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東晉王謝兩家關系圖譜

東晉王謝兩家關系圖譜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8 12:12:07
序言

王謝桓庾是指東晉時期活躍在政治舞台的四大家族,分别是琅琊王氏、陳郡謝氏、谯國桓氏和颍川庾氏。

這四大家族是東晉諸多門閥士族的典型代表,在東晉偏安江南的一百多年曆史中,他們輪流掌控東晉政權,左右江左局勢,上演着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好戲。

東晉王謝兩家關系圖譜(王謝桓庾四大士族集團淩駕司馬氏皇權之上)1

司馬氏作為東晉皇室,不僅無法掌握權柄,反而在大多數時間裡隻能俯首聽命。由于四大家族源遠流長,小編無法逐一贅述,隻能選取一些代表人物進行講述。

琅琊王氏——“王與馬,共天下”,冠絕東晉的頭号門閥士族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的這首《烏衣巷》充分揭示了王謝兩家世家大族的興衰曆程,在門閥士族最鼎盛的東晉,幾乎沒有哪個士族能與王謝比肩,在王謝兩家中,謝氏遠不如王氏繁榮興旺。

琅琊王氏得名于琅琊郡這一特定行政區域,王氏的始祖是西漢的王吉,官至博士谏大夫。

在此後四百多年的曆史中,王氏世代為官,能人輩出,逐漸成為琅琊地區的高門望族,因此王氏以郡望為号,稱“琅琊王氏”。

王氏最輝煌的時期是東晉初期,代表人物是王導王敦兄弟。

東晉王謝兩家關系圖譜(王謝桓庾四大士族集團淩駕司馬氏皇權之上)2

王導與琅琊王司馬睿,也就是後來的東晉開國皇帝關系素來不錯,公元307年,中原地區在西晉的黑暗統治下,已到崩潰混亂的邊緣。

司馬睿在王導的建議下出鎮建業,永嘉之亂時,王導與堂兄王敦組織大批北方士族随同南下,史稱衣冠南渡。

南渡後的王導憑借傑出的組織能力和高超的政治手腕成功整合來自北方的僑姓士族和江南當地的吳姓士族力量。

318年,王導等士族集團共同擁護司馬睿即皇帝位,建立東晉,王導先被任命為骠騎大将軍,後為侍中、司空、錄尚書事,領中書監。王敦為大将軍,江州牧。

司馬睿在登基典禮上,讓王導與他一同坐在龍椅上接受朝賀,“王與馬,共天下”的佳話由此而來。

當時王導主内,統領南北士族,運籌帷幄,政令己出。王敦主外,總掌兵權,專任征伐,都督江、揚六州軍事,坐鎮荊州,控制建康。

東晉王謝兩家關系圖譜(王謝桓庾四大士族集團淩駕司馬氏皇權之上)3

司馬睿從南渡到登基,主要依靠王導兄弟的支持,所以琅琊王氏對司馬皇室力量幾乎達到壓制的狀态,王氏家族的勢力強到什麼地步呢?

朝中官員75%以上是王氏或與王氏相關的人,王導甚至被司馬睿稱為“仲父”。

不久司馬睿覺得自己這個皇帝太過窩囊,對琅琊王氏專權十分不滿,為了削弱其勢力,開始疏遠王導,并調集兵力對付王敦。

可王導淡定自若,毫不緊張,王敦這邊則直接起兵,公元322年,王敦轟轟烈烈一路殺到建康,史稱王敦之亂。

王敦掌權後第一件事就是清君側,在王導默許下,王敦把司馬睿的帝室勢力殺得幹幹淨淨,司馬睿一下子成了光杆司令,王敦還想進一步篡奪政權,但被王導堅決反對,司馬睿算是撿回一條命。

不過司馬睿是又氣又委屈,僅過了一年就在憂郁中死去。而王導則以宰輔身份繼續輔佐明帝、成帝兩任帝王。

東晉王謝兩家關系圖譜(王謝桓庾四大士族集團淩駕司馬氏皇權之上)4

王導的威望在成帝時達到頂點,成帝給他的手诏總是用“惶恐言”、“頓首言”、“敬白”之類的語言,他還親自駕臨王導府邸,禮敬其妻子,公元339年王導去世,葬禮規格比同霍光,為東晉名臣之最。

整個東晉,王氏家族先後出過8個皇後,與皇室公主聯姻的有20多人,一品官員15人。而排在第二位的謝氏,一品官員僅有4人。

東晉著名大書法家王羲之就出自琅琊王氏,同時王羲之也是明朝大思想家王守仁的遠祖。

總之,琅琊王氏是東晉門閥士族地位最高、最舉足輕重的大家族。

東晉王謝兩家關系圖譜(王謝桓庾四大士族集團淩駕司馬氏皇權之上)5

陳郡謝氏——東晉第二士族,淝水之戰,一戰成名,一族撐起一國安危

“山陰道上桂花初,王謝風流滿晉書。”

這首千古流傳的詩文道盡了王謝的風流鼎盛,在當時的門閥士族集團中,陳郡謝氏是唯一可以和琅琊王氏媲美的家族,世人也多以“王謝”指代名門士族。

謝氏出自陳郡陽夏,其遠祖是曹魏時期的典農中郎将謝缵,此後謝缵的子孫相繼為官,謝氏也從—般的官宦之家演變為世族之家。

直到東晉中期,謝氏也沒能取得與王氏相媲美的地位。與王氏相比,謝氏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極快,而這要歸功于謝安。

謝安的父親謝裒擔任太常,謝安在少年時就以思維敏捷、深沉低調著稱,并得到宰相王導器重。

東晉王謝兩家關系圖譜(王謝桓庾四大士族集團淩駕司馬氏皇權之上)6

長大後憑借傑出的才華,先後任太守、侍中、吏部尚書、尚書仆射等職,376年謝安任中書監、骠騎将軍、錄尚書事,總領朝政。

當時北方的苻堅建立前秦,統一北方,日益強盛,對東晉虎視眈眈,謝安提前謀劃,訓練精銳軍隊備戰,提拔堂弟謝石為尚書仆射,舉薦侄子謝玄出任兖州刺史。

謝安自己則都督揚、豫、徐、兖、青五州軍事,總管長江下遊,在此之前謝安的堂兄謝尚任豫州刺史,都督豫、冀、幽、并四州軍事。

在謝安的推動下,謝氏族人各領強兵遍布地方,幾乎壟斷了東晉的軍政大權,謝氏一躍成為東晉第一豪門。

東晉王謝兩家關系圖譜(王謝桓庾四大士族集團淩駕司馬氏皇權之上)7

383年苻堅率二十萬大軍,對外号稱八十萬大舉南侵,謝安坐鎮京師任總指揮,組織八萬精銳北府軍迎敵。

謝石任征讨大都督、謝玄任前鋒都督、謝安次子謝琰任輔國将軍,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爆發。

在這場戰争中,謝氏家族在謝安的領導下,以逸待勞,用巧妙的戰術數次擊敗敵軍,最終在淝水以少勝多,幾乎全殲前秦大軍,赢得淝水之戰的勝利。

東晉王謝兩家關系圖譜(王謝桓庾四大士族集團淩駕司馬氏皇權之上)8

謝氏家族以一家之力擊退北方強敵,挽救東晉危亡,一時風光無比,不過謝氏家族興盛快,衰亡也快。

由于謝安風頭太盛,遭到孝武帝猜忌,悲憤之餘的謝安主動交出手上權力,前往廣陵避禍。

謝氏家族開始走向衰落,放眼謝氏後人,從政者極少,文化界倒是有很多人,比如文學史上有名的謝靈運,好巧的是,謝靈運的外祖母是王羲之的獨女。

颍川庾氏——外戚起家,廢立皇帝,與王導分庭抗禮

庾氏興起于魏晉之間,因庾氏生活于河南省境内的鄢陵縣,故而被稱為颍川庾氏,庾氏的代表人物是庾亮。

庾亮曾在司馬睿任鎮東大将軍時,擔任西曹掾,後随司馬睿南渡,庾亮的妹妹庾文君嫁給司馬睿的世子司馬紹。

司馬睿建立東晉後,庾亮先後任給事中、黃門侍郎、散騎常侍,公元323年司馬紹繼位,庾亮依靠國舅身份擔任中書監,庾氏家族開始崛起。

東晉王謝兩家關系圖譜(王謝桓庾四大士族集團淩駕司馬氏皇權之上)9

325年太子司馬衍繼位,庾文君以太後身份臨朝聽政,庾亮被封為給事中,中書令,與王導共同秉政。

不過庾氏家族有太後撐腰,風頭一度蓋過王氏,朝中一切政事都由庾亮決策定奪,庾亮也憑借自己的權勢和外戚身份,将庾氏一族的政治地位推向頂峰。

庾亮為了鞏固權勢,不僅排擠王導,還對司馬宗室下手,326年,庾亮以謀反罪将南頓王司馬宗殺死,西陽郡王司馬伷被免去太宰之職,汝南王司馬統被廢為平民。

此後庾亮一直把持朝政,與王導嚴重對立,互相傾軋,庾亮為了控制權力,即便司馬衍成年也不歸政,史上稱之為:

“挾震主之威以臨制百官,百官莫之敢忤。”

公元340年庾亮病死,其弟庾冰接替執政,司馬衍則在庾氏和王氏的壓制下,整日郁郁寡歡,342年,年僅十八歲的司馬衍病危。

庾冰怕司馬衍的兒子繼位後,會因血緣變疏而失去權力,于是庾冰利用其影響力,巧妙地阻止司馬衍的兒子繼位,而是立了他的弟弟司馬嶽。

此時的庾家左右皇權于股掌之上,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士族。

東晉王謝兩家關系圖譜(王謝桓庾四大士族集團淩駕司馬氏皇權之上)10

庾冰死後,他的弟弟庾翼都督江、荊、司、雍、梁、益六州軍事,兼任荊州刺史,基本上掌控了東晉的軍政大權。

隻可惜庾冰死後的第二年,庾翼就死了,由于颍川庾氏後繼乏人,不久就被谯國桓氏所取代。

由于庾氏屬于新晉門戶,力量弱小,根基不穩,雖然有庾亮、庾冰等超強能人,但均英年早逝,所以庾氏家族成為東晉四大家族中影響最小、實力最弱者。

谯國桓氏——軍功起家,三代擅權朝政,一手結束司馬氏統治

谯國桓氏又稱龍亢桓氏,因發源于沛郡龍亢而得名,其始祖桓榮在東漢光武帝時期任太子少傅、太常,子孫世代為官。

桓氏曆經東漢、曹魏、西晉,逐漸壯大,到東晉初年成為僑姓士族,代表人物是桓彜、桓溫和桓玄。

桓彜跟随司馬睿南渡後,任中書郎、尚書吏部郎等職,後因王敦擅政,憤而辭職,323年司馬紹繼位,桓彜被任命為散騎常侍,參與平定王敦之亂。

之後擔任宣城太守,在治理地方期間,政績卓越,深受百姓愛戴,名聲逐漸傳播開來,隻可惜在328年,桓彜在鎮壓蘇峻之亂時被叛将所殺,年僅五十三歲。

桓氏家族的未來落在其長子,年僅十五歲的桓溫身上,桓溫為人豪爽,容貌偉岸,後娶南康長公主為妻,拜驸馬都尉。

東晉王謝兩家關系圖譜(王謝桓庾四大士族集團淩駕司馬氏皇權之上)11

公元345年桓溫被封為荊州刺史,掌管長江上遊軍權,兩年後桓溫溯江而上,發動戰争,滅亡成漢政權。

桓溫憑軍功在朝中名聲大振,升至大司馬,征西大将軍,執掌朝政大權。不過桓溫與王謝家族不同,桓溫很少入朝,長期領兵在外,治下有八州之地,逐漸形成半獨立狀态,并産生不臣之心。

從354年至369年,桓溫率軍三次北伐中原,雖然折戟沉沙,但卻牢固掌握國家政權。

371年,桓溫帶兵入朝,竟誣陷司馬奕陽痿不能生育,而威逼褚太後廢除其帝位,迎司馬昱為帝,是為晉簡文帝。

東晉王謝兩家關系圖譜(王謝桓庾四大士族集團淩駕司馬氏皇權之上)12

要知道,東晉開國百餘年,從未發生過奪權廢立之事,即便如王導的權勢,也未敢有如此非分之想,桓溫擅行廢立,令百官戰栗。

這還不算,桓溫為了鞏固權勢,打擊對自己有威脅的庾氏集團,當時颍川庾氏是高門望族,勢力強盛,庾氏兄弟六人都是朝中顯貴,但桓溫以謀反罪名,将他們全部誅殺,庾氏至此走向消亡。

桓溫誅除庾氏後,威勢極盛,侍中謝安更以君臣相稱,而簡文帝雖被立為皇帝,但卻形同傀儡,戰戰兢兢。

372年簡文帝在憂懼中病逝,太子司馬曜繼位,是為晉孝武帝,命謝安、桓溫輔政,東晉形成桓氏家族和陳郡謝氏對峙的局面。

373年桓溫病逝,弟弟桓沖接管兵權,爵位則由幼子桓玄繼承。公元383年,桓氏家族與謝安抛卻宗族恩怨,聯手抗擊北方來犯強敵苻堅,并取得淝水之戰的勝利。

不久桓沖病逝,謝安也因孝武帝的猜忌而離職罷官,謝氏家族開始沒落,而桓氏家族在桓玄的帶領下走向強大。

東晉王謝兩家關系圖譜(王謝桓庾四大士族集團淩駕司馬氏皇權之上)13

在這之後的時間裡,桓玄除掉執政的司馬道子父子,把持朝政大權,進位相國、大将軍,公元403年逼迫晉安帝司馬德宗禅位,建立桓楚,東晉宣告滅亡。

小結

東晉是曆史上極其特殊的朝代,它的皇權基本由司馬皇族與門閥士族共同行使。

東晉王謝兩家關系圖譜(王謝桓庾四大士族集團淩駕司馬氏皇權之上)14

可以說,東晉是中國曆朝曆代君主最弱勢的朝代,東晉的建立由琅琊王氏為首的士族集團擁立,經過一百多年的門閥政治,又被谯國桓氏所終結,可謂成也士族,敗也士族。

不過不幸的是,404年桓玄遭到北府兵将領劉裕讨伐并被擊敗,桓玄進入四川被益州督護馮遷殺死,桓楚不到一年就被滅亡,劉裕稱帝建立劉宋政權,中國曆史進入到南北朝時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