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不健康的油是什麼?絕大部分人會回答:地溝油、奶油、路邊攤炸過很多次的油。
但最近,網上大量出現“大豆油也不健康”的觀點,就連小九也在親戚群裡看到相關文章,吓得九媽趕緊把家裡的豆油換成花生油。
圖源網絡搜索
看到這麼多人為此惶恐,小九忍不住想:“大豆油最不健康”“大豆油危害最大”這種說法是怎麼來的?真的很不健康嗎?
一、大豆油比糖還可怕?小九查閱資料後發現,“大豆油不健康”的說法源于去年刊登于内分泌學期刊《Endocrinology》上的一篇論文,論文指出:大豆油會增加肥胖、糖尿病的風險,還會影響神經系統疾病,誘發自閉症、老年癡呆、抑郁症等。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給小鼠喂食分别含有大豆油、亞油酸含量低的大豆油、椰子油三種高脂肪飲食,結果發現,喂食大豆油的小鼠體内産生了100多個無法運行的基因,包括産生催産素的基因,導緻下丘腦的催産素水平明顯下降。
論文的主要作者之一、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神經科學副教授瑪格麗塔·庫拉斯-科拉佐指出:下丘腦在機體新陳代謝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起到維持體溫、調節體重等作用,對生物的生長、對壓力的反應、腦部的正常功能也至關重要。
研究一出,各大媒體開始跟風報道,“大豆油危害最大”、“大豆油比糖更危險”等說法開始出現在“相親相愛一家人”群裡。
事實真的如此嗎?
事實上,這篇論文發表後,受到不少科學家的質疑和反駁,稱其在制造謠言,“大豆油不健康”根本站不住腳。小九整理了幾點反駁證據,具體如下。
這名聲稱“大豆油不健康”的美國著名醫生,是靠“反疫苗”“反戴口罩”等反科學言論出名的。他自己有一個售賣保健品的網站,曾因虛假宣傳被美國FDA和FTC警告和處罰過很多次,因此他的言論可信度不高。
這項研究具有局限性。首先,實驗對象是小鼠而不是人類,不代表能得到同樣的結果。其次,這項研究隻使用雄性小鼠,未對雌性小鼠進行研究。另外,實驗中的“喂養設計”也不合理,存在誘導實驗導向、選擇性呈現結果的嫌疑。
總的來說,這僅僅是一項存疑的動物實驗。
任何植物油在精粹的過程中,都會産生少量的反式脂肪酸,而日常烹饪中,植物油産生的反式脂肪酸可以少到忽略不計,根據世衛組織的标準,食用大豆油根本不用擔心會反式脂肪超标。
所以,還請大家提醒家裡人,不要急着把大豆油扔掉。目前看來,大豆油是可以放心食用的,而真正要少食用的,其實是下面兩種油。
二、真正有害的2種油要遠離1、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酸即氫化植物油,其生産成本低、保質期長,在食品行業應用廣泛,長期攝入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水平,增加心血管死亡風險。
據統計,全球每年有50多萬人死于反式脂肪酸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常見的有酥油、人造黃油等。此外,蛋糕、餅幹、薯條等使用氫化植物油油炸過的食品都含有反式脂肪酸。
鑒于反式脂肪酸的危害,WHO 呼籲各國消除工業反式脂肪酸,丹麥、加拿大等國家已采取行動,目前我國還沒有相關規定,因此我們要學會辨别。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食品包裝袋的配料信息,如有“氫化植物油”、“代可可脂”、“人造奶油”、“起酥油”等成分,應減少食用。
2、過期食用油
很多人以為食用油不會過期,這種想法大錯特錯。長期放置的食用油容易油脂氧化、酸敗,食用會引起中毒,輕則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腸胃不适反應,重則出現皮膚青紫、呼吸衰竭等。
那麼,我們怎麼判斷食用油有沒有過期呢?可以從顔色、味道和時間三個方面辨别。
三、哪種油才是健康的好油?
這種油不健康,那種油也不健康,有人就懵了:到底吃什麼油才健康呢?目前,市面上的食用油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高油酸型:橄榄油、茶籽油、菜籽油;
高亞油酸型: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麥胚芽油;
均衡型:花生油、稻米油、芝麻油;
高亞麻酸型:亞麻籽油、紫蘇籽油、核桃油;
飽和型:動物油、棕榈油、椰子油;
不同食用油的味道、優點和缺點不一樣,沒有最健康的油,具體使用哪種還要看烹饪方式。例如:
炖煮推薦用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其不飽和脂肪酸和亞油酸含量高,飽和脂肪酸含量少;
煎炸炒推薦用花生油、米糠油、菜籽油,其耐熱性好,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脂肪酸平衡;
涼拌推薦用橄榄油、茶籽油、亞麻籽油,其單不飽和脂肪酸和油酸含量高,耐熱性好,低溫不容易凝固。
其實,無論是哪種油,我們最好能換着吃,才能保證不同脂肪酸均衡攝入。同時,每天食用油攝入量應在25-30g,不宜過多或過少,快看看你達标了嗎?
參考資料:
[1]研究發現:我們每天都吃的大豆油,或對大腦産生多種負面影響 .國際科學 .2020-03-03
[2]每餐都離不開的食用油,到底應該怎麼選 .人衛健康. 2020-12-3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