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春秋時期成語故事30個

春秋時期成語故事30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31 09:26:55

國學成語,濃縮曆史精華;曲徑通幽,遇見不一樣的“中國”。

春秋是一個因遙遠而神秘的時代。

首先,從有限的史書記載看,那時候的人言行氣質與現代人大相徑庭,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說是格格不入。

其次,一些曆史人物和事件由于當時書寫、印刷和儲存條件有限而語焉不詳,從而平添了幾許神秘感。

今天要講的就是幾則神秘事件,借鑒《聊齋志異》的命名方式,這裡稱之為春秋志異。

(一)世上究竟有沒有龍?

炎黃子孫号稱龍的傳人,那麼世上究竟有沒有龍呢?筆者不作判斷,而是複述一些曆史記載,結論交給讀者朋友們。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傳》:秋,龍見于绛郊.魏獻子問於蔡墨曰:“吾聞之,蟲莫知於龍,以其不生得也,謂之知,信乎?”對曰:“人實不知,非龍實知.古者畜龍,故國有豢龍氏,有禦龍氏.”

獻子曰:“是二氏者,吾亦聞之,而知其故,是何謂也?”對曰:“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實甚好龍,能求其耆欲以飲食之,龍多歸之,乃擾畜龍,以服事帝舜.帝賜之姓曰董,氏曰豢龍,封諸鬷川,鬷夷氏其後也.故帝舜氏世有畜龍.及有夏孔甲,擾于有帝,帝賜之乘龍,河、漢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獲豢龍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于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後嘉之,賜氏曰禦龍,以更豕韋之後.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後.夏後飨之,既而使求之.懼而遷于魯縣,範氏其後也.”

獻子曰:“今何故無之?”對曰:“夫物,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之,一日失職,則死及之,失官不食.官宿其業,其物乃至.若泯棄之,物乃坻伏,郁湮不育.故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實列受氏姓,封為上公,祀為貴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後土.龍,水物也,水官棄矣,故龍不生得……

《左傳•昭公十九年》:鄭大水,龍鬥于時門之外洧淵。國人請為榮焉。子産弗許。

《禮•禮運》:“鱗鳳魚龍,謂之四靈”。

《說文》: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虬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

有意思的是,《資治通鑒•魏紀》記載,公元233年,摩陂(今河南郏縣東南)某居民家的井中發現了一條青龍,皇帝曹叡親自前往觀賞,并将年号從太和七年改為青龍元年。

《資治通鑒•晉紀》:公元284年,都城洛陽發現武器庫的井中出現了兩條青龍。晉武帝司馬炎聞訊親臨觀賞。

此外,《資治通鑒》中還有南北朝時期,有兩條龍在山上打架,打掉了龍角的記載。

春秋時期成語故事30個(國學成語故事番外篇)1

(二)所謂的“神”究竟怎麼回事?

世間是否有“神仙”?按照唯物主義的觀點,神仙根本是想象和虛構出來的東西。

但有意思的是,春秋時期許多有關于“神”的記載。

比如,《左傳•莊公二十三年傳》記載說,公元前662年秋七月,“有神降于莘”,且一呆就是六個月。

莘,虢國地名,在今河南陝縣。

一時間,人們奔走相告,莫名驚詫,比接到了皇帝的聖旨還激動。

虢國國君更是激動地徹夜不眠,特地派出祝應、宗區和史嚣去祭祀神,請求神賜給土地。

俗話說,禮下于人必有所求。吃人家嘴軟,拿人家手短。神也不能免俗,于是答應了。

天子周惠王聽說了這件事,心裡癢癢的,但礙于身份,加上财力有限,無法親眼一睹“神”之風采,就問内史過“這究竟是什麼回事”。

内史過說:“國家将要興盛或者将要滅亡,都會有神降臨。這種事情,在虞、夏、商、周時期都有發生過。這是因為即将到來的變動引起了‘神’的不安,他要親自看個究竟。”

據《左傳》和《國語》記載,在周王的安排下,内史過等人趕到虢國祭祀了“神”,但沒有請求賜福。

還有,内史過還預言,虢君德行敗壞而祈求神靈賜福,隻會加速滅亡,滅亡時間在五年之内。

果然,公元前658年,晉國攻取虢國(詳見國學成語故事《唇亡齒寒》)。

點評:從《國語•周語》記載的内史過回答周惠王這是什麼神時,說大概是“丹朱附于身”來看,所謂的神應該是自稱“神靈附體”的巫師之類的人物。

春秋時期成語故事30個(國學成語故事番外篇)2

(三)山東大地曾有“巨人族”

衆所周知,在中外傳說中都有關于“巨人國”的記載。除了英人小說《格列夫遊記》外,中國奇書《山海經•海外東經》中記載某地有“大人國”,說這裡的人身體極其高大,坐在地上就能把巨木削成大船。

除傳說外,也有見于正史的巨人,其中之一就在今天的山東省高青縣。

其一,據《國語•魯語》記載,當年吳國攻打越國,在越國都城會稽,發現了幾塊大的可怕的骨頭,一節就可以裝滿車廂。

吳國上下震動,特地派出專使到魯國向孔子請教。

孔子說,這應該是防風氏的骨頭。當年大禹治水在會稽山聚集群神,防風氏遲到,被大禹殺死,一根骨頭就可以裝滿一節車廂。

孔子同時指出,防風氏的後人繁衍到周朝後,被稱為長狄人。

關于長狄,《谷梁傳•文公十一年》中記載,公元前616年冬十月甲午日,叔孫得臣在鹹地打敗了長狄人僑如。

狄國中有弟兄三人,“佚宕中國,瓦石不能害”。換句話說,三兄弟在中土打遍天下無敵手,普通的石頭瓦塊打在身上就像撓癢癢。

叔孫得臣是神射手,專射僑如的眼睛,僑如倒在地上,“身橫九畝”。叔孫得臣命人砍下他的頭用車拉着,眉毛伸到了車的橫杆上。(斷其首而載之,眉見于轼)。

關于這一事件,《左傳》中記載說,抓獲長狄僑如後,富父終甥用一條長六尺六寸的長戈割開僑如的喉嚨殺了他,把他的腦袋埋在魯國的子駒之門。

《春秋左傳正義》解釋說,因為這家夥的頭實在太大,怕後人見了奇怪,所以史書特地進行了詳細記載。

對于這一事件,《春秋公羊傳》記載說,僑如弟兄三人,分别去了齊國、魯國、晉國。按說這些人沒有資格寫進史書,為什麼寫了呢,“大之也”,“大之何以書,記異也”。

換句話說,這些家夥的個頭實在太大了,見多識廣的史官們都覺得怪異,所以寫進了史書。

結合上面的幾本書,我們可以大體還原長狄人僑如的死亡經過:

神箭手叔孫得臣射中了僑如的眼睛,使之喪失進攻能力。站在戰車上的富父終甥趁機用一條長六尺六寸的戈戳破僑如的喉嚨殺死了他。

換句話說,富父終甥高度 六尺六寸的戈≈僑如的身高。

高,高,實在是高!

據說,長狄人不僅個頭高,壽命也長,活個百把歲不是問題。《春秋左傳正義》說長狄“長且壽,有異于人。”

問題是這麼天賦異禀的種族,唯一的愛好就是打打殺殺,給鄰國造成了極大困擾,最終被群毆而亡國滅種。

但《史記》記載說:“秦時大人見于臨洮”,看來有“漏網之魚”。

國學經典欣賞:

吳伐越,堕會稽,獲骨焉,節專車。吳子使來好聘,且問之仲尼,曰:“無以吾命。”賓發币于大夫,及仲尼,仲尼爵之。既徹俎而宴,客執骨而問曰:“敢問骨何為大?”仲尼曰:“丘問之:昔禹緻群神于會稽之山,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戮之,其骨節專車。此為大矣。”客曰:“敢問誰守為神?”仲尼曰:“山川之靈,足以紀綱天下者,其守為神;社稷之守者,為公侯。皆屬于王者。”客曰:“防風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者也,為漆姓。在虞、夏、商為汪芒氏,于周為長狄,今為大人。”客曰:“人長之極幾何?”仲尼曰:“僬僥氏長三尺,短之至也。長者不過十之,數之極也。”

——《國語•魯語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