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綠色低碳融入日常生活?光明日報記者 李睿宸“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勤儉節約始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段時間以來,全國各地以多項舉措提升全民節約意識、倡導簡約生活方式,綠色低碳的文明新風正吹遍神州大地,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将綠色低碳融入日常生活?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光明日報記者 李睿宸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勤儉節約始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段時間以來,全國各地以多項舉措提升全民節約意識、倡導簡約生活方式,綠色低碳的文明新風正吹遍神州大地。
“舌尖上的節約”成為習慣
利用微信群,對餐飲單位從業人員進行反食品浪費法培訓;嚴格檢查餐飲服務經營者是否主動提醒消費者防止食品浪費、是否誘導消費者超量點餐;在飯店醒目位置張貼擺放“适量點餐、避免浪費”等标識……在黑龍江省伊春市,一系列舉措助推反食品浪費法有效執行、落到實處,讓“舌尖上的節約”成為人們日常習慣。
推出“小份菜”“半份菜”,主動提供打包服務,對餐飲浪費加強監管……自2021年4月反食品浪費法頒布實施以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從道德倡議上升為法律規範,對人們日常生活産生深刻影響。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培養孩子們的節約意識至關重要。在北京史家小學通州分校,學校定期組織評選“零米粒好少年”“零米粒班集體”活動。針對有不良飲食習慣的學生,由服務教師進行勸導和監督,并在學生中招募餐桌文明志願者,勸導就餐學生文明用餐。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真正實現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移風易俗,培育節儉風尚
“自從成立紅白理事會,居民操辦紅白喜事的規模和程序有了統一标準。”日前,陝西省寶雞市金台區東嶺社區紅白理事會負責人嶽巧志表示。
在全市1729個行政村成立紅白理事會、将節儉辦紅白喜事的标準寫進村規民約、創新“群衆身後事”關懷機制……近年來,寶雞市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婚喪嫁娶大操大辦、高價彩禮、相互攀比等不良風氣得到有效遏制,節儉風尚逐漸深入人心。
推進移風易俗是得民心、順民意的“惠民工程”,也是為群衆辦實事、辦好事的“減負工程”。
“鄉裡鄉親不攀比,餐桌浪費傷不起。大操大辦須抵制,文明新風好自己……”日前,“節約之星”龔方清在重慶市巫溪縣尖山鎮為鄰居安排婚宴時,用自己編排的順口溜向前來赴宴的鄉親們傳播節約辦事、節儉生活的理念。“像這樣走近老百姓身邊的微宣講,我已經堅持了快10年。”龔方清說。
“自2012年開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巫溪縣‘無事酒’越來越少。”巫溪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縣裡329個村和社區、近10萬戶家庭簽訂了不辦“無事酒”承諾書,有效制止“無事酒”2000餘起,厲行節約、崇尚文明成為人們的行動自覺。
擁抱綠色低碳新生活
經濟總量居亞洲城市第四,能耗強度和碳排放強度隻有全國平均水平的1/3和1/5;清潔電源裝機占比近80%,綠色建築超1.4億平方米;公交車、出租車全面純電動化,上路行駛的新能源汽車超過50萬輛……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深圳市大力倡導低碳、循環、可持續理念,如今,“深圳藍”“深圳綠”已經成為低碳節能、綠色發展的城市名片。
“‘雙碳’、生态、環保等話題,看起來屬于自然科學領域,但實際上是人文社科類話題。”北京大學深圳人文學院執行院長于長江認為,沒有人就沒有生态,“雙碳”技術隻是手段,最終還是要通過人文的培育,改變人的行為,創建低碳社會。
不久前,浙江省甯波市首家垃圾分類“舊物煥新”超市實體店,在鄞州區白鶴街道紫鵑社區正式開業,周邊居民得知後紛紛拎着大包小包趕來“舊物煥新”。
“舊物煥新”超市實體店雖不大,卻分門别類擺放了書籍、玩具、鞋服、小家電、綠色植物等200多件代售的“舊物”。據超市負責人、紫鵑社區城管義工隊隊長陳紅英介紹,這些“舊物”至少八成新、表面幹淨、确保不存在傳染病源。
據悉,2021年以來,甯波市城管義工協會已在全市範圍内累計開設17場次“舊物煥新”集市,形成了每月9日的“趕集”氛圍。截至目前,已累計收到社會各界捐贈的舊物3230件、重約3.99噸、價值約6.3萬元,累計賣出1983件、收入17160.24元,錢款已全部彙入甯波市慈善總會相關公益項目賬戶。
踐行綠色低碳生活,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對湖南省常德市文明家庭毛巍家庭來說,多年來已形成了一套頗為有效的“節約經”。
“家裡燈泡一律使用小功率,夏天空調溫度從不低于26攝氏度,白天不開燈,長時間外出會切斷電源。”毛巍說,此外,在出行方面,盡量公交出行、拼車出行,能不駕車盡量不駕車。
“簡約适度、綠色低碳,我們要把節約的美德傳承下來,去擁抱綠色低碳的生活新風尚。”毛巍說。
《光明日報》( 2022年09月28日04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