇,如來佛祖是一直處于戰力頂點的地位,不管有多厲害的妖怪,隻要如來一出手必然搞定(例如東遊記裡一掌拍翻吸收通天教主萬年法力的穿山甲),然而這些年來營銷号的興起,又出現了另一種說法,認為如來不過是五老之一,實力根本排不上号。溯本回原,回到西遊記原著中來看看如來的實力。可以說,如來佛祖是西遊記中少數擁有多次清晰直觀表現的大神,所展現的能力,神通都堪稱小說中頂尖的存在,多次以大法力及智慧化解危機,解決争端,可謂幹貨十足。在西遊記所有出手過的人物中,當之無愧地排在第一。

西遊記最後如來是怎麼封神的(不戰則已戰則必勝)1

如來佛祖

地位

認為如來是五方五老一般是因為七仙女這句話:

仙女道:“上會自有舊規,請的是西天佛老、菩薩、聖僧、羅漢,南方南極觀音,東方崇恩聖帝、十洲三島仙翁,北方北極玄靈,中央黃極黃角大仙,這個是五方五老。還有五鬥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衆,中八洞玉皇、九壘,海嶽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宮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齊赴蟠桃嘉會。”大聖笑道:“可請我麼?”

然而我們知道古代是沒有标點符号,五方五老到底有沒有包含西天佛老在内不得而知,不過從前後的描寫來看,大概率是不包括,證據有兩點:

第一、孫悟空在天庭當齊天大聖時,與五方五老稱兄道弟,但孫悟空和如來互相不認識。

見三清稱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與那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漢群神,俱隻以弟兄相待,彼此稱呼。今日東遊,明日西蕩,雲去雲來,行蹤不定。

第二、如來并沒有去參加蟠桃會,甚至連蟠桃會發生了什麼都不知道。

即使如來屬于五老,同樣不能說明什麼,如果上至如來佛祖,下至諸位羅漢、十洲三島仙翁都屬于五老,那隻能說是把五個方向的仙佛神聖做一個統計罷了。

能證明如來地位僅在玉帝之下的證據倒是有好幾個。

第一、如來将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後,玉帝傳旨讓三清、四禦、五老等來同謝佛恩,三清、四禦、五老各帶着明珠異寶、壽果奇花向如來拜獻。在等級森嚴的封建時代,地位高的拜獻地位低的事情基本是不可能,可以說如來和三清至少是一個檔次。

西遊記最後如來是怎麼封神的(不戰則已戰則必勝)2

如來佛祖

玉帝傳旨,即着雷部衆神,分頭請三清、四禦、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千真萬聖,來此赴會,同謝佛恩。又命四大天師、九天仙女,大開玉京金阙、太玄寶宮、洞陽玉館,請如來高座七寶靈台,調設各班坐位,安排龍肝鳳髓,玉液蟠桃。

不一時,那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五跂真君、五鬥星君、三官四聖、九曜真君、左輔、右弼、天王、哪吒,玄虛一應靈通,對對旌旗,雙雙幡蓋,都捧着明珠異寶,壽果奇花,向佛前拜獻曰:“感如來無量法力,收伏妖猴。蒙大天尊設宴呼喚,我等皆來陳謝。請如來将此會立一名,如何?”

第二、面見玉帝的禮儀,玉帝對老君雖然比較尊重,聽說老君來了之後親自出迎,但是老君見了玉帝依舊是要朝禮的,而什麼是朝禮?西遊記說得很清楚朝禮就是跪拜。

美猴王一見,【倒身下拜,磕頭不計其數】,口中隻道:"師父!師父!我弟子【志心朝禮】!志心朝禮!"

悟空挺身在旁,【且不朝禮】,但側耳以聽金星啟奏。金星奏道:"臣領聖旨,已宣妖仙到了。"玉帝垂簾問曰:"那個是妖仙?"悟空卻才躬身答道:"老孫便是!"仙卿們都大驚失色道:"這個野猴!【怎麼不拜伏參見】,辄敢這等答應道:'老孫便是!'卻該死了!該死了!"玉帝傳旨道:"那孫悟空乃下界妖仙,初得人身,【不知朝禮】,且姑恕罪。"

而如來面見玉帝,隻需要“瞻仰”“合掌謝道”。

第三、如來可以調動李靖,李靖在西遊記中地位頗高,是天庭的元勳,享有先斬後奏之權,在天庭的三十三座天宮有一座是李靖的住宅,可以說李靖在天庭的地位至少前三十三位,稱得上位極人臣。

這天上有【三十三座天宮】,乃遣雲宮、毗沙宮、五明宮、太陽宮、化樂宮……一宮宮脊吞金穩獸;又有七十二重寶殿,乃朝會殿、淩虛殿、寶光殿、天王殿、靈官殿……一殿殿柱列玉麒麟。

四天師道:“萬歲已出了旨意,你可同金星去來。”行者真個随着金星,縱雲頭早至雲樓宮。【原來是天王住宅,号雲樓宮】。金星見宮門首有個童子侍立,那童子認得金星,即入裡報道:“太白金星老爺來了,”天王遂出迎迓,又見金星捧着旨意,即命焚香。及轉身,又見行者跟入,天王即又作怒。你道他作怒為何?

西遊記最後如來是怎麼封神的(不戰則已戰則必勝)3

李靖

第四、身為地仙之祖的鎮元子聽說觀音菩薩來到五莊觀,都要“慌得出迎”,在觀音面前自稱“小可”,如來地位更是在觀音之上。

卻說那觀裡大仙與三老正然清話,忽見孫大聖按落雲頭,叫道:“菩薩來了,快接快接!”【慌得】那三星與鎮元子共三藏師徒,一齊迎出寶殿。菩薩才住了祥雲,先與鎮元子陪了話,後與三星作禮。禮畢上坐,那階前,行者引唐僧、八戒、沙僧都拜了。那觀中諸仙,也來拜見。行者道:“大仙不必遲疑,趁早兒陳設香案,請菩薩替你治那什麼果樹去。”大仙躬身謝菩薩道:“【小可】的勾當,怎麼敢勞菩薩下降?”

西遊記最後如來是怎麼封神的(不戰則已戰則必勝)4

鎮元子

配置

如來的配置有丈六金身,與孫悟空的金剛不壞是西遊記中兩大超級防禦軀體。擁有可以預知過去未來,普查三界之事,遍識周天之物及種類的慧眼。此外,如來還有起死回生之術,哪吒剔骨自盡之後,如來以碧藕為骨,荷葉為衣,念動起死回生的真言,救活了哪吒。

佛正與衆菩薩講經,隻聞得幢幡寶蓋有人叫道:“救命!”佛慧眼一看,知是哪吒之魂,即将碧藕為骨,荷葉為衣,念動起死回生真言,哪吒遂得了性命。

法寶有六字服帖、三箍、飛龍杖、定風丹、九環錫杖、錦襕袈裟、玲珑剔透舍利子如意黃金寶塔、 金丹砂、金缽盂 。

下面來看看這些法寶的威力:

六字服帖:将孫悟空鎮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好大聖,急縱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撲,把這猴王推出西天門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聯山,喚名"五行山",輕輕的把他壓住。

三箍:分别是金箍咒、緊箍咒、禁箍咒,本來是如來給觀音用來收服三個神通廣大妖魔給唐僧做徒弟的,不過觀音隻用了一個給唐僧徒弟,另外兩個留着自己用來收服妖魔了。衆所周知,緊箍咒給了孫悟空,金箍咒給了紅孩兒,禁箍咒給了黑熊精,三箍堪稱西遊記最佳整人法寶,一旦戴上,見肉生根,饒是你有通天法力也取不下來,而咒語一念,即使孫悟空這種金剛不壞之軀也疼得暈了過去。

如來又取出三個箍兒,遞與菩薩道:“此寶喚做緊箍兒。雖是一樣三個,但隻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緊禁的咒語三篇。假若路上撞見神通廣大的妖魔,你須是勸他學好,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他若不伏使喚,可将此箍兒與他戴在頭上,自然見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語念一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

西遊記最後如來是怎麼封神的(不戰則已戰則必勝)5

三箍

飛龍杖、定風丹:這兩件法寶如來賜給了靈吉菩薩。定風丹可以免疫黃風大王的三昧神風,要知道三昧神風被稱作“盤古至今曾見風,不似這風來不善”,而飛龍杖的金龍一出,黃風大王立即束手就擒。

将飛龍寶杖丢将下來,不知念了些甚麼咒語,卻是一條八爪金龍,撥喇的輪開兩爪,一把抓住妖精,提着頭,兩三捽,捽在山石崖邊,現了本相,卻是一個黃毛貂鼠。

我受了如來法令,在此鎮押黃風怪。如來賜了我一顆定風丹,一柄飛龍寶杖。當時被我拿住,饒了他的性命。

西遊記最後如來是怎麼封神的(不戰則已戰則必勝)6

飛龍杖

錦襕袈裟、九環錫杖:如來賜給取經人的寶物,錦斓袈裟穿在身上可以水火不侵、防身趨祟、免堕輪回,而九環錫杖拿在手上,可以不造妖魔毒害。不過似乎在小說中沒起到多少作用。

錦襕袈裟,上嵌七寶,水火不侵,可以防身趨祟,免堕輪回。而這九環錫杖持在手中,不遭毒害。

西遊記最後如來是怎麼封神的(不戰則已戰則必勝)7

錦襕袈裟、九環錫杖

玲珑剔透舍利子如意黃金寶塔:如來賜予李靖的法寶,塔上層層有佛,而西遊記中的黃金寶塔似乎不像電視劇裡有收人的功能,而是本着以和為尚的原則,讓哪吒看見塔上的佛,尊重如來,以如來為父,相應的也諒解李靖。

金丹砂:如來賜予十八羅漢用來對付青牛精的法寶,雖然給青牛造成一定的緊張,但還是被金剛镯破解。金丹砂曾被一些人誤認為是一種金制的丹球,是如來佛祖用于賄賂太上老君買通取經路的買路财,實際上金丹砂在原文描述中是砂粉,為流沙狀從而限制敵人行動,而青牛精在被收服之後,原文并沒有說明它物歸原主,隻提到孫悟空和天王等衆取回各自的兵器,而金丹砂卻不屬于兵器,就連是否為法寶一類也不得而知,金丹砂的表現與普通金沙相當。

金缽盂:如來用來收服六耳猕猴的法寶,六耳猕猴被罩後似乎全無法力,被孫悟空一棒打死。

西遊記最後如來是怎麼封神的(不戰則已戰則必勝)8

金缽盂

戰績

如來是謀定後動的典型,不打無把握的仗,所謂不戰則已,戰則必勝。

收服孫悟空:孫悟空從三十三重天打到通明殿,一路上無神可擋,關于孫悟空大鬧天宮的含金量,本号舊文孫悟空大鬧天宮含金量如何?“特請如來救駕”說明一切有詳細介紹,那些所謂天庭是在演戲、孫悟空連南天門都沒進的說法可休矣。玉帝見狀,宣如來前來救駕。

西遊記最後如來是怎麼封神的(不戰則已戰則必勝)9

五行山下定心猿

如來以打賭的方式讓孫悟空進入彀中而不自知,随後以五行山 六字真言服帖鎮壓孫悟空,原文表示如來降伏孫悟空令宇宙清平,而西遊證道本評價其對天庭有再造之功,如來的五指山有一種觀點是掌中另是一個乾坤世界,所以孫悟空無論怎麼飛,也逃不出如來的手掌,張版西遊記采用了這一個觀點。

西遊證道夾批:可謂再造之功。

西遊記最後如來是怎麼封神的(不戰則已戰則必勝)10

如來收服孫悟空

識破真假美猴王:在孫悟空與六耳猕猴大戰三天三夜,滿天神佛莫能識破之際(當然谛聽也能識破,但因幽冥之神法力低微,不敢說出),兩猴打到靈山後,如來以慧眼識破六耳猕猴的變化,娓娓道來,令六耳猕猴毛骨悚然,變成蜜蜂逃走,而變化是會降低法力的,如來再用金缽盂将其降服,現出原形。

如來笑雲:"大衆休言,妖精未走,見在我這缽盂之下。"大衆一發上前,把缽盂揭起,果然見了本象,是一個六耳猕猴。孫大聖忍不住,掄起鐵棒,劈頭一下打死,至今絕此一種。如來不忍,道聲:"善哉!善哉!"

西遊記最後如來是怎麼封神的(不戰則已戰則必勝)11

如來識破六耳猕猴

秒擒大鵬:擒大鵬三妖如來将西方的佛和菩薩都帶上了,這倒不是因為收服獅駝嶺三魔需要這麼多人,如來無非是擔心大鵬三魔跑了,帶了這麼多人一包圍,大鵬三魔無處可逃。

隻見那過去、未來、見在的三尊佛像與五百阿羅漢、三千揭谛神,布散左右,把那三個妖王圍住,水洩不通。

文殊、普賢收服青獅、白象後,如來再将頭頂變成一塊肉誘使大鵬自投羅網,一指頭将其秒殺,打成了再也無法飛行的殘廢,是原著中差距最大的一場戰鬥。

二菩薩既收了青獅、白象,隻有那第三個妖魔不伏,騰開翅,丢了方天戟,扶搖直上,輪利爪要刁捉猴王。原來大聖藏在光中,他怎敢近?如來情知此意,即閃金光,把那鵲巢貫頂之頭,迎風一幌,變做鮮紅的一塊血肉。妖精輪利爪刁他一下,被佛爺把手往上一指,那妖翅膊上鞦了筋。飛不去,隻在佛頂上,不能遠遁,現了本相,乃是一個大鵬金翅雕。

西遊記最後如來是怎麼封神的(不戰則已戰則必勝)12

如來收服大鵬

收服孔雀大明王:如來在雪山頂上修煉成丈六金身被孔雀吞噬,但憑借丈六金身免疫了孔雀的胃液,徒手撕開孔雀脊背跨上靈山,表現出了一定的武力值。

孔雀出世之時最惡,能吃人,四十五裡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頂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從他便門而出,恐污真身;是我剖開他脊背,跨上靈山。

可以說,如來所表現的強大是非常直觀的,出手就是秒殺,基本不用第二條手,隻要如來出場基本就有穩了的感覺,就表現來說,原著無人出其左右,這也許是為什麼大部分有關西遊的影視作品裡在實力上都以如來佛祖為尊的原因之一。

黑點

當然如來也不是沒有黑點,主要有兩個:

一是講課的時候被蠍子蟄過,和金剛不壞的孫悟空一樣,如來的丈六金身被蠍子精蟄過後的表現和孫悟空一樣,疼痛難禁,但沒什麼大礙。

如來和孫悟空被蠍子蟄,應該是作者表現出家人不可近色邪這一隐喻,蠍子精是色邪【色邪淫戲唐三藏,性正修持不壞身】,出家人不可近色邪,故如來難渡,觀音難近,行者難過。順便一提,這不僅是西遊記中如來唯一一次吃癟,也是所有出現過如來的明清小說裡的唯一一次吃癟。

西遊記最後如來是怎麼封神的(不戰則已戰則必勝)13

西遊記最後如來是怎麼封神的(不戰則已戰則必勝)14

二是對青牛那次,如來擔心青牛“嚷上靈山,反遺禍于我也”,當然,後面太上老君也說過“若是芭蕉扇也被偷,我也奈何他不得”。金剛镯雖然厲害,但想也不至于如此,如來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是取經團在這件事是不占理的,整個事件的起因是豬八戒偷衣服。如來在這裡用了個“嚷”字,所謂的“嚷”,估計也就是找如來理論。那麼,他會如何嚷?嚷什麼?

當然是你那取經人犯了盜戒,偷了我的衣服,你看怎麼辦吧?如來自然可以解釋:取經人沒偷,偷衣服的是那兩個有前科的,取經就是個改造的過程,現在他們還沒改造好雲雲。

但這事兒畢竟是好說不好聽的,何況青牛完全可以說:“那倆有前科的偷衣服時,取經人可是在現場的啊。”說不得,估計就得吵起來了。

我們想想看,靈山聖地,若是來了一頭牛鬧鬧嚷嚷,破壞了佛地的清淨不說,要命的是他還理直氣壯。何況他隻是一頭坐騎,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破口大罵,在氣勢上占優。而在這種情況下,如來還真不能把他怎麼樣——人家是來理論的,你總不能動粗吧?總之,對于靈山來說,隻要那頭青牛嚷過來了,就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如來怕青牛,決不是怕他來打架砸場子,而是由于取經人在道義上出了問題,有些頭痛。

而且青牛精在書中并沒有說明性别,原著裡青牛又稱作兕大王,也就是很可能是頭犀牛,如果一個又醜又壯額上長角的女人嚷上靈山來,那确實尴尬。

西遊記最後如來是怎麼封神的(不戰則已戰則必勝)15

青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