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起來是奇聞,講起來是笑談。
鶴壁市新區曾因西部有南北走向的淇河,東部有南北走向的京港澳高速公路,北部走出市區既是安陽。夾在中間的新城區發展隻有一個賽道,那就是向南!向南!再向南!經過一二十年的發展,就像一卷長長的地毯鋪到了淇縣。
如果你在地圖上仔細觀察“京港澳”高速在市區段的走向,不難發現有一個明顯的“彎”,在這個“彎”的東坡下就是生我養我的家園--鶴壁市路屯村。
1. “城牆”的修建
90年代初,“京港澳高速(那時叫京珠高速)”鶴壁段剛修建的時候我可能隻有5歲,記憶中那段時間繁忙的卡車不停地拉土堆土,由附近村子百姓組成的“鐵鍬”大軍,早上成群結隊地上工,到午飯點又成群結隊地下工。又不知道過了多久,一段長長的、高大的土山崗就形成了,看熱鬧的村民也開始頻頻湧上土崗。
我的姐姐那個時候剛開始學騎自行車,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她偷偷帶着我跟着鄰居家的姐姐上了土崗練習自行車。她們學騎的自行車都是“二八大杠”,幾個人非常艱難地把自行車一輛一輛地推上去。土崗上施工隊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一輛壓路車正來來回回地壓着路,她們就在剛壓平的路面上騎,等壓路車調頭回來的時候,再趕緊躲開,如此反複。自行車比人大,她們騎的時候都是把身子嵌入三角架中,小心翼翼地踩着踏闆,慢慢地向前騎着,身後留下各式各樣的、歪歪扭扭的車印。一個鄰居姐姐練的最好,讓我上了後座,然而坐在後座上的我絲毫沒有感受到樂趣,在好幾次險些翻車後,叫嚷着下了車。土崗盡頭處正在平土的大人們實在忍受不了我們的行為,對我們進行了一番訓斥,我們也就灰溜溜地下了土崗。
高速路應該是修了兩年完工的,因為姜莊村(現在已成為姜莊社區)的親戚跟着工程隊幹,第一年過年得了一台大彩電,第二年領了一台電冰箱,福利還是極好的。修好的高速路把整個钜橋鎮分成了兩部分,也把我童年活動範圍的小天地分割成兩個區域,村子的這邊與路的那邊。高速路在村南與村北留下的兩個“城門洞”,使這裡成為東西方往來的要塞。去往郭小屯(今嵩山社區),走南城門(3車道寬);去往農場(今農墾社區)、車站(對新區的舊稱)走北城門(8車道寬,有立柱);如果要去臣頭、申屯村趕會,可以直接上天橋,沿着路邊護欄慢慢走,不怕累的走到北京,方向準不錯。
未完,待續。。。。。。請點贊關注,後續更精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